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保守的百度抗衡激進的谷歌,團結傳統汽車制造商大于以一敵眾,或成為自動與無人駕駛博弈的最大變數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自動駕駛已成為各大車廠追捧的新方向,而始作俑者卻是本為門外漢的科技公司——谷歌,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狂熱,谷歌似乎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有消息稱,今年五月加州汽車監管部門曾要求谷歌必須給自動駕駛汽車加裝方向盤,谷歌汽車研發團隊雖不滿意,但最后還是做出讓步,近日在社交網絡Google+上公布的照片,就顯示了加裝可插拔方向盤后的無人駕駛汽車。當谷歌冒著天下大不為投入重金押注在無人駕駛上,百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自動駕駛計劃也揭下面紗。9月16日,百度與寶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聯手攻克高度自動化駕駛在中國道路環境下面臨的技術挑戰。

    不過,百度與谷歌的自動駕駛理念實質上與很大差異。前面已經提到,谷歌要做的事情叫無人駕駛,說白了就是沒有司機;而百度的自動駕駛仍然需要人工來操作,按照百度 IDL 常務副院長、自動駕駛項目負責人余凱的話說,不做完全無人控制的汽車,人與智能汽車的關系應該是“騎士與馬”。

    在“不需要人工干預,只需按下按鈕,就能將你送至目的地”的設想下,先前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中沒有方向盤、油門甚至是剎車,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傳感器以及軟件系統,還會隨著環境的不同繼續精簡。雖然全自動給駕駛員騰出了更多可利用的時間空間,有意思的是,FBI的一份文件中曾表示出龐大的憂慮,害怕這種完全解放駕駛員的技術會帶來更新型的恐怖襲擊。

    彭博社的報道稱,谷歌憧憬無人駕駛汽車,但汽車行業卻渴望更加安全和更加通暢的行車路線。顯然,谷歌與傳統汽車廠商的愿景南轅北轍,雙方的沖突日漸明顯。然而谷歌擁有頂級的人才和科研實力,公司市值約為4000億美元,超過豐田、大眾和通用的總和,此外還嚴格控制自己的地圖數據和潛在的汽車發展計劃。在今年七月舉行的自動駕駛車輛研討會上,一些與會者矛頭直指谷歌的“自私”,認為谷歌拒絕與汽車制造商分享地圖數據,還使得研究者無法完成某些無人駕駛技術學術研究。

    當谷歌在室內室外的試驗上已經開始完善無人駕駛系統,汽車制造商卻要每年耗資數百億美元在廣告上宣傳有人參與的駕駛體驗。雖然傳統汽車廠商對谷歌所謂安全的無人駕駛嗤之以鼻,但又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幾乎沒什么突破,再加上地圖導航與數據累積上的短板,哪怕抱團取暖也對谷歌現有的成果望塵莫及。在這種情況下,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唯一的出路。而百度身上的科技屬性,就成為寶馬甚至整個傳統汽車廠商對保守型自動駕駛堅持的希望。而百度也是目前為止唯一能夠對谷歌的無人駕駛產生直接威脅的科技大佬。

    首先,百度的大數據沉淀與地圖導航是寶馬們反擊的有力保障。對于號稱要做最強機器大腦的百度來說,將大數據插入任何有價值的硬件甚至汽車是未來必走的路線。針對基礎的汽車傳感系統、決策和控制系統研發以外,百度的重點就落在了數據采集上,打算著手繪制國內首個高精度三維環境地圖。未來這些服務融入到寶馬的車輛導航系統當中,無疑能在自動駕駛的技術支持與推進方面大有可為。這也是傳統汽車廠商應對谷歌封閉式開發不可多得的一塊利器。

    其次,百度的研發團隊加上寶馬在高度自動化上的科研成果,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今年5月16日,曾帶領谷歌成立了“Google Brain”項目的吳恩達正式加入百度,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并在硅谷主持建立了一個新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成為其長遠技術儲備的主要力量。而百度向來對研發隊伍的重視,是其不斷壯大走向國際化的根基所在,與BAT另外兩家相比,無疑是靠技術說話的老大。寶馬方面,在實驗車輛搭載的BMW高度自動化駕駛系統已經可以在交叉路口實現剎車、加速、超車以及變道,與這樣一家在汽車制造上老道的行家合作,顯然比從零開始自己造車來得靠譜。

    最后,從研發投入方面來說,百度未來不會比谷歌差。IHS Automotive高級駕駛系統研究主管埃吉爾?朱利爾森曾表示:“谷歌的研發投入讓汽車制造商相形見絀。從此,各大汽車制造商的研發預算便大幅上升。谷歌迫使汽車制造商加大投入,汽車制造商只能以此表明自己的技術沒有太過落后。”百度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與谷歌一樣,從來不吝嗇于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還在繼續為未來花錢,投資技術、移動云、視頻等重要戰略領域,這些正式給百度不斷造血的源頭。百度第二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35.47億元(約合5.717億美元),同比增長34.1%。而谷歌第二季度凈利潤雖然達到34.2億美元,但比去年同期的32.3億美元僅增長6%。作為晚輩,百度顯然比谷歌更有潛力與后勁。

    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產業,一直專注于制造人類可以控制的機器。谷歌拋棄司機的全自動化無人駕駛研發,正在與汽車制造商們始終不放棄的人機安全性進行一場理念與技術的博弈。在上周的全球智能運輸系統大會上,所有議題都在圍繞傳統技術標準,這些技術的前提便是保留駕駛員。而谷歌展示的全新無人駕駛技術,似乎被有意識地忽視了。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雖然谷歌在無人駕駛上的技術性領先無可厚非,卻并沒有被這個社會的規矩與普遍價值所接受。在這個空檔期,百度選擇在半無人駕駛的路上爭取后發制人,確是一個聰明之舉。畢竟,以一敵眾不會比團結一致更輕松。

    就像余凱所說:“即使在將來,汽車應該也不能完全取代司機,只是能令司機從駕駛中完全解脫出來。這種解脫意味著,汽車將足以自我控制,就像馬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路況作出決定。無論司機何時想恢復控制都可以。這就像騎馬一樣,無需你一直坐在只有一個按鈕的汽車中。”【責任編輯/周冬樂】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保守的百度抗衡激進的谷歌,團結傳統汽車制造商大于以一敵眾,或成為自動與無人駕駛博弈的最大變數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