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在現在的智能終端設備中,安卓系統因為其開源性而一直處于絕對霸主的地位,硬件廠商廣泛,因為生態系統而聚集的開發者也不在少數。但是作為安卓系統的擁有者谷歌卻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好處,相反,現在越來越多智能硬件廠商開始尋求擺脫這種束縛。谷歌正在遭遇一場安卓生態圈的出走戰役,深層原因是什么呢?來看看金融時報記者的分析。
你口袋里的手機可能是一部安卓(Android)手機,如果你居住在一個西方國家,你手機上運行的幾乎肯定是谷歌(Google)版的安卓操作系統,上面安裝有Gmail、YouTube、Docs等各種谷歌服務。
從有關安卓市場份額的粗略數據來看,谷歌似乎在智能手機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IDC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二季度發貨的3.013億部智能手機中,安卓手機的占比為84.7%,高于2013年的79.6%。但這些數字掩蓋了一個更復雜的情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并吸引用戶進入這個系統是多么困難。
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市場排名第二的是蘋果(Apple)。9月,蘋果推出了一款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更重要的是還推出了Apple Pay系統,這一大膽舉動旨在進一步把用戶拉入自己的陣營。
IDC數據顯示,蘋果iOS系統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縮小,今年二季度,iOS系統手機僅占智能手機發貨量的11.7%,低于去年同期的13%。安卓系統的大獲成功,令蘋果的先發優勢蕩然無存。
谷歌維護并開發“官方版”安卓,但該系統本身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對之進行修改,例如,亞馬遜(Amazon)和諾基亞(Nokia)對Kindle Fire和Nokia X系列搭載的安卓操作系統都做了自己的改動。
谷歌領導著安卓“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OHA),該聯盟的成員包括索尼(Sony)、LG、三星(Samsung)和聯想(Lenovo)等設備制造商,T-Mobile和沃達豐(Vodafone)等移動運營商,安謀(Arm)、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等芯片制造商,以及eBay等軟件公司,當然也包括谷歌。
聯盟成員開發的設備,谷歌將授權其使用谷歌的服務。有必要指出,盡管安卓系統本身是開源的,可以免費使用,但谷歌的服務就不一樣了。聯盟成員也承諾不“分化”(fork)安卓系統——換言之,不開發排除谷歌服務的安卓版本。
這對谷歌很有利,因為這意味著,其數據收集設備——可以讀取你的電郵、搜索記錄、位置數據等信息——可以到達大量用戶手中,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向用戶投放有針對性的廣告。
然而,安卓生態系統中有很大一部分跟谷歌毫無關系,這一點在谷歌及其服務不受歡迎的中國表現得最為明顯。但在中國以外地區也有一些問題值得谷歌擔憂。
谷歌最該擔心的是三星。這家搜索巨頭與該韓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關系變得緊張,三星已經放了一聲警示槍,暗示其對谷歌的需要可能小于谷歌對其的需要。三星是OHA中最大的安卓設備廠商。
三星一直在鼓搗一個替代操作系統Tizen,而且其Galaxy安卓設備上除裝有谷歌服務,也置入了三星自己的郵件等服務。理論上,三星可以放棄谷歌版安卓系統,集中精力打造Tizen系統,或者轉向非谷歌版的安卓系統。
這種非谷歌版安卓系統屬于安卓開源項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當開發者不想跟谷歌聯合時可以加入這個項目。AOSP是免費的,亞馬遜在其Fire設備上便使用了AOSP。諾基亞使用AOSP開發了頗受歡迎的Nokia X系列產品,后來微軟(Micrsoft)吞并了諾基亞手機部門,廢棄了該項目。
亞馬遜和諾基亞可以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當地廠商已基于AOSP版安卓打造了強大的生態系統。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的研究總監卡羅琳娜?米拉內西(Carolina Milanesi)表示,在硬件方面,小米(Xiaomi)已占據中國城市31.6%的市場份額。她說:“小米模式很有效。”
在中國有效的模式,是通過硬件提供一攬子服務。在去年底,研究公司高德納(Gartner)指出:“百度(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和騰訊(Tencent)等中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正在)通過自己運營的應用商店,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應用、服務和內容。它們的這種參與,使谷歌沒能成為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用戶增長的一個主要受益方。”
如果谷歌在中國市場失利,它也可能在其他任何市場落敗。微軟希望吸引更多人使用其服務——Outlook.com、必應(Bing),Office和OneDrive;盡管其Windows Phone(WP)操作系統頗受歡迎,但今年二季度其市場份額僅為2.5%,意味著微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耐人尋味的是,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據報道正與Cyanogen洽談。Cyanogen維護著一個人氣頗高的安卓AOSP系統。微軟不大可能考慮收購Cyanogen,但與其合作提供部分服務還是可行的。
這里給納德拉提一個堪稱奇思妙想的建議:與亞馬遜的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坐在一起,討論開發一款優秀的安卓分支系統。微軟提供強大的服務,但沒有搭載這些服務的平臺,盡管Lumia手機質量不錯。亞馬遜通過Prime視頻提供強大的內容,但看來無法吸引消費者購買其Fire設備。
對于規模較小的服務提供商來說,像微軟與亞馬遜這樣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將吸引它們加入一個擺脫了谷歌影響的生態系統。我覺得這對用戶是有吸引力的。不知貝佐斯和納德拉意下如何?
【IT時代周刊編后】安卓系統內置谷歌服務,其實只是一個方面。由于安卓生態圈的開放性,隱私安全的問題也頻頻爆出。相比較為封閉的蘋果ios系統,安卓系統在用戶數據安全方面將要面臨的問題會更多。而且由于安卓生態圈手機廠商眾多,為了吸引用戶,在安卓開源的基礎上做系統的優化,也成為很多手機廠商吸引用戶的噱頭,而現在的小米和魅族就是這么干的。【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凱特?貝文,來源:金融時報,譯者:邢嵬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