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比特大陸不來香港上市了?
早間刷新聞時,看到一條消息,說是:“Coingeek”創始人在他的推特上發文表示,擬赴港上市公司比特大陸將終止IPO并嘗試重組,
“問題是他們的技術不再起作用了,他們在其魯莽的未經測試的蟲洞交叉計劃上失敗了。”
還有模有樣地再加一句:
“現在市場不是很好,然后競爭也非常激烈,所以,他們不上市也是情理之中吧,要重組一下。”
這還了得?這么好的標的說不上就不上了?之前大把機構賣出去的股權份額怎么辦?
不過還沒等手機息屏,又一則消息被刷到:
有接近比特大陸的投資人士透露,事實上,Coingeek和Btcking555等由于BCH分叉,一直在“編造故事”攻擊比特大陸,其發布的消息全為謠言。
比特大陸由于處在靜默期所以只能不予置評,其上市進程正在正常推進。
那行吧,看來只是虛驚一場,該上還是上咯?
只是我這心里,異樣卻是越來越多。
比特大陸啊比特大陸,你可真不是省油的家伙啊。
也可能看你處在緘默期吧,最近關于你的負面消息一個接一個:
先有消息稱,比特大陸已正式完成Pre-IPO簽約。投資者包括騰訊、軟銀和中金,預計年底在港上市。
可是8月20日,騰訊科技卻報道,騰訊、軟銀雙雙否認投資比特大陸。
騰訊說,我們并沒有參與對比特大陸的投資。軟銀也說,無論是軟銀集團還是軟銀管理的愿景基金,均未參加比特大陸公司的投資。
吳忌寒(比特大陸創始人)本人說,關于比特大陸IPO相關的報道部分是虛假消息。
接著就有人深挖,說比特大陸用2017年現金流量的67%購買BCH(比特幣現金,可以認為是比特幣的孿生兄弟),而今年以來隨著BCH的下跌,比特大陸將損失3.28億美元。
接著還有在9月14日港交所更新的待處理發行人名單中未出現比特大陸的名字,即比特大陸尚未提交上市審核資料。
一直到9月17日,某推特用戶稱,INEWS QQ表示在加密領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比特大陸(Bitmain)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可能面臨破產。
該推文下有人問,比特大陸為什么不雇傭推特上的這些天才少年做顧問?
吳忌寒則回道:把簡歷寄過來。以此否認破產傳聞。
“把簡歷寄過來”,這個回應可真是夠意味深長的啊……
但其實我就想知道一件事:
比特大陸,到底還上不上啊,畢竟,他們這買賣太賺錢了啊。
早些時候,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估算,按照75%的毛利率和65%的經營利潤率的保守估計:
比特大陸在 2017 年的營業利潤為30億至40 億美元,而英偉達公司同期的營業利潤為30 億美元。
“比特大陸在短短4年內就實現了這一目標,而英偉達則花了24年的時間。”
吳忌寒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透露2017年比特大陸的年收入達到了25億美元。
財報則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營業收入約25億美元,凈利潤超過11億美元。2016年、2017年,比特大陸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和11.8億美元。
曾有媒體報道比特大陸上市融資額可能高達180億美元,如果真是這樣,比特大陸到時候達成至少300億美元的估值也不是沒可能。
真要那樣的話,國內科技企業的座次,怕是又要重排了。
你看,這么大一筆買賣,說不做就不做了?有些兒戲了吧。【責任編輯/古飛燕】
(原標題:比特大陸怎么了:180億美元涼了 到底上不上?)
來源:智能財經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