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小米和魅族的這場微博罵戰中,最受傷的其實是聯發科

    【IT時代周刊銳評】這兩天手機界頗不平靜,倒不是因為還有多少新機要發布,而是因為魅族與小米之間的又一場“戰爭”,導火線是“水軍”和“1799元”問題,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這里不再贅述。在筆者看來,整個事件的核心,并非是什么水軍問題,而是魅族MX4這次采用的聯發科(MTK)的八核芯片。很遺憾,在魅族和小米短兵相接,各不相讓時,聯發科卻成了這個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品牌上升之路,也因此而變得更加艱難。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這場微博罵戰中雙方的用語。小米一位運營經理在評價MX4時說,“這是史上最貴的MTK手機”。魅族的黃章則說,“MX4是為大眾準備的產品,實惠好用最重要”。筆者在參加本月初MX4的發布會后,曾在評論里肯定過魅族與聯發科牽手的舉動。從MX4的1799元的價格看,魅族似乎不想因為交給高通專利費,而影響到他們的產品定價策略,所以聯發科的八核芯片MT6595就成了魅族的盤中餐。雖然是選擇了一個LTE產業鏈成熟一些后再以強勢姿態進入的巧妙時機,將自己的利益與LTE潛力股MTK的利益捆綁到了一起,可是從最近的一些消息,以及上面小米和魅族的“對話”中,筆者卻意識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魅族MX系列手機的定位十分模糊。MX4被黃章描述為是“為大眾準備的產品”,就等于是一臺最低價2000元不到的中端機型,可業界普遍認為,魅族下一步將發布的是定位高端的MX4 Pro,還有千元級別的MX4 mini,這么多機型同屬MX系列,沒有品牌區隔的話,極易會給消費者傳遞出非高端印象,或許魅族沒有精力和財力像華為、中興、酷派那樣另設子品牌,只能在MX下面再細分,但筆者得說,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它給外界留下的中低端印象,恐怕不僅會對魅族的高端機型造成傷害,更會成為“伙伴”聯發科進軍高端的絆腳石。

    我們再來看聯發科當初是怎么想的。今年7月,聯發科發布了MT6595(就是MX4用的這款芯片),按照他們的說法,“聯發科在4G、八核、64位上都實現了產品應對,成功完成了芯片產品線的高端化轉型”,攻擊目標直指高通。我們也看得到MTK想在中高端市場取得突破的努力,比如像VIVO等國產品牌,此前就采用他們的芯片,將產品賣到了2000元左右。可是這畢竟是少數情況,魅族在手機品牌區隔上的失策,牽連到了聯發科打造高端形象的努力。這次小米魅族的罵戰,采用聯發科的芯片,成了小米攻擊魅族的核心話題和理由,與魅族頻頻還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發科對此卻毫無反應,緘默不語,網絡上看不到半點回應的聲音。由此可見,聯發科“山寨王”、“低端王”的形象有多深入人心,這個公司在品牌營銷推廣上的缺失有多嚴重。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因為聯發科在品牌塑造上的弱勢,影響到了魅族的發揮,也對聯發科產品定位高端形成了阻隔,加上這場罵戰的發酵、媒體的渲染和傳播,都在直接和間接地固化聯發科的定位,而且這種定位是短期內無法消除的。由此看來,筆者認為,魅族和聯發科這兩家公司的合作,有好的一面,但由此而產生的影響也不容小視。PS:筆者在這里沒怎么提小米,這并不等于是說筆者支持他們、肯定他們的做法和表現,這場微博罵戰,筆者不站在任何一邊,只是旁觀后說些自己的感想。至于小米究竟如何,還是留給各位去評判吧。【責任編輯/劉佳慶】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小米和魅族的這場微博罵戰中,最受傷的其實是聯發科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