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間,處于“風口”上的共享經濟跌至谷底,資本逃離后,留下“一地雞毛”。特別是在2018年,共享單車ofo退押金風波撩撥著共享經濟創業者的敏感神經。
劉彬從事的是共享充電寶行業,他認為同處于共享經濟領域的ofo的執行力很強,但是管理未跟上,以至于“很多錢是無用的”。
劉彬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所在的公司非常注重省錢,營銷費也沒怎么花過,畢竟活著才是王道,而現在行業正在將并非真正做生意的企業淘汰掉。
回歸生意本質
在國內,共享經濟創業公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已存在的閑置資源進行盤活,與國外共享經濟定義接近,網約車、民宿偏向此類。另一種是創業者先向市場投放單車、充電寶、雨傘、健身倉等基礎資源,以實現為將來節省資源,即B2B2C模式。
其中,共享單車被喻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是兩年前最火的創業“風口”。但經歷激烈的燒錢大戰后,共享單車可謂是哀鴻遍野,一批小眾品牌紛紛倒下,ofo則還在為押金問題苦苦支撐。
黃越是木鳥短租的CEO,在他看來,共享經濟項目無論是打著何種概念,需要回歸生意本質衡量。有一個計算公式能夠評價共享經濟項目是否能存活久遠,商業模式是否已成立,即獲客成本+生產成本<用戶生命周期貢獻出的價值,這樣才具備盈利可能。
“大部分的生意表面看很復雜,本質是一個數學公式,可以說短期之內不成立,但是長期一定要成立。”黃越不著急,他認為做民宿短租生意是一場馬拉松,這個行業不可能一兩年就決出勝負。
“我覺得如果要回歸到用戶的本質就是有時不要去跟別的企業較勁,你要跟用戶較勁,每天潛心地把用戶的體驗做好,服務做好,把運營成本降下來,打造‘護城河’,即便融到不少資金,目標與方向也當是‘與用戶較勁’。”黃越表示。
劉彬目前在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工作,他告訴本報記者,“共享經濟這個行業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還是需要成熟的創業者和團隊來做會更好一點兒。”在他看來,現在行業正在將并非真正做生意的企業淘汰掉。
此前,2017年共享健身倉剛出現時,就涌現出很多同類型的項目。覓跑健身倉CEO畢振向本報記者介紹,如今這些創業公司或僅剩兩三家。由于重運營、重資金、且得有強大的渠道打通能力,要在這一領域堅持并不容易。
畢振在2017年下半年拿到天使輪與A輪共約1億元融資,且迅速鋪設設備,未給后來者留下多少機會。至2018年底,覓跑下沉到9個城市,目前進入約800個小區,共鋪了約1000臺自助健身房。據悉,覓跑在2018年還兼并了小鹿悅跑。
實際上,聯合辦公行業也經歷了“大魚吃小魚”,有分析認為,在探究商業模式,向租金差、增值服務要利潤的過程中,企業敗下陣來,經歷井噴之后行業出現兼并整合。
2017年10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無界空間CEO萬柳朔表示,公司新擴展至上海,已進駐3個城市。但是公司命運轉折迅速,2018年3月,無界空間就與優客工場合并。
一位關注聯合辦公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國家在2018年補上了一些對聯合辦公平臺的補貼漏洞,原本靠補貼生存的企業基本在這一年受到了清算。
“運營得好的、在逆流中急流勇進的還是有不少企業,所以我一直認為到最終其實考量的是每一個聯合辦公企業綜合的資本及管理能力,以及客戶服務的能力,最后退潮時涌現出誰在裸泳,誰具有真實實力。” 該人士說。
潮退未必是壞事
2018年,滴滴乘客安全事件給黃越帶來極大觸動。
“那個時候對我觸動特別大,安全不是錦上添花,它其實是本質,生意有幾個是本質,好像桌子有四條腿,安全其實是一條最重要的本質。”黃越說。
安全問題其實也是民宿短租行業痛點。為了保護房主,木鳥短租曾新增用戶在預訂時進行身份證的驗證這一環節,當時實際影響到轉化率,“數據掉了將近一半”,但是之后觸底反彈;公司與公安系統聯網,避免具有犯罪前科者入住。為了保護房客,公司對房東的籍貫、學歷、職業,甚至其社交關系需要經過驗證。
“我覺得還能做得更好,以前滴滴也很重視安全,但是在這件事情出來之后滴滴公司又出了很多新的舉措。所以其實人定勝天,只要你往這方面去想,大家去鉆研,一定會有解決方案的。”黃越說。
2018年,有些共享經濟項目鮮聞其聲,例如共享馬扎、共享玩具、共享籃球等,畢振認為,這些項目不是那么剛需。
畢振表示,ofo、摩拜能夠被人們日常使用,已經證明項目具備需求,但是出現無序發展。
“不管是2018年資本寒冬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好,我覺得真正有需求,能活下來的企業,可能會有更好的機會,把那種本身就是追逐資本、追逐噱頭的創業者洗出去,所以不見得是個壞事。”畢振向記者如是表示。
補貼大戰在共享經濟領域曾呈現得淋漓盡致。從2014年起滴滴與快的、Uber先后掀起補貼大戰,ofo與摩拜也用此策略。
黃越認為,投資人和創業公司通過補貼拉動用戶增長本身并非壞事,當沒有補貼時,若用戶量縮水,創業者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商業模式,趁著資本仍有青睞時,把這筆錢利用好也是一種策略。如果為了資本喜愛頭部,就去做頭部,最終項目失敗,對于創業團隊和資本都是傷害。
市場曾對一些項目是否真正存在需求有過爭議,王思聰就曾質疑共享充電寶的可行度。畢振認為充電寶能夠存活至今,證明有需求,只要有序發展,認真去做運營,企業有機會構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存活者的堅持
共享經濟泡沫擠破后,存活下來的企業依然面臨不少問題。
與共享單車存在一字之差的共享電單車受政策制約,選擇在2018年到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做生意,部分公司針對校園、景區、工業園區投放,并允許加盟代理,依靠項目盈利來擴大規模。
無錫共享電動車品牌租八戒CEO胡文濤告訴記者,金融模式如今也出現在共享出行領域,電單車企業除了自投外,還設立“領養”模式,個人付出車輛成本,就可在未來獲得收益分配,企業以此來吸引資金擴大規模。
2018年,黃越的一個挑戰在于推動民宿行業分級。他希望,民宿能夠如同酒店行業擁有分級標準,用戶出行時,也可選擇星級,對用戶來說,確定性增加,避免遇到高價格低服務質量情況。
黃越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著手驗證分級的可行性,他用“四木”說法代替四星級民宿,共評估出近1萬套四木房源,他表示,預訂率是未標星級民宿的三倍。
這項工作黃越還在推進中,同時,黃越也在等待技術變革對行業的進一步升級,比如未來智能門鎖功能變革對民宿行業的升級作用不可小覷。
商辦地產服務平臺好租的聯合創始人、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匡健鋒表示,好租堅持統計與發布聯合辦公行業的數據變化,因為堅信“聯合辦公這一定是大趨勢”。
匡健鋒表示,聯合辦公的狹義理解指空間共享,廣義則涉及對空間持續的升級、運營、資產管理,這門生意是后續至少十年、二十年的大趨勢。
與匡健鋒相似,畢振相信覓跑健身倉能促進全民運動,他不愿被打上共享名頭,作為創業者本質是希望撬動社區場景消費需求,從中分一塊蛋糕。
2018年,畢振未進行融資,精力放在了擴大設備的市場投放量方面。畢振表示,目前手里的錢“足夠”,在2019年,公司將回歸運營方面。畢振是餓了么團隊早期成員,此前也有過其他創業經歷,這多少令他與首次創業者對資金的兩面性更為警惕。
“因為最后,還是看你手里的糧食有多少。有可能你一味地向前沖,不管不顧,手里剩下的糧草不多了。因為很多公司不是死在盈利上面,而是死在現金流上面。”畢振如是表示。【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2018年共享經濟潮退:將回歸生意本質)
來源:中國經營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