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三星業績持續下滑的啟示:國產手機仍難匹敵、其在產業鏈上還有很大伸展空間、軟件和生態圈是其最大危機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三星電子的危機正在持續。本周二時,該公司發布的業績預警數據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可能會同比大減60%,出現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三星方面稱,公司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可能會降至4.1萬億韓元(約合38億美元),而一年前同期時則為10.2萬億韓元。三星預計其第三季度營收也將顯著下降,由一年前同期的59.1萬億韓元降至47萬億韓元,降幅為20%。對于業績大降的原因,三星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智能手機市場是導致三星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暗诙径热侵悄苁謾C銷量在中國市場遭遇季節性疲軟,整體智能手機市場增長也在放緩”。在《IT時代周刊》采訪中,記者感覺到,三星電子業績的持續下滑,體現出了多重困境,而這對于國內手機廠商而言,有著警示作用。

    三星在國內市場上的前景不容樂觀。本月中旬,蘋果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6和6 Plus就要在大陸市場上市,對三星的Note和Galaxy系列這些高端手機產品將造成直接威脅,而在中低端市場,以“中華酷聯米”為代表的國產廠商也正在“圍攻”三星。自媒體人、消費電子領域研究者“磐石之心”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時說,三星業績下滑,其實在情理之中,“高中低端產品均遭遇挑戰,特別是高端來自蘋果壓力,中低端來自中國手機企業壓力”。

    來自IDC的研究報告稱,三星在全球范圍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已從去年第二季度的32%,下滑到今年同期的25%。Counterpoint技術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則顯示,在今年8月,三星國內的手機市場份額已變為第四(10%),聯想、華為和小米分別以17%、16%、14%分列第一、二、三位。這些數據說明,雖然在高端市場上打不開缺口,可國產手機在中低端市場對三星產生的殺傷力已變得越來越大。在記者采訪時,北京一位用戶小夏就說,“三星的手機也就那么回事,用過一次下次就不想再買了”?!芭褪摹闭J為,未來幾年內,三星手機的份額,“還會持續下跌”。

    “競爭越來越激烈,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技術,實現行業革新,是三星電子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三星電子副會長、CEO權五鉉曾對媒體這樣說。在強烈的危機意識下,三星在努力打破瓶頸。在上月舉辦的發布會上,三星發布了Galaxy Note 4、Galaxy Note Edge等手機新品,其中,Note Edge采用了2K分辨率的曲面屏幕,Note 4則將女性消費者作為用戶主打群體,以外觀和奢侈配件作為賣點,想走出一條不以技術取勝的路線。在產業鏈上,三星最近也宣布了一項15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計劃,將在首爾南部的平澤(Pyeongtaek)新建一家芯片工廠,這家工廠預計將于2015年上半年開工,2017年將生產半導體芯片,這些芯片將被用于新的業務領域,例如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

    這說明,三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產業鏈的延長和掌控上,還有很大的伸展空間。有媒體就曾報道稱,從2010年至2012年間,三星在晶圓代工上的投資金額都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其想要超越目前的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企圖心昭然若揭。前面說到的三星加大對芯片的投入,也是說明這塊業務是其唯一運營健康的業務,其將為三星電子產業最大的利潤。

    讓我們再看得仔細一些。在所有手機廠商中,三星的產業鏈條最為完善,涵蓋了最上游的CPU、NAND閃存、DRAM內存、顯示屏、攝像頭、電池制造,中游的手機設計、品牌影響、組裝制造,一直到最下游的銷售渠道。其中部分組件,如閃存、DRAM內存、AMOLED面板等,三星控制著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產能,他們既是蘋果的競爭對手,也是蘋果的手機組件供應商,在長長的產業鏈條的幫助下,三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市場需求快速作出響應。

    對供應鏈深度把控,是三星手機多年來勝出的重要原因,這源頭還來自于三星的“反周期投資”——市場越不景氣就要越加大投入。上世紀80年代時,三星剛剛進入到DRAM內存的投資領域,但彼時市場的不景氣,一度趕走了包括英特爾在內的眾多廠商,而三星卻不為所動,堅持研發投入和擴大產能,最終迎來了1987年時的行業轉折點,此后,三星這一業務慢慢開始盈利。三星的另一大殺手锏——液晶面板行業也同樣如此。只要是它認為某項業務對公司的未來有利,它就會持續堅持,哪怕是虧損。DRAM連虧十年,三星依然堅持,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三星首次虧損,也并未削減投入。有人就對此評價說,“技術是三星的最后一道防線”。

    “正是因為三星產業鏈的長度,以及對品牌的塑造力,讓他們一直有能力走高溢價路線”,一位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這也是國產手機所不具備的,如今三星的業績下滑,很大程度上,不是說國產手機已經超過了他們,而是在說,國產手機讓三星手機的高溢價路線變得越發艱難。對此,“磐石之心”也告訴《IT時代周刊》,國產手機在高端產品上的突破仍會非常困難,雖然說“賣1999的機器不一定體驗比三星差多少”,“中低端手機除了做工有差異以外幾乎一樣,”但在高端價位上,除了蘋果以外,沒有能威脅三星的品牌,“國產手機肯定沒有誰能賣到5000的”。另一方面,三星加大對產業鏈的投入也說明他們的局限性。對于“三星還是硬件、零部件和傳統營銷的思路”這一說法,“磐石之心”在接受采訪時也同意,他認為,安卓手機的整體市場增長率在放緩,現在提升體驗和拓展未來的是靠軟件和周邊產品。

    三星一直想與安卓保持距離,但并不成功。據悉,目前三星最暢銷手機搭載Android系統,這意味著當用戶從應用商店每完成一筆支付,谷歌就能從中獲取一部分收入。2011年9月,三星發布操作系統Tizen,曾一度模仿諾基亞當初成立聯盟合作推廣Symbian操作系統的方式成立了“Tizen聯合會”,與各國頂級運營商合作推出相關產品,但效果始終不甚理想——在美國運營商Sprint、西班牙運營商西班牙電信先后退出組織后,日本最大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和法國運營商Orange則無限推遲發布相關產品的計劃。不過三星并未放棄,今年6月時,三星發布了全球首款Tizen智能手機Samsung Z,三星大中華區互聯網應用與服務中心總監陳立人當時表示,未來三星的智能硬件產品會主要適配Tizen系統?!按┐魇脚浼男螒B各種各樣,因此我們想追求一個更開放的平臺”,“這個平臺上面,沒有強烈的對于應用的、UI的或者展現的形式的明確規范,也沒有人要去審核,可以有更開放的空間”。

    在路透Breakingviews亞洲研究分析師麥慧琳看來,Tizen并非毫無希望,“Tizen的未來將在電視、相機、手表等智能終端設備上面。”Gartner預計,到2020年,電腦、平板和智能手機的數量將達到73億,互聯網連接的其他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三星這個硬件制造商今年在軟件上的發力,也吻合‘物聯網’概念的噱頭?!丙溁哿照f。而三星似乎有意這樣做,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為Tizen制定的長期目標是讓其作為一款統一的操作系統,能夠協調消費者擁有的所有由三星電子制造的設備,如智能手機、電視機和包括電冰箱、洗衣機在內的智能家電等。

    對于三星想遠離安卓的做法,美國科技博客Arstechnica分析指出,谷歌對安卓圈子控制得很嚴格,廠家想換到別的系統并不容易。而且如果拋棄安卓,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三星只是支撐安卓陣營的一根柱子,即便離開了,HTC和LG也能夠讓安卓生態圈繼續繁榮下去。但如果執意要從安卓轉向Tizen,三星將無法使用谷歌的服務和API,也無法進入安卓生態圈”。

    “船大調頭難,企業大了,沒法做創業的事”,“磐石之心”對此認為,如同諾基亞也無法成功轉型一樣,三星在打造軟件和生態圈的能力上會無法取得突破,這是他們真正的危機所在。而這對于國內手機廠商,也有著強烈的警示意義,資深IT評論人士曾韜就認為,“上下游產業鏈整合能力如此強大,也不乏創新力,作為安卓陣營的領頭羊的三星,如果開始沒落,中華酷聯,甚至小米、OPPO這些中國廠商,又憑什么能避免三星目前遭遇的困境呢?也許,這不只是三星一家的困境,而是整個安卓手機陣營的困境!中國廠商不應幸災樂禍,而應警醒,避免追隨三星手機衰落的腳步!”【責任編輯/劉佳慶】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三星業績持續下滑的啟示:國產手機仍難匹敵、其在產業鏈上還有很大伸展空間、軟件和生態圈是其最大危機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