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IT時代周刊】封面故事:只踩油門忘記剎車的格力

    【編者按】格力是空調界的技術派,一直不屑于價格戰(zhàn),但這種局面已被打破。國慶節(jié)期間,格力掀起百億讓利活動,引爆國內空調行業(yè)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價格戰(zhàn)。美的、海爾、格蘭仕、志高、奧克斯、長虹、TCL等紛紛寫下戰(zhàn)書,誓與格力血拼到底。

    董明珠日益滋長的“規(guī)模情結”,讓格力變成一輛只踩油門、忘記剎車的瘋狂賽車。激進的生產計劃,以及低迷的經濟環(huán)境,導致格力上半年銷售任務未能如期完成,轉化天量庫存。董明珠此次“變臉”,讓人意識到格力遇到了頗為頭痛的麻煩。

    技術創(chuàng)新達到一定高度后,越往后越艱難。未來,空調不僅僅是純技術革命,更是意識形態(tài)革命。今天,傳統(tǒng)工業(yè)思維的格力,在智能化以及電商上布局遲緩。這一課,格力如何去補上?

    第一章 諸侯之戰(zhàn)

    空調企業(yè)一直活得很滋潤,鮮有發(fā)動價格戰(zhàn)。這種局面現(xiàn)在被打破了!

    9月16日,格力全國銷售一把手段秀峰(山東格力公司總經理)被董事長董明珠一通電話召到珠海總部開會。會上,“鐵娘子”下令這次要整合全國資源,調動全國力量,啟動“十一”全國大規(guī)模降價促銷活動。

    段秀峰的珠海之行,制造了一條震驚業(yè)界的消息。從來不提倡打價格戰(zhàn)的格力一反常態(tài),揚言要在全行業(yè)發(fā)動一場“價格大革命”,對準“價格”這個市場最敏感的神經,狠狠地往死里打!

    9月26日,格力山東分公司在當?shù)匾患覉蠹埧橇艘粍t寫給所有家電同行的敬告:“格力電器20年將首次發(fā)動價格戰(zhàn),斥資百億回饋全國消費者。國慶期間優(yōu)惠力度空前。如因此觸及到您的利益,我們深表歉意。”

    這則廣告用語可謂生猛,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隨后,中國空調企業(yè),主流的、非主流的,紛紛發(fā)表“戰(zhàn)書”,一時間山雨欲來,烽煙四起。

    然而,人們關注的并不只是價格戰(zhàn)本身,而是這場戰(zhàn)役的發(fā)起者。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格力是離價格戰(zhàn)最遠的家電企業(yè),現(xiàn)在它卻充當了國內空調界這場“史無前例”價格戰(zhàn)的發(fā)起者。這是為什么?

    “鐵娘子”變臉

    平均利潤率25%,主流品牌利潤率超過30%,甚至高達35%,家電行業(yè)最賺錢的產業(yè),中國在全球家電領域最具競爭力的產業(yè)……所有這些都可以加在空調的頭上。這一切,都直接或間接地與一個企業(yè)有關,那就是格力。

    格 力的成功,得益于董明珠領導有方。1990年,董明珠加入格力(當時叫“海利”)。這是一家剛投產不久,年產能約2萬臺的國營空調廠,沒有核心技術,說白 了就是一個組裝廠。董明珠從銷售做起,當1994年公司業(yè)務骨干集體請辭,遭遇最大困難的時候,她接過經營部長一職。在她的手里,格力妙手回春,一年后銷 售額增長7倍。

    2005 年至今,格力電器連續(xù)8年榮膺全球最大專業(yè)化空調企業(yè),2013年營收1200億元,凈利潤超過100億元。近三年,格力每年研發(fā)投入均超過30億元,并 取得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高效離心機技術、光伏直驅變頻技術領域重大突破,是中國家電行業(yè)典型的“技術+營銷”雙驅動型企業(yè)。

    董明珠是工作狂人,格力就是自己的生命,在格力工作期間,基本沒有休過年假。她以強勢、強硬著稱,被稱為“走過的路不長草”、“一個女人勝過中國家電行業(yè)一群老爺們”,其最有名的語錄是,“我從來都不犯錯誤,未來也不會。”

    董 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她對價格戰(zhàn)的態(tài)度。她不止一次說過,“消費者不是價格戰(zhàn)的受益者,格力堅決不打價格戰(zhàn)”。1996年夏天,國內空調企業(yè)為了搶占 市場份額,不惜在價格上血拼,只有格力不為所動。時任格力銷售經理的董明珠誓不降價,拿出1億元利潤補貼經銷商,帶領格力躲過這場災難,并于當年實現(xiàn) 17%的銷售增長。

    今天,中國空調行業(yè)品牌集中度高——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市占率超過75%,其中格力份額超過35%。而且,空調行業(yè)平均毛利高,每年的3、4月份,它們都會醞釀一輪漲價。這些年來,中國空調界多年未發(fā)生價格戰(zhàn),與格力的表率息息相關。

    然 而,格力面臨的形勢在2014年悄然生變,空調巨頭們“不打價格戰(zhàn)”的默契被打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持續(xù)低迷,國內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萎 靡不振,今年上半年,格力感受到了絲絲寒意。營收未達預期、庫存居高不下、主要競爭對手陡然崛起,受這三重因素疊加的影響,格力的經銷商們感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壓力。

    格力某不愿具名的經銷商透露,經濟環(huán)境下行,今年的空調市場不好做,雖然表面看各大空調企業(yè)銷售數(shù)據(jù)還不錯,但產品并未賣到消費者手中。而對格力不利的是,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格力空調價格過高,也影響到了銷售。

    過去,老牌空調企業(yè)“以各種復雜難懂的技術概念、狂轟亂炸的廣告宣傳,連年調高空調售價,形成事實上的價格冷暴力。” 格蘭仕空調中國市場銷售總監(jiān)甘建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互聯(lián)網時代,“用廣告誤導消費”的傳統(tǒng)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狼煙四起

    對格力的大幅降價舉動,業(yè)界認為是格力在清理庫存,同時加速行業(yè)洗牌,將二三線品牌淘汰出局。廣州格力在聲明中稱,將投入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促銷資源,“裸價上陣,比團購價、內部價、關系戶價格更低……”

    “國內空調行業(yè)的定價權,掌握在格力手中。國慶價格戰(zhàn)只是第一波,這并不是終點。在大環(huán)境不好的情況下,誰的現(xiàn)金流更充沛,誰才能最后勝出。”《IT時代周刊》從格力經銷商處打聽到,格力將通過降價來掌控空調行業(yè),二三線空調品牌不及時收縮戰(zhàn)線,將會被格力拖死。

    但 格力絕非僅僅針對二三線品牌,目標還著重指向了美的。格力說,某些大品牌打著廉價的旗號,做著低質高耗的產品,進行虛假夸大宣傳。在格力看來,這個行業(yè) “病得不輕”,空調行業(yè)在經歷了初級階段的自由競爭之后,亟需一場更為徹底、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大洗牌”,用高品質低價格的優(yōu)等品,將低質量高能耗的劣質品 趕出市場。

    然而,國內企業(yè)最不懼怕的就是價格戰(zhàn)。格力空調大優(yōu)惠的消息傳出后,美的、奧克斯、志高、格蘭仕、長虹、海爾、TCL等空調企業(yè)集體發(fā)聲,正面迎擊,戰(zhàn)書寫得一個比一個精彩。

    格力的最大競爭對手,美的以“血戰(zhàn)到底”宣誓,跟格力死磕到底。記者獲悉,美的全直流1.25匹掛機,最高降價幅度超過1000元,全直流柜機的降價幅度更是超過3000元,此外還有部分產品以5折、6折的低價進行銷售,降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海爾不惜血本,揚言要將空調的價格打回上世紀,打出“降價算什么,免費才是王道”的口號。國慶期間,一些海爾空調產品降價20%,部分賣場買海爾空調高端產品,免費贈送一套空調。海爾還調侃,“不賣淘汰品,拒絕價格戰(zhàn),實實在在免一次單。”

    《IT時代周刊》國慶期間走訪廣州、長沙等家電賣場和空調專賣店,發(fā)現(xiàn)空調業(yè)界的二三線品牌也磨刀霍霍,它們在氣勢上不輸格力,以圖吸引更多消費者。奧克斯打出“一價回到十年前”的標語,其發(fā)表國慶宣言說,“價格戰(zhàn)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素有“價格屠夫”之稱的格蘭仕發(fā)布公告,宣布國慶期間將直面同行20年來首次發(fā)動的價格戰(zhàn),堅持最優(yōu)性價比,從來不怕價格戰(zhàn);長虹則站出來揭露格力,認為格力此舉屬于“欺騙”,“以價格戰(zhàn)的名義清理兩年前的老庫存、國家勒令退市機,這不是價格戰(zhàn)”。

    而記者發(fā)現(xiàn),國慶期間,格力某些老款產品的確有較大的降幅,還有一些非主流、定價偏高的產品,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調,但新推出的旗艦產品在價格上沒有松動。

    價 格戰(zhàn)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人們期待看到的結果并沒有出現(xiàn),格力市場也未出現(xiàn)井噴,甚至巨大庫存并沒有因此而明顯減少。這場價格戰(zhàn)看起來“雷聲大,雨點 小”,僅僅經歷了大約10天時間,便漸漸歸于沉寂。奧維咨詢提供的數(shù)據(jù)讓人大跌眼鏡:2014年國慶期間,空調零售額同比下降8.7%。

    一 位家電行業(yè)資深人士如此稱:其實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十一”從來就不是空調銷售旺季,“空調銷售旺季剛剛結束一個月,怎么可能再制造一個銷售旺季出 來?”該人士猜測,為完成年度目標、減小庫存壓力,在隨后幾個月直至明年3月份,空調行業(yè)大力度降價促銷,還會繼續(xù)進行下去。[page]

    第二章 快速擴張遇勁敵

    為什么格力對年增長200億元情有獨鐘?換言之,是什么支撐董明珠“5年再造一個格力電器”的宏偉夢想?答案只有一個:董明珠日益滋生的“規(guī)模情結”。格力多年來的成功,使其自信心爆棚,逐漸形成“無所不能”的潛意識。她渴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格力電器做得盡可能大。

    “規(guī)模”是把雙刃劍

    外界認為,格力名為清理門戶,實為清減庫存、完成年度任務。其半年報顯示,格力電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78.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4%;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57.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41%。

    這組數(shù)字看上去不錯,甚至挺漂亮,但卻意味著格力電器要實現(xiàn)全年1400億元營收目標,下半年必須完成821.34億元營收任務,占全年任務的58.7%。要知道,空調銷售旺季在每年的3-8月份,其余月份均為淡季。

    淡 季有效銷售(指產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并安裝上墻)占全年銷售的比例不到35%,而9-12月份有效銷售占全年比例不到25%。以格力空調2014年營收目 標1200億元(空調營收約占格力電器營收的88%)計,在9-12月份,格力空調要實現(xiàn)300億元有效銷售,同時必須給經銷商壓至少400億元(大約 1300萬臺空調)產品才行。否則,格力電器無法完成全年1400億元的營收目標。

    一位格力的經銷商透露,不管如何,今年是格力有史以來庫存最大的一年。巨大的庫存對明年新銷售目標的完成,形成巨大阻礙。而就在人們擔心格力電器能否完成今年任務的時候,董明珠又“適時”地表示“2015年格力電器營收目標是1600億元”,不禁讓人為之捏了一把汗。

    可 以確定的是,格力電器一定會完成2014年1400億元營收目標,這取決于格力強大的渠道掌控能力。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在200億元的營收缺口之內,格力 都能通過經銷商預打款的方式填補。雖然這對經銷商來說不公平,但在格力,這是常態(tài)。問題在于,明年怎么辦?經銷商能承受持續(xù)高壓政策嗎?

    據(jù)悉,格力突然180度大轉彎,壓力來自經銷商“逼宮”——前所未有的庫存壓力,讓經銷商降價呼聲甚高。媒體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8月底,空調全行業(yè)渠道庫存 高達2500萬—2900萬臺,沉淀資金800億—930億元。而2013年同期,空調行業(yè)庫存不超過1200萬臺,這意味著今年的庫存是去年同期2倍以 上。依格力空調市占率40%同比例計算,格力經銷商庫存占壓資金約為330億-370億元。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臨界點。

    記者打聽到,高庫存并不是格力一家所獨有,美的也一定程度存在,相形之下格力更嚴重。中國空調行業(yè)唯一沒有庫存的是海爾——海爾實行“零庫存”戰(zhàn)略。

    據(jù) 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空調產量呈現(xiàn)大幅增長態(tài)勢,今年1-8月份,空調產品完成產量11132.6萬臺,同比增長12.5%,其中8月份單月產量 為1113.7萬臺。而另有數(shù)據(jù)顯示,空調行業(yè)2013年行業(yè)總出貨量11133萬臺,其中,內銷6235萬臺,出口4897萬臺。今年前8個月的產量就 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出貨總量。空調行業(yè)的過剩已經十分嚴重,格力為了完成年終目標,即便是降價,庫存也難以清理。

    而與小米CEO雷軍的“10億元豪賭”,同樣刺激了董明珠。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就商業(yè)模式“互掐”,并對賭10億元。對賭內容是,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的營業(yè)額超過格力,董明珠輸給雷軍10億。

    今年來,小米頻頻傳出“營收將突破800億元”,售出6000萬部智能手機。雷軍說,去年小米營收300億元,格力是1200億元,差距為4倍。小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149%, 而格力的增幅為個位數(shù)。這也加劇了董明珠的危機感、緊迫感。

    10月10日,在一個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中,雷軍首次對與董明珠的對賭表態(tài):5年內小米超過格力的可能性是99.99%,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不是小米員工多能干,我雷軍多能干。”雷軍稱,“格力是工業(yè)時代制造業(yè)的驕傲,小米卻插上了互聯(lián)網的翅膀。”

    董 明珠對與小米的賭約曾信心滿滿。今年5月份時,她還一再堅稱:“雷軍永遠也贏不了我。”不過,董明珠的話語也在不斷軟化。到了8月份,她的表態(tài)變成了“我 希望雷軍超過我,但是這并不能顯示他的價值,他應該在手機行業(yè)做成世界老大,那才是真正的超越”。在外界看來,董明珠已經對贏得這場豪賭變得信心不足。

    不過,爭強好勝的董明珠,將戰(zhàn)勝雷軍作為自己的動力,催生格力提速。這正是格力的潛在風險。

    美的動了格力的奶酪

    在“年增200億”目標牽引下,格力年度生產計劃做得同樣激進,這就是“熱傳導”效應,格力從生產源頭為高庫存埋下了伏筆。而美的2013年超乎預期的高速增長,則從銷售端對格力形成阻擊。

    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777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66億元,同比增長58%。美的在“營收”、“凈利”、“營收增長率”、“凈利增長率”四項關鍵指標上,首次全面超越格力。

    中怡康的零售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格力空調零售額同比出現(xiàn)3%的負增長,美的空調則逆勢上揚,第二季度增幅同比高達17.6%。從兩大巨頭零售額份額來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雙方差距縮小為2.4%(格力空調的份額為26.9%,美的空調為24.5%)。

    2012年,格力、美的空調營收差距一度拉大至400億元。但到2014上半年,這一差距已縮小至200億元以內。8月份,美的集團的市值,也超過了格力電器。空調行業(yè)由格力“一枝獨秀”,變成格力、美的“兩強爭霸”。

    有觀點認為,格力此次價格戰(zhàn),就是針對美的的一次市場保衛(wèi)戰(zhàn),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格力欲利用此次價格戰(zhàn)打垮美的。”格力山東分公司打出了“搏上一切 打垮美的”條幅,也可見一斑。格力希望通過價格戰(zhàn),遏制美的快速復蘇的勢頭。

    不過,美的并非在單一空調市場上跟格力競爭,而是打出了組合拳。2014年初,美的集團投資40億元人民幣搭建“M-Smart智慧家居戰(zhàn)略”,涵蓋空氣、營養(yǎng)、凈水、安防四個領域。今年8月份,美的正式啟動“空氣智慧管家”戰(zhàn)略。

    美的在與格力的對陣中,不再單純著眼于市場份額的爭奪,而是上升到戰(zhàn)略高度。美的在空調產品的帶動下,培育多個拳頭產品,以組合拳的方式,從家電制造企業(yè)躋身智能家居服務商,其前景更為可期。

    幾年前,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格力在國內空調市場的地位無人能撼動,但局勢風云變幻,美的這兩年在空調領域快速崛起,與格力形成針尖對麥芒之勢。“市場大環(huán)境不好,今年全國天氣不熱,美的空調擠占了格力相當部分中高端市場”,美的人士戲稱“董姐姐壓力不小”。[page]

    第三章 格力的未來

    就產品功能性而言,格力差不多將空調做到了極致,無論節(jié)能、靜音還是產品耐用性,都極為出色,這是董明珠一直倡導“工業(yè)精神”的結果。但今天,格力僅憑這些顯然還不夠。

    企業(yè)經營是一場馬拉松

    今 年,格力中央空調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組、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等系列“國際領先”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進一步拓寬市場份額。同時, 格力也拓寬了產品線,其小家電產品步入正軌,格力旗下的生活電器品牌“TOSOT”(大松)推出了“不用插電的電風扇”、“蘋果電飯煲”、凈水機、空氣凈 化器等多款新品,預計會對格力業(yè)績增長提供支援。

    從格力上半年財報可以看出,新進入的生活電器領域,實現(xiàn)10.2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 長41.9%。同時,生活電器的毛利率也升至25.9%,未來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有家電分析師指出,小家電領域之前是美的的強項,現(xiàn)在格力進入,憑借高品 質以及強大的優(yōu)勢,可望在高端市場分得一杯羹。

    格 力仍是中國的標桿型企業(yè),經營質量最好的家電企業(yè),這種局面并不會因為格力發(fā)起價格戰(zhàn),而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價格戰(zhàn)對格力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對消化庫存、促進全年營收任務的完成具有積極意義,但多年來苦心孤詣營造的的“高技術、高品質、高價位”形象,或許遭受沖擊。

    雖然這次價格戰(zhàn)是直接由“鐵娘子”授意,但各地分公司在執(zhí)行上顯得簡單粗暴。記者走訪中發(fā)現(xiàn),格力各地分公司宣傳用語顯得較為短見,比如,“最大價格戰(zhàn)”、“20年來最大價格戰(zhàn)”、“打垮美的”,圖一時快意的宣傳用語,給人“格力急了”、“格力空調不好賣”的感覺。

    價格戰(zhàn)是一把雙刃劍,能促進一時銷量,也能對品牌形象形成永久性傷害。中國彩電企業(yè)、手機企業(yè)在這方面有慘痛的教訓。一味比誰的價格更低,最后導致無法形成品牌溢價。

    “企 業(yè)經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100米沖刺,比的不是誰跑得快,而是誰跑得遠。長跑最關鍵是把握節(jié)奏,平靜心態(tài),調勻呼吸,有快有慢,快慢結合。以百米沖刺的 心態(tài)跑馬拉松,極有可能中途栽倒。”廣州某家電賣場的總經理告訴本刊,“近年來,‘快魚吃慢魚’觀點,備受企業(yè)家追捧,每個人都著急慌忙地往前跑,結果卻 甚少沉淀出基業(yè)長青型企業(yè),足以引起格力深思。”

    企業(yè)經營最重要的是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包括務實的企業(yè)文化,扎實的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形象。規(guī)模是經營的結果,而非目標。長期以來,中國企業(yè)錯置目標與結果的關系,誤將結果當目標去追求,導致在長跑過程中出現(xiàn)差池。

    智能化困局

    掌握空調的核心技術,這是格力引以為傲的。但今天,傳統(tǒng)家電制造業(yè)的挪騰空間越來越有限。格力對互聯(lián)網的威力熟視無睹,認為互聯(lián)網思維都是“紙老虎”。當長虹、海爾、TCL在智能家居領域洶涌來襲時,格力反應較為遲鈍。

    在 新經濟時代,雖然技術依然是企業(yè)的奠基石,但沉迷在技術優(yōu)勢中不能自拔,就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節(jié)能、環(huán)保、靜音……這些格力引以為傲的東西,未來在整個 行業(yè)都會普及,不再是技術難點。家電行業(yè)已有前車之鑒,松下、夏普、索尼等靠技術立身的企業(yè),今天都元氣大傷,三星也在走下坡路。

    “空調產 品誕生100多年以來,始終圍繞制冷/制熱技術進行機械層面的改良,無革命性技術出現(xiàn)。”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體斌說,“變化不大的時代,格 局決定趨勢;變化劇烈的時代,趨勢決定格局。”在他看來,智能空調將是下一個風口,通過這個通風口,就有可能卷起那些傳統(tǒng)大佬。

    空調界幾年沒有大的技術革新,從定頻到變頻后,制冷/制熱技術驅動有瓶頸,固守傳統(tǒng)就會不進則退。劉體斌認為,空調的智能化是一次意識形態(tài)的革命,將從產品層面席卷至產業(yè)經營模式、商業(yè)模式,所有企業(yè)會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智 能化時代最大的特點是,機器能了解人們的需求。無論老牌空調企業(yè)宣稱它的技術有多領先,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吹久了就會頭暈、打噴嚏、腹瀉。在傳統(tǒng)的工業(yè) 思維下,機器的制造首先想到的是國標思維,只想著怎么制冷、制熱和節(jié)能就OK了,并未考慮到人體舒適性。進入智能空調時代,人們的需求層次將極大的豐富, 要求更高,一項技術獨步全球的時代,將一去不返。未來,空調更聰明、更人性,會知道主人的喜好。空調行業(yè)將迎來個性化、定制化時代,這對傳統(tǒng)工業(yè)思維的格 力是一個挑戰(zhàn)。

    遺憾的是,在智能化上,格力并無太多沉淀與準備,直接導致在智能化轉型這一局,身為全球空調領軍品牌的格力,落在了競爭對手的后面。而且,格力是對傳統(tǒng)渠道依賴程度最高的家電企業(yè),在電商的布局上走得太遲緩,更讓人為其未來擔憂。

    曾經創(chuàng)造無數(shù)輝煌的格力,能順利走到2000億元營收那一天嗎?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IT時代周刊】封面故事:只踩油門忘記剎車的格力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