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自媒體亂象:低俗色情標題黨 傳謠洗稿買流量

    感天動地,自媒體亂象問題終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昨天晚上,央視《焦點訪談》花了近一刻鐘的時間,痛批“低俗色情標題黨,傳謠洗稿買流量”等自媒體亂象;本周四,《人民日報》同樣刊文稱,針對此類現象,必須設立黑名單,提高準入門檻。

    與之相同步的,則是各地相繼展開的自媒體整治工作。本月初,上海關閉“世界未解之謎”等4個微信公號,“魔都升學爆料”等15個違規微信公號停更;隨后,河南下架“新聞熱點直播”等13家微信公號,“波動財經”等28家微信公號整頓;在江蘇,近40家自媒體則組合成立了“江蘇自媒體聯盟”,推出了各類有關維護網絡世界清明的倡議……

    對此,島叔只想說:干得漂亮!

    要知道,在對自媒體深惡痛絕的程度上,恐怕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俠客島了。一條正常的新聞通稿,被名不見經傳的自媒體小號搶加原創;一些明明十分中立的報道,被一些自媒體強行“斷章取義”,然后被扣上“黨媒俠客島為XX洗地“”黨媒俠客島痛批XX”的帽子,讓人百口莫辯。

    無疑,自媒體的出現為廣大網友提供了發聲的空間,其本身之于傳播格局的優化提升,也有很大的貢獻。但是不可否認,網絡空間當前還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場所,渾水摸魚之輩從未消歇,導致朱墨淆亂,如果長期浸染其中,變赤變黑,皆屬未知。

    尤其是一些自媒體不以澄清事實為功,反以混淆輿論為能;不做信息傳播之事,反為捏造扭曲之態,以赤裸裸的、不擇手段的名利為導向,必須要警惕。

    總之,不整頓,無以明綱紀,無以正行風,無以謝網民。

    三害

    一些沒有操守的自媒體,都有哪些齷齪做法呢?總結一下,大概有這么幾個方面。

    首先,最惡劣的,敲詐勒索。借助無中生有、移花接木生成的負面文章,向企業收“保護費”,實現有償不報;甚至用上二戰時納粹海軍的狼群戰術,“組團”精準打擊某家企業,不給錢就一起發布抹黑文章,造成巨大聲勢,逼迫企業投放費用。

    其次,大肆洗稿,吸粉造流量。自己文筆爛,就找網絡寫手,將別人的“爆款”原創文章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作品,做成大號,求得溢價變現。甚至形成了地下洗稿產業鏈。這種做法把抄襲侵權行為規模化、產業化,極大打擊了原創積極精神,敗壞了碼字行業行風。

    第三,數據造假、篡改事實、信口雌黃,炮制毫無營養甚至有毒的文章,坑害讀者。媒體有凈化社會風氣的社會責任,但是一些自媒體為了點擊量,迎合低級趣味,散播假惡丑的價值觀。這樣的文章,看一眼都是浪費生命。

    上面這些情況,傳統媒體就沒有嗎?有。但是傳統媒體有嚴格的監管體系,嚴厲打擊有償新聞,稿件層層把關,多方查核糾偏,再加上從業者的自我修養,這些行為只是零散的、個別的存在。

    自媒體不一樣,雖然有監管,但整體環境好比美國西進運動時,法規法紀不健全,空子多,空間大,監管力有不逮,被抓幾率不高,違法成本很低,于是一些心懷叵測、急功近利之徒就出來了。

    根源

    自媒體亂象,從其自身看,動機明顯,就是求名圖利。但是,從傳播對象角度看,其發生蔓延的原因就多元化了,反映了我們當前輿論環境的復雜性、多樣性。也就說,土壤中有生發這種亂象的根源。

    首先,不少企業遇到碰瓷的、勒索的,多花錢平事。反過來助長、鼓勵了這種行為。

    那么,他們為什么不挺直腰板,絕不屈服?這是否就說明這家企業的確有問題呢?也不盡然?!缎旅裰芸放e了一個例子,摘引如下。

    在某家上市房企公布財報之后,自媒體可以盯著里面的數字大做文章。“高負債”是媒體經常報道房企的一個字眼,其實房地產的預售即銷售收入也算作負債,只有等拿到竣工證后才能轉為收入,因此報表顯示負債水平相對較高。房企預售越多,負債越高,反映在財務報表中負債水平相對較高。實際上這類預收款是無息的,無需現金償還,且最終一定會轉為銷售收入。

    受眾沒有那么多專業知識,在無良自媒體不專業報道的引導下,就會對企業的未來生成負面預期。企業呢,吃啞巴虧。自辯吧,聲音小,而且滯后了。

    因此有的企業,主要是大企業,自己出錢辦媒體養媒體、與傳統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有事就讓“自己人”說話。但是這么做,一來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一方面對媒體報道策劃的客觀公正發生了不好的影響,形同變相賄賂。

    那么,受勒索企業報警不行嗎?企業不是小孩子,有困難找警察的道理當然明白,但更明白遠水解不了近渴,報警成本高,調查取證麻煩得很,問題搞清楚了,企業項目也涼涼了。從成本核算角度,交保護費是理性選擇。

    其次,企業還算是比較有力量了,維權成本高的事都不做,對于自己的文章被抄襲洗了稿的自然人來說,更是沒有精力、沒有能力去維權。線下的剽竊行為,認證、懲罰都難以進行,更別提線上了。所以,洗稿行為,人人喊打,可又無人能打。公地悲劇,只能靠公共力量來破。

    第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國有好幾億網民,需求結構多樣化,參差不齊。有些養生文章,這個和那個搭配不能吃;有些道德文章,宣揚婦女三從四德;有些文化雞湯,把孔子包裝成知心大叔……真有人看的,而且有不少人服膺其中道理。有人說,不管什么小眾愛好,在網上總能找到同好和知音。

    求解

    對自媒體亂象的解決之道,顯而易見就是加強監管。但要網絡空間日漸清朗,監管是一方面,多方合作形成自覺也是必不可少。

    顯而易見,一出事就監管,對社會的危害已經產生,行政成本過高。從本質上來說,要想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必須要有上下合力的長效機制。

    對于立法部門來說,法律法規健全,底線紅線劃清。執法部門要依法依規處理,讓涉事自媒體無話可說,也讓老百姓覺得公平正義。這段時間,媒體集中曝光違法自媒體亂象,也是一次警示教育,告訴大家,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而對于廣大自媒體運營者來說,也沒必要因為對個別違法自媒體的整肅,引發恐慌、擔心,所謂“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只要不涉黃賭毒,不踩政治法律底線紅線,該寫寫該拍拍,身正不怕影子斜,這點也要理直氣壯。

    最后,對廣大企業、社會公眾來說,碰到惡意敲詐、造謠、洗稿、抄襲等違法自媒體,就應該舉報,讓法律來懲戒。越是想要“私了”、息事寧人,越是會助長一些違法自媒體的囂張,倒頭來“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把整個輿論環境都破壞了。

    就像前段時間的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一樣,網絡同樣也是公共空間,你我都乘坐其間,一些不守規則的自媒體總想搶奪方向盤,如果大家都袖手旁觀,那掉下去的就是所有人。【責任編輯/李小可】

    (原標題:自媒體亂象:低俗色情標題黨 傳謠洗稿買流量)

    來源:俠客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自媒體大潰敗
    自媒體亂象:低俗色情標題黨 傳謠洗稿買流量
    《焦點訪談》:6宗罪面前,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
    38億買981個公號交易黃了 瀚葉股份現在才知道不值?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