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人物專訪】在一家國外公司的新品推廣活動中,85%的廣告預算投向電視,6%投向Youtube,但Youtube廣告吸引網絡搜索(并帶來銷售線索)的效率卻比電視廣告高出近一倍;同時,占總預算4%的網絡搜索引擎廣告產生了25%的銷售額。通過數據分析技術獲得這些重大發現后,公司對原有廣告預算重新分配,不多花一分錢,銷售收入提高了9%。
時趣Social Touch CEO張銳(左一)和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
是的,今天的營銷越來越離不開技術。Gartner最新研究報告表明,67%的營銷部門將在兩年內增加與技術相關的預算,預計到2017年,企業首席營銷官(CMO)花在技術上的時間和精力將超過首席信息官(CIO)。新生代高管——首席技術營銷官(Chief Marketing Technologist,CMT)也漸漸活躍在各大公司。
營銷步入新技術時代,帶來了新的商機。而在技術營銷仍屬新生事物的國內市場,中國企業(尤其是占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是否看到技術營銷的巨大力量?國內營銷技術公司的生存現狀如何?近日,《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來到社會化營銷先行者時趣Social Touch公司,與其CEO張銳和CRO高浩濤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對話。
1979年出生的張銳外表陽光帥氣,交流中語速略快,思維縝密,邏輯嚴謹,這跟他早年學習法律專業不無關系。而身為潮汕人他又十分勇于突破,這從他的兩次選擇就能看出:第一次,取得北大法學碩士學位的他并沒有一直待在人人艷羨的摩根斯坦利,而是果斷走向了跨界創業之路;第二次,在初次創業打造的SNS社交平臺魔時遭遇困境時毅然轉型,邁向社會化營銷之路。張銳說,選擇這個方向是因感覺到其巨大潛力。在美國,一些基于社交網絡開展營銷服務的to B類SaaS公司發展迅猛,并深受投資者追捧。但他也清醒地看到,在國內做同樣的事需要兩個前提:一是要有大型社交網絡平臺,二是社交網絡平臺要具有開放性。2011年,新浪微博實現用戶大規模增長,也實現了數據開放。時趣互動應運而生。
實際上,要對外界說清時趣Social Touch業務不太容易。作為國內社會化營銷的先行者,時趣Social Touch是一家復合型技術營銷公司,主要為企業提供社會化營銷服務,在營銷服務中,時趣Social Touch營銷軟件提供的是工具,時趣Social Touch大數據分析技術則為企業精準營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雖然很多人將時趣Social Touch歸為營銷公司之列,但張銳告訴記者,時趣Social Touch其實是一家營銷技術公司。
張銳在接受IT時代周刊專訪
復合型新營銷:服務+軟件+大數據
IT時代周刊:時趣Social Touch主營業務是什么?
張銳:最重要的有三個部分:底層是數據管理層產品;中間是流程管理層產品(滿足企業客服溝通中的管理需求);最上層是滿足營銷戰役需求的應用層。營銷要靠各種活動不斷推廣,這種活動在營銷中叫戰役,與軟件結合的戰役才可能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促進傳播分享。
此前的傳統營銷可能只是需要一個口號或文案,但今天要做好精準營銷,沒有軟件支持是不行的,你不知道多少人看了你的營銷活動,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進一步轉發或擴散,所以營銷正在快速IT化,未來,社會化營銷也會有自己的IT系統,這是發展趨勢。
IT時代周刊:目前,時趣Social Touch盈利能力最強的產品是什么?是軟件還是服務?
張銳:我們這種to B類的業務不只是簡單的產品形態。要說我們最核心的產品,應該是我們的大數據平臺,我們在上面產生了大量的消費者數據,我們整理這些數據后,會把分析的結果賣給需要的客戶。
IT時代周刊:比如,聯想要賣手機,你能給它提供怎樣的服務?
張銳:我們可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營銷方式和營銷策略的設計。客戶需求都會有一定場景,比如,聯想要宣傳三十周年的品牌或要出Moto的新手機等,我們首先要有營銷目標的分析和建立;接著,社會化營銷一定會涉及到營銷應用戰役軟件的設計,我們會針對客戶不同需求,設計相關軟件,幫他們展現出想要表現的產品價值;最后,是社會化廣告投放,我們是新浪微博和騰訊相關產品的一級代理商,通過營銷,我們會把聯想相關信息發布到粉絲的信息流中,假定聯想這款手機跟小米定位一樣,就可以有個策略出來,專門針對小米的那批粉絲進行投放。
IT時代周刊:你們有輿情監控,那么是如何幫助企業找到他們需要的市場推廣數據的?
張銳:每個消費者都會在社交網絡上留下自己的一串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和算法,我們可以建立用戶畫像,通過這個畫像可以看出消費者的行為,然后我們再把畫像輸送給企業,讓他們可以看到自己有多少用戶,這些用戶都有些什么特征,對目標消費者進行全面的認識。而且,我們現在不僅打通了跟微博的數據,微信也已經打通。通過我們的軟件產品,能夠很快知道微信微博上的數據表現,我們跟百度直達號也是合作伙伴。用戶只需要按時間付費,購買我們的一個賬號就可以實現社會化營銷效果的檢測,并推出相應的營銷措施。
張銳在大辦公室跟同事一起辦公
挑戰很大,對手沒有
IT時代周刊:因為涉及到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訴求,做相應的策劃方案,這樣的營銷成本會不會很高?
張銳:如果我們看軟件行業,我們發現運營規則其實是一樣的。每個軟件行業,其實都是售前先行,售前要出方案,要去了解客戶的情況,然后產品技術才能賣得出去。等過一段時間,還要看客戶用的怎么樣,是不是用起來了。這其實也是to B企業的挑戰。比較幸運的是,社會化營銷IT化還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并沒有特別多成型的知識積累下來,所以,基本上是一邊積累知識一邊付諸實踐。
我們企業最大的挑戰是管理,也就是要設法讓員工發揮出最大的主觀能動性。社會化營銷的IT化是比較新興的事物,我們也是個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26歲,但平均網齡卻有13年,他們從小泡在網上,對社交網絡熟悉,這正是跟我們相匹配的。對他們的管理,我們就要采取特別的方式。首先是我們整個公司特別平等,都沒有獨立辦公室,我也在大廳跟大家一起工作;其次,我們強調的是快樂工作快樂學習。
IT時代周刊:你們的社會化營銷軟件,在對不同的客戶進行推廣時,難度大么?這個軟件對大公司來說,可能接受度比較高,但對中小企業來說,接受度相對較低。
張銳:我們針對大客戶和中小企業的服務和產品是分開的,整個營銷的軟件其實非常復雜。中小企業學習速度快,我們會賣給中小企業營銷團隊比較標準化的軟件,這些軟件會涵蓋內容營銷和消費者數據分析的設計,是個綜合性軟件,沒有給大客戶的那么復雜。現在這款標準化產品在中小企業呈現出增長趨勢,越來越多中小企業認識到它的價值。
時趣Social Touch CRO高浩濤
IT時代周刊:對于中小企業接受程度低的問題,你們怎么解決?
高浩濤:我們經常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中小企業方面,下一階段我們會聚焦在中型企業。目前,中型企業對社會化營銷的投入也在加大,他們需要這種綜合的解決方案。我們會對中型企業提供專門的軟件和服務,但這種服務可能是相對標準化的服務,線上就可以完成。
對小型企業,我們也有相對應的產品輸出和覆蓋。因為小型企業更在意成本和效果,對這類客戶,我們會抽出幾個核心的賣點,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核心問題,通過數據尋找對應的消費者,滿足他們最基礎的訴求,解決最核心的問題。
IT時代周刊:你們在這個行業里有直接的競爭對手么?
張銳:我們通常跟大家說沒有,因為我們是個復合性極高的公司,我們有大數據,有軟件,也有咨詢顧問服務,是三位一體的。市場上跟我們競爭的公司有很多,有廣告公司,有大數據公司,有軟件項目開發公司和軟件外包等公司,但是像我們這樣同時綜合了三件事情的公司就沒有。所以,我們不看競爭對手,我們就看自己。因為,在整個公司層面上,我們沒有同類型的競爭對手。
張銳攜同事們跟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一行合影留念
“IPO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IT時代周刊:你們目前的融資狀況怎樣?
張銳:過去三年,我們不斷贏得風險投資的青睞。A輪是聯想下屬投資部君聯創投;B輪投資者紀源資本在中國還投資了Ucweb、YY等知名公司;C輪投資者是硅谷的老牌VC Salesforce,這個VC團隊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他們中有幾個華人對中國市場非常感興趣,他們在美國投資的B2B類企業發展都不錯,所以通過微博私信又主動找到我們進行投資。
IT時代周刊:這三輪,總共融到多少錢?
張銳:幾千萬美金。我們還是挺幸運的。在中國,大部分投資人對這個市場并不是看得很明白。中國to B類企業跟美國的發展不一樣,美國有三十多家同類SaaS公司都上市了,在中國卻還沒有看到,這正是我們的機會。另外,軟件發展的核心在于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社會發展越迅速,對IT的需求也會越大。而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未來十年,to B類的公司會有非常大的機會,但這個機會現在也才剛開始,很多人并不是看的很清楚,所以只有美國投過這個領域的才敢投資我們,而且是主動投資。
此外,中國有非常獨特的媒體和市場環境,我們不用擔心國際型公司的競爭。2012年,IBM、SAP、Salesforce等跨國公司都收購了一批社會化營銷的技術公司,但是他們所有的積累都是基于Facebook和Twitter平臺的。
IT時代周刊:準備何時IPO?
張銳:我前幾天去戈壁參加徒步旅行,我們要走到一個風車下面,看起來是20分鐘的路程,結果我們走了一個小時,但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很多。IPO確實是我們的目標,但我們并沒把它當成最重要的目標。我們寧可把達到這一目標所需的時間想得長一些,沿著既定方向,扎扎實實堅持把我們該做的事情做好,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預計三年后會達到IPO規模。【責任編輯/馮敏】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