<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匯源“下嫁”和智投資 蛇吞象背后隱現劉永好身影

    時隔十一年,“匯源”再度賣身了。與上一次可口可樂收購不同,這一次的合作對象、天地一號、和智投資名氣都不大。天地壹號是一家資本實力不強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和智投資在投資界也名不見經傳。考慮到天地壹號的財務狀況,和智投資應該才是導演這場“蛇吞象”的操盤手。那么,這家私募機構又有何背景呢?

    4月26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匯源果汁發布公告,公司與天地壹號及廣州和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智投資)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匯源果汁擬與上述兩家潛在合作伙伴建立一間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為60億元。其中,匯源果汁占比40%,天地壹號及和智投資占比60%,即匯源果汁出資24億元,后兩家共出資36億元。

    而匯源果汁出資的資產之一,便是“匯源”的注冊商標。這意味著,匯源果汁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的方式,把“匯源”品牌賣掉了。

    回憶起北京奧運會那年“民族品牌”下嫁洋品牌的輿論聲浪,匯源果汁實際控制人朱新禮,可能還心有余悸。

    11年前,可口可樂費勁心血,耗資153億元欲并購匯源果汁,卻因涉及壟斷功虧一簣。如今,兩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卻只出資36億元就拿下了“匯源”。考慮到天地壹號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總資產僅為26億元,凈資產僅為15.68億元。因此,此次合資資金或主要來自和智投資。這家名氣不大的私募機構,又是如何運作了這場“蛇吞象”?

    “匯源”賣身

    根據新三板掛牌企業天地壹號公告顯示,匯源果汁的24億元,全部都是以“匯源”品牌等無形資產的方式出資的,而天地壹號擬與和智投資共同出資人民幣36億元。

    新的合資公司成立后,將主要從事果汁、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由天地壹號控股并委派經營管理人員。此外,天地壹號還將在未來出資人民幣30億元,按照公允價值向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源集團)適時協商受讓旗下的資產、股權及渠道,以滿足合資公司經營活動的需要。

    也就是說,天地壹號及和智投資擬陸續出資66億元,從而控制“匯源”品牌以及渠道。有趣的是,當下天地壹號總資產只有26億元,又如何籌集66億元資金。或許,此次收購和智投資才是背后的資金操盤手。

    匯源果汁前身是一家經營水平低下的縣辦罐頭廠,1992年,山東農民朱新禮從政府手中申請到這家經營水平低下的罐頭廠。當年6月,朱新禮將這家停產三年、負債千萬的罐頭廠,改名為淄博匯源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匯源的創業之路。

    在朱新禮的帶領下,匯源成功的接到了瑞士一家貿易公司500萬美元的訂單,并很快成長起來。1994年年末,朱新禮又帶領30人的隊伍來到北京,成立了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1996年,朱新禮以7000萬元豪賭新聞聯播5秒廣告權,借此一舉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果汁品牌。

    此后,匯源又經歷了5年的德隆時代,2007年,擺脫了德隆的匯源果汁登陸港股市場。然后不久之后,匯源就與可口可樂聯系上了。2008年,全球第一大飲料品牌擬以153億元收購國內飲料巨頭匯源。最終,受制于反壟斷法,收購最終失敗。

    在可口可樂2008年收購失敗后,匯源果汁卻每況日下。原本,朱新禮是打算把從事生產與銷售的匯源果汁賣掉后,套現轉戰水果生產加工基地。此前,他已經在國內多個省份布局,兩個月就投入了20億元。

    收購失敗打亂了朱新禮的籌謀,并令匯源背上了沉重的負債。此外,加上國內外飲料企業紛紛進入果汁飲料市場,匯源的壓力越來越大。2009年開始,匯源的利潤一路下滑,從2011年起,匯源果汁連續6年扣非凈利潤均為虧損,與此同時公司負債卻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達115.18億元。此后,上市公司一直延遲相關定期公告發布。

    和智投資,有啥背景?

    因此,此次天地壹號攜手和智投資拿下“匯源”品牌,也被認為匯源可能借機重獲新生。不過,天地壹號實力太弱,而和智投資也是市場上名氣不大的小私募。能否成功拯救匯源,似乎仍值得疑慮。

    其實,在和智投資攜手天地壹號拿下“匯源”之前,也曾傳出中糧等巨頭擬接收匯源果汁,結果卻被兩家不知名的企業聯手拿下了。如上文所述,天地壹號總資產僅為總資產僅為26億元,凈資產僅為15.68億元。憑借天地壹號自身資本實力,很難籌集36億元資金。所以說,和智投資創始人陳智鵬才最有可能是運作這次合資的幕后操盤手。

    若和智投資才是主要出資人,這次合資與20年前德隆系入主匯源似乎異曲同工。2000年,不斷開疆拓土的匯源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難題,為了尋求資本幫助,朱新禮找到了“德隆系”創始人唐萬新。

    雙方很快達成合作協議,于2001年3月合資成立“北京匯源”,德隆出資5.1億現金持股51%,匯源以設備和技術入股占49%。而這一次,匯源果汁同樣是以無形資產“匯源”品牌入股,由和智投資和天地壹號提供現金支持。

    不過,和智投資創始人陳智鵬,可與叱咤一時的唐萬新不可同日而語。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其最后在西門子移動通訊擔任售前工程師、客戶經理,一度參與創立天網防火墻。2008年開始任職于中信ziben擔任高級投資經理,后加入溫氏集團擔任副總經理。

    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或許是中信ziben和溫氏集團的履歷,令其在產業界積累了大量人脈。查詢和智投資此前的基金產品可以了解到,陳智鵬基本上都是采取與知名企業,以及職業經理人合作的方式投資的。

    比如2015年成立的佛山市順德區碧興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該公司由和智投資持股98.77%,小股東卜德華、周景峰和王李宏均為碧桂園中層管理人員。而該公司投資標的,也基本上與碧桂園及房地產行業為主。2016年成立橫琴厚生和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是和智投資與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厚生投資共同成立的。

    和智投資與天地壹號的交集,則出現在廣州和智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之中。其中,和智投資出資4.50%,擔任該產品基金管理人。而天地壹號創始人陳生,則出資15.76%擔任該公司普通合伙人。

    而該基金的主要出資人,則是廣東及廣州地方投資平臺。第一大股東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最終實控人為廣東國資委,而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的最終實控人,則分別是廣州財政局和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三大股東同出資7億元,占總出資比例的70%。

    從上述信息看出,陳智鵬的資源確實強大。LP中不僅有新希望集團、天地壹號創始人陳生這些產業巨頭,還有廣東恒健這樣的地方投資平臺。

    可以看出,陳智鵬應該是一邊打算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募集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面,通過天地壹號在飲料行業的營銷和運營能力,把“匯源”這個老品牌重新打響。此外,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又可以擺脫匯源果汁的債務泥潭,讓新的合資公司在成立之初便輕裝上陣。

    但是,不管是36億元還是66億元,都不是一筆小資金,而天地壹號能否運營好“匯源”品牌也是疑問。融資和新合資公司的運營能力,兩方面都在考驗著陳智鵬的操盤能力。成功了,陳智鵬將借此一戰成名;失敗了,“匯源”品牌可能真的就此沉淪了。【責任編輯/江小白】

    (原標題:匯源“下嫁”和智投資 蛇吞象背后隱現劉永好身影)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周五早報】創始人朱新禮被查封資產 匯源果汁如何被“榨干”?
    匯源“下嫁”和智投資 蛇吞象背后隱現劉永好身影
    匯源果汁賣給天地壹號?餐桌上對手走到一起是何真相
    從24億美元收購天價到一年虧損2億賣不掉,匯源果汁怎么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