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文/鄭好)從淘寶商城改名天貓,到京東商城品牌吉祥物的更換,再到“貓狗大戰”雙十一的上演,電商企業的每個動作,似乎都能成為消費者血拼秒殺的節日。最近,當當網也開始發力,宣布改名為“當當”,LOGO也出現了變化,延用了15年的口號,也由“網上購物享當當”,變為敢做敢當當”。 《IT時代周刊》記者看到,帶有當當新LOGO的廣告已開始在北京地鐵的車廂中出現。
這不僅是一次品牌形象的重塑,也是當當重要的戰略升級。在錯失了過去快速的發展機會時,當當此舉,能否讓外界對其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電商平臺紛紛改名背后
近年來,電商平臺紛紛更換名稱。2012年淘寶商城改名“天貓”,2013年,京東商城更名為京東,以一只卡通金屬狗作為其吉祥物,隨后變有了電商行業內的“貓狗大戰”,老牌的蘇寧電器也已更名蘇寧云商,國美電器悄然去掉了“電器”二字,百麗將旗下“優購網上鞋城”更名為“優購時尚商城”……
電商平臺的更名只是第一步,從它們接下來的動作看,它們要做的是去主業化,向綜合型電商平臺轉型的戰略升級。而這次當當的改名似乎也不例外,就是要向全品類、平臺戰略轉型,改名和注入時尚基因,更多的是方法和手段,以此來賺人眼球,其實,背后是平臺布局及方向上的考量。
當當也不會例外。當當CEO李國慶曾撰文表示,目前電商行業已經進入“后阿里時代”,當當需要重塑品牌,改變圖書電商的固有認知,給自己注入“時尚”的基因。當當品牌負責人也表示,2014年當當非圖書業務比重已經超過60%,企業正全面轉型時尚電商,需要全新的形象重新詮釋品牌內涵。
對此,易觀分析師王小星在接受《IT時代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當當此次的改名更多的是一種營銷行為,希望提升品牌認知度。從近年來當當的戰略來看,比如在服裝市場上,當當尋求與一些設計師的合作,向特色化服裝方向發展。當當已從過去專注于圖書品類,變成向全平臺全品類方向發展。
這也順應了趨勢,未來線上整合型全品類平臺的出現,將愈發促進線上線下的融合,平臺競爭也會變得越發激烈,因而,誰先占領了消費者的平臺,誰就等同于占領了消費者的入口。王小星認為,未來中國的電商市場環境將呈現出強者愈強,兩極分化也會愈加明顯,占有絕對流量優勢的電商巨頭會日益蠶食那些垂直電商的市場。不過,互聯網獨立分析師洪波卻認為,戰略布局通常是以規模化為前提,而當當的規模仍有限,因此對其前景持保留意見。
2010年12月8日,當當赴美IPO,憑借主業圖書,成為國內平臺電商第一股,以16美元發行價,融資2.72億美元,當年股價一度逼近35美元,但是對手激烈的爭搶,以及圖書日益攤薄的毛利潤,當當已經連續十季度虧損,雖然在今年二季度扭虧,但被移出電商第一陣營已成事實。這也要求當當必須要快馬加鞭尋求轉型。
艾瑞于今年8月發布的《2014Q2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報告》顯示,當當的市場份額為1.5%,落后于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國美在線,與亞馬遜中國份額持平。
據市場測算,圖書市場不過300億的空間。這塊空間卻被每個競爭對手都盯得死死的,愈加激烈的惡戰,也讓當當圖書優勢愈發不明顯,比如以3C電商起家的京東進入圖書市場四年后,2014上半年市場份額首次反超亞馬遜,直逼當當,這也使得當當必須把手伸向毛利更高,更為廣闊的市場。
洪波認為,“夫妻店”的基因,局限了當當吸收外部人才,加上李國慶的性格特點,讓當當在過去的戰略性布局中顯得過于保守,錯失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讓京東得以發展確實是一個失誤。
“而現在,競爭環境跟過去不一樣了,各家電商都趨于穩健發展,在融資很難的年代里,李國慶的性格讓當當發展不快,卻也避免了觸及經營危機。但是當當沒有魄力真正推進想要嘗試的業務,比如在上市前,當當曾嘗試平臺化經營以失敗告終,而京東在早期意識到物流、倉儲體驗的重要性,即使成本很高也投入建設,現在成為京東的優勢,而當當在這方面總是淺嘗輒止,所以到了一個需要變革的節點了”,洪波表示。
當當的挑戰
2012年,當當自有品牌上線,從推出自有品牌“dangdangbaby”等占領母嬰市場,到今年8月宣布要做中國唯一一家擁有文化底蘊的最大綜合類時尚電商,再到最近李國慶要“圈地養羊”,推自有品牌“當當羊絨”,當當的動作頻頻。基于圖書優勢的當當,從電子商務平臺到推出自有品牌商品,背后動機是什么?其實,他們的意圖很明顯,基于圖書的文化底蘊,做一家綜合類的時尚電商,快速占領服裝、母嬰這些高APRU值市場。經營自有品牌商品會制造更大的利潤空間,這也契合了李國慶之前所說的,“打破線下渠道價格堅冰”。
當當認識到,轉型服裝品類的戰略價值,而自有品牌服裝更是一塊價值洼地,基于當當自身的品牌文化定位,以及多年的用戶積累,當當的四大策略——圖書、服裝、母嬰、家紡四大品類,一直是當當要守住的。
服裝、母嬰、家紡是當當產品中增長迅速并且毛利較高的品類,也是自有品牌“當當優品”的主營方向,是當當盈利的希望所在。通過現階段的虧損來為這三個品類沉淀用戶,也只能是不得以而為之的辦法,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日益顯現,這樣的惡性循環本身就是一個怪圈,并不利于企業長久的發展。
在移動端上,當當真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作為最早布局移動端的電商企業,當當在移動端的的發展相對滯后,近來,在圖書市場上,當當雖然打出來圖書4.0時代,可以基于手機iPad上的應用下載、購買圖書,但百萬級的移動端用戶基數仍相對薄弱。
互聯網戰略分析師“電商老兵斗牛士”曾表示,“盡管當當有著電商運營的豐富經驗,但面臨的最大瓶頸還是流量。在騰訊入股京東后,中國的電商平臺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阿里京東壟斷的寡頭格局,對于當當的流量擠壓效應明顯”,“去年新切入的服裝領域,唯品會依然保持強勢增長,特別是收購了樂蜂網為其增加了不少女性客戶流量資源,當當尾品匯超越的難度很大”。
有媒體也評論認為,一方面,經營多年,當當圖書電商的屬性已經在用戶腦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當當并沒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統,用戶體驗差強人意。因此在百貨大戰中,面臨天貓和京東這樣強勁的競爭對手,當當并無優勢。
億歐網聯合創始人黃淵普認為,當當網應該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要尋找流量入口,尤其是移動端的流量;另一方面當當網想增強線下能力,包括線下的倉儲物流能力及O2O的線下能力。
對于當當的平臺戰略,王小星對記者表示,當當應該從自身的強勢圖書領域著手,以強勢領域帶動弱勢領域的發展,這樣全平臺戰略才會有助于促進消費者購買黏性的提高。當當要從線上和線下兩方面著手,加強當當品牌用戶的黏度、商品渠道監管、用戶習慣行為的培養及完善交易閉環體驗服務,最重要的還是打造平臺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價值。
拋開那些策略,之前其實已經有人認為,當當沒能做大,與創始人的管理風格、企業文化有關。在這兩年間,當當的高管幾乎全部離職,包括COO黃若,CTO戴修憲,CFO楊嘉宏等。在投資人眼中,李國慶是讓自己落袋為安的負責任的創業者,劉強東是把刀架在投資人脖子上綁架著前行的企業家。但前者安安穩穩,只能讓他們賺些小錢,后者風險巨大,卻可能賺到大錢。“兩個都沒錯,但你猜投資人更喜歡誰?”“所以說,當當總是做不大,是上市時機問題,也是業務布局問題,更是商業競爭問題。但說到底,還是創始人的性格問題、格局問題”。【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