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深1度】資深稅務師幫國家和“范冰冰們”算了筆賬

    十一期間,范冰冰案最終落下帷幕,這應該是近年來對個人而言金額最高的補稅要求,而且由于涉及明星,所以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范冰冰案的調查結果是:

    “從調查核實情況看,范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 3000 萬元,其中 1000 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余 2000 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 618 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 112 萬元,合計 730 萬元。此外,還查出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 2.48 億元,其中偷逃稅款 1.34 億元。”

    有關于范冰冰逃稅這一事件,網上已經討論了很多,但是范案背后反映的稅負平衡問題和征收制度問題,仍有思考的空間。對此,我有幾個觀點想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核定征收、地方稅收優惠和財政返還

    報道這樣說:“還查出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 2.48 億元,其中偷逃稅款 1.34 億元。”也就是說,少繳的2.48億里,去除1.34億偷逃稅款,還有1.14億的金額。

    那么明星繳稅的算法到底是怎樣的,這1.14億是從哪里“偷走”的呢?

    要理清這個問題,需要先介紹一個概念,那就是“核定征收”。

    所謂核定征收,一般適用于可以不設立賬簿、應設未設賬簿或者賬目混亂的企業。稅務局對該類企業的收入額或者利潤率,采取“核定”方式來認定,言下之意就是不采取準確的流水統計,而是根據其行業性質和法律法規,規定“應稅所得率”,對這類企業的收入進行折算,最終得出一個應納稅所得額。

    明星因為沒有什么太多的扣除項目,大多數使用自然人開辦的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伙企業的工作室,這樣他們的收入直接繳納3-35%的個人所得稅。但是通過核定征收,明星可以把稅率降得極低。

    核定征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定額征收,另一種是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實行定額征收方式的業戶,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 = 核定收入總額×核定征收率。

    這種一般適用于吃飯抹零不給發票的街邊小鋪。稅務局總得讓最差的館子也不會因為交稅關門,所以一般這類小本生意的“納稅線”都定得比較低。如果要發票的人多了,開票收入經常高于核定收入,就要調高核定收入額了。但這一方式,顯然不適用于動輒片酬過億的大明星們。

    明星減輕稅負,主要是通過第二種方式。在我國,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也就是說,明星的應納稅所得額,即計算所得稅的稅基,是通過“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這樣的方式,來折算、核定的。

    然而折算的結果是什么呢?在應稅所得率表中,娛樂業處于較高一檔,但也僅僅是20%—40%。現在各地為了減輕納稅人負擔,一般都按最低檔核定,也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20%,換句話說,明星的收入,一般只有五分之一,會被用來計算應納稅額。

    就算第二個變量“適用稅率”采用最高一檔35%計算,明星的實際稅負也僅僅是:總收入×20%(折算比例)×35%(個人所得稅率)=7%。

    也就是說,明星的收入實際上只有7%成為了應納稅額。

    這是什么概念呢?今年我國個稅起征點已經有所上調,但上調以前個人收入高于5000的、上調以后個人收入高于8000的這部分人,他們的邊際稅率都已經達到10%了。

    實際上,營改增前地稅核定的各地標準不統一,但是營改增后的現在,應該說,對于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納稅主體,已經不應該再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了,因為如果賬務健全、能夠準確核算,實際上就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條件,而一般納稅人就不適用核定征收了。

    500萬元這個標準,我們普通人可能需要好好努力賺一輩子,但對于明星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年的收入而已。稅負上的不平衡問題,無疑是客觀存在的。

    說完了核定征收,再來說說地方稅收優惠。

    理論上,稅收優惠的權限在人大,最多授權到國務院、財政部和稅務總局。

    而且在2014年11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堅持稅收法定原則,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并對已有的各類稅收等優惠政策進行全面清理。

    但是僅僅半年后,國務院于2015年5月10日,又頒發了《國務院關于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事實上暫停了稅收優惠政策的清理工作。

    為什么清理到一半就停止了呢?其中的原因,無疑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最后再說說財政返還。

    我們來看一個神奇的城市。通過商務調查軟件可以看出,這個城市注冊的企業中,名稱中包含“文化”兩字的超過5000家(該軟件最多只能顯示5000家),但是與此對比,該自治區首府某轄區注冊的企業中,名稱中包含“文化”兩字的企業,僅有161家。

    在該地的《優惠政策匯編》中可以查詢到對文化產業的減免稅主要有以下一些:

    “企業所得稅:

    第三條 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對新辦的屬于《困難地區重點鼓勵發展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范圍內的企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五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免稅期滿后,再免征企業五年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

    “7、享受企業所得稅“五免五減”優惠政策的重點招商產業分類

    (二)影視、文化傳媒服務業

    廣播影視制作、發行、交易、播映、出版;廣告創意、策劃、設計、制作;動漫創作、制作、傳播、出版、衍生產品開發。

    財政補貼:

    (一)新設立企業,納稅人一個納稅年度內在當地實際繳納稅款,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及附加稅等當年留存地方財政的總額在100萬元-3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1億元以上的,分別按留存總額15%、20%、25%、30%、35%、45%、50%的比率予以獎勵。

    注:正常返還比例為:

    增值稅分配比例:中央50%,地方50%;企業所得稅分配比例:中央60%,地方40%;個人所得稅分配比例:中央60%,地方40%。少數民族實際比例可能更高。”

    這一規定的含義是什么呢?假設我開設一個影視公司,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1億,當年沒有任何成本,未來也不分紅,以后的吃喝拉撒睡都從公司走賬,那么我的正常納稅是:10000×6%+10000×25%=3100萬元。

    但是開在這個地方,由于5免5減半,納稅就變成:10000×6%=600萬元。

    財政返還比例25%,返還金額為600×50%×25%=75萬元。實際納稅525萬元,僅為正常納稅的16.93%,要是再考慮增值稅下游600萬全額抵扣,這樣在稅收上可能甚至是賺錢了。

    當然,今年這一稅收優惠政策已經被取消了,但是全國各類園區的財政返還政策,其實還是數不勝數的。

    如果這種稅收財政返還引進的是工業生產企業等重資產行業,鼓勵企業在當地設廠生產,就可以帶動當地的建筑業、運輸業、上游原材料的生產銷售、當地的餐飲生活服務以及本地居民就業等等,那么這種鼓勵可能還有一定的正當性。

    但是如果對股權投資、文化演藝等金融企業和輕資產公司給予財政返還,由于這些企業實際生產經營均不在注冊地發生,就經濟發展來說,除了增加本地政府的紙面GDP外,可能對當地經濟沒有任何實質幫助。但是將其他地區的稅收引入本地區后,再將部分返還給企業,造成全國的稅收總量減少,企業只是更換注冊地就大量減少納稅,本質上是一種多損人少利己,以鄰為壑,飲鴆止渴的行為。

    逃稅入刑和稅務局背鍋俠

    范冰冰不會入刑,我在《不光“陰陽合同”管不過來,就算真逃稅了也不用坐牢呢!》中已經分析過,在這里不再累述。

    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在審計中有一個術語叫“重要性水平”,簡單來說,就是低于一定金額,就因為不重要而不調查了。

    我國法律規定的稅負常常被人詬病,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人民群眾納稅意識普遍不強,“陰陽合同”之類的稅收違法現象現象屢見不鮮,如果有心規避,實際承擔的稅負可以說是有限的。法定稅負不低但執行相對寬松,是我國稅收執行活動的一大特點。

    如今,很多專家都認為,稅收違法頻繁不宜全部追究刑事責任。其實如果想照顧這一點,立法時完全可以在金額和比例上給出上限,規定“重要性水平”,指出應負刑責的金額和比例的“金線”。

    沒有規定的結果,就是現在個人逃稅過億竟然無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制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完善。我們可以理解法律必然要對現實妥協,未來肯定還會有類似的“妥協式”立法,法律也不可能沒有漏洞,但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在顧及現實之余,也要盡可能設置好“防火墻”,控制潛在的損害。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范冰冰案同時行政處罰了6位稅務干部,幸虧沒有發現違規情節,不然就是坐實逃稅的不判刑,執法的稅務局人員反而因為瀆職罪被判刑了。

    說實話,不管是地方制訂稅收優惠還是地方財政返還,都不是市級稅務局長能夠做主的。而陰陽合同無法被發現的核心,是稅務局沒有金融監控權限,所以需要指出的是,專管員和所長,實際上是因為權限的限制而無法行使自己的職權,而不是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做了錯誤的事情。

    告緡令與吹哨人制度

    崔永元在微博里調侃說:“漢朝給四億,而今給十萬。”

    “漢朝給四億”,是指的漢武帝時期的告緡令,漢武帝時期一度實行算緡制度,相當于一種財產稅。對于不繳納的行為,鼓勵給予舉報,這就就是告緡令,舉報的獎勵,是罰沒收入的一半。

    據《史記?平準書》的記載,這兩項法令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凡屬工商業主、高利貸者、囤積商等,不論有無市籍(漢代商人另立戶口冊,叫做市籍),都要據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數字,并規定凡二緡(一緡為一千錢)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說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業者,則每四緡抽取一算。這叫做“算緡”。即商業金融業財產稅為6%,小手工業為3%。

    (二)除官吏、三老(鄉官,掌教化)和北邊騎士外,凡有軺車(即小馬車)的,一乘抽取一算;販運商的軺車,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相當于現在的車船使用稅。

    (三)隱瞞不報,或呈報不實的人,罰戌邊一年,并沒收他們的財產。有敢于告發的人,政府賞給他沒收財產的一半,這叫做“告緡”。

    (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屬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違抗法令的,即沒收其全部財產。

    由于這次范冰冰補稅和罰款合計8.84億,所以如果在漢代,崔永元將能獲得4.42億的獎勵。

    現在崔永元可以獲得的十萬元獎勵,則來自《檢舉納稅人稅收違法行為獎勵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令第18號規定:

    “第六條 檢舉的稅收違法行為經稅務機關立案查實處理并依法將稅款收繳入庫后,根據本案檢舉時效、檢舉材料中提供的線索和證據詳實程度、檢舉內容與查實內容相符程度以及收繳入庫的稅款數額,按照以下標準對本案檢舉人計發獎金:

    (一)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1億元以上的,給予10萬元以下的獎金;

    (二)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5000萬元以上不足1億元的,給予6萬元以下的獎金;

    (三)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1000萬元以上不足5000萬元的,給予4萬元以下的獎金;

    (四)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不足1000萬元的,給予2萬元以下的獎金;

    (五)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不足500萬元的,給予1萬元以下的獎金;

    (六) 收繳入庫稅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下的,給予5000元以下的獎金。 ”

    他可以獲得封頂十萬元的獎勵。我國現在這個獎勵制度的獎勵比例為1%到0.1%,而且還是十萬元封頂。如果崔永元領取這個獎勵,那么獎勵比例其實接近罰沒金額的萬分之一,這與4億比起來,激勵作用無疑就降低了許多。

    其實,高額獎勵舉報人是全球通用的方法,在歐美叫做“吹哨人制度”。

    “吹哨人”(Whistleblower)這個詞起源自英國警察發現有罪案發生時會吹哨子的動作,以引起同僚以及民眾的注意。而從此延伸出來,目前我們所指的“吹哨人”是為使公眾注意到政府或企業的弊端,以采取某種糾正行動的人。一般來說,弊端或不當行為指有人違反了法律、規則或規例,進而直接威脅到公眾的利益,例如欺詐,以及貪污腐敗。

    特別是在美國,自1867年以來,美國國稅局便得到授權可以給予偷稅漏稅檢舉者獎勵。2006年通過的法律,更是讓國稅局增強了處理檢舉者信息的能力,并提高了獎金。如果檢舉者舉報的逃稅額在200萬美元以上,那么在提供了證據后,檢舉者可以得到追回資金的30%的獎勵。

    “吹哨人制度”為舉報人帶來大量獎金及巨大榮譽,將對企業員工對危害社會行為的舉報,視為對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安然公司的員工莎朗?沃特金斯舉報安然舞弊,甚至可以導致美國第七大能源公司的安然,和為其審計的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倒閉,使得“五大”從此變成了“四大”,這就是著名的安然事件。她本人也成為了時代雜志2002年的年度風云人物之一。

    而向美國稅務局舉報瑞士銀行幫助美國客戶逃稅的前瑞銀集團員工布拉德利?比肯費爾德,已經獲得了1.4億美元的舉報獎金,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獎金入賬。

    如果崔永元這個舉報按照美國稅法獎勵,他將獲得2.6億的舉報獎勵。與10萬元相比,其激勵效果的差異可能是更為明顯的。

    很多如逃稅,受賄一類的犯罪,損害的是國家公眾的利益,而參與的雙方其實都是獲利的。各種“抽屜合同”外部根本無法獲知,只有通過內部人員舉報可能被發現,就像“小三反腐”一樣。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吹哨人制度”在我國現階段是有現實必要的。

    與歐美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稅收征管水平仍有可以改進之處。范冰冰案就像一面放大鏡,照出了我國稅收制度的很多問題,從這一角度上講,它可能對我國稅收制度的發展會有一個正向的激勵作用,希望今后能夠亡羊補牢吧。【責任編輯/古飛燕】

    (原標題:作為資深稅務師 我幫國家和“范冰冰們”算了筆賬)

    來源:觀察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短評】范冰冰獲“年度公益人物”!張朝陽,我問你3個問題!
    范冰冰清空唐德影視股份 《巴清傳》壞賬再傳5億利空
    《大轟炸》取消上映! 逃過了快鹿卻輸給了范冰冰
    【深1度】資深稅務師幫國家和“范冰冰們”算了筆賬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