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富士康仍是個例,更多獨角獸A股上市難點何在?

    富士康仍是個例,更多獨角獸A股上市難點何在?

    富士康的上市可謂是羨煞旁人,2月1日上報招股書申報稿,3月8日就上發審會。單就招股書預披露更新這個環節,別的企業通常要排隊半年,富士康只花了兩周,證監會開出一路綠燈。而這幾天,討論熱度較高的,也就是證監會要為新科技領域獨角獸公司推出新政、讓它們享受A股“快車道”的消息。

    只是,在翹首以盼甚至已經在解除VIE架構的公司還是先不要高興太早。在這篇文章的分析中,富士康的上市經驗并不具有普適性,對于體量比較小的獨角獸公司來說,A股門檻依然很高。況且,現在政策還沒有出臺,落地還需時日。

    近日,證監會開放對新科技領域的“獨角獸”公司上市通道引發熱議,2月28日,360成功回歸A股;3月4日,富士康“閃電”進入審批環節,讓不少人對中國獨角獸公司登陸A股充滿信心。

    但這只是新政落地的開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符合證監會要求的“四新”行業(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的獨角獸公司有28家,《財經》記者獲悉,人工智能領域多家公司近期被證監會相關部門約談上市規劃事宜,但《財經》記者采訪的一些公司對A股上市并未抱太大希望。

    一家成立于2011年,估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政策的放開并不意味著A股放開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要求,而很多人工智能公司目前還處于大量投入的階段,都還不具備盈利能力。這家公司此前已經制定了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中期計劃。

    新政策主要支持3類企業登陸A股:一是已經在境外上市的、有戰略價值的企業;二是還未上市,已經搭建VIE架構,且市值超過百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三是具備行業發展價值,還未上市的“四新”企業。

    新政出臺后,包括百度、網易、搜狗、58集團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已表態愿意回歸A股。處于第二梯隊的科技公司今日頭條也表示如果政策允許,會考慮國內資本市場,但對于體量更小的獨角獸公司來說,似乎機會并不大?!暗谝慌芤娴膽撌悄切┮呀浽诤M馍鲜械墓?,對于我們來說,只是提供了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前述獨角獸公司負責人說道。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不少獨角獸公司都制定了近三年IPO的計劃,但新政下,獨角獸公司登陸A股的阻礙仍然明顯,而對于其中不少公司來說,去海外上市也不輕松。

    富士康具備普遍性嗎?

    3月4日下午,證監會發審委員會發布一則工作會議公告,公告顯示發審委將在3月8日對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會進行審核。

    富士康2月1日公布招股書申報稿,僅用23個工作日就進入審核環節,富士康的上市周期可能只需2個多月的時間。這一時間表大大打破了此前記錄——2017年中國公司IPO平均審核周期為1年3個月,再往前,平均審核周期高達3年。

    而且,截止富士康申請上市時,公司成立時間不超過3年,也存在重組前扣非凈利潤為零等硬傷,但證監會確實開了“綠燈”。

    今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作為上市承接地的滬深交易所也表態,“擁抱、迎接、支持新經濟企業?!?/p>

    富士康正在努力從一家制造業公司向智能公司轉型,今年2月,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在公開場合表示,富士康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創新型的人工智能平臺,而不僅只是一家制造公司”。

    富士康IPO的閃電審批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政策利好的表現,也讓智能制造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們看到了機會。

    對于科技獨角獸公司來說,能在A股上市利大于弊。智能語音領域的準獨角獸公司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告訴《財經》記者,人工智能類公司需要長期的市場以及資金支持,A股新政能夠刺激這類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在今年3月的研報中寫道:如富士康能夠成功在A股上市,不僅能夠為自身的轉型提供資本支持,進入IPO快速通道也表明國家對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的重視。

    不過,富士康和科技領域尤其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公司有著本質性的不同。A股上市的一個重要門檻是,申請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良性的盈利水平是能夠在A股上市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富士康的招股書披露,從2015年至2017年,富士康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億、2727億、3545億人民幣,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44億、144億、159億人民幣,遠高于不少A股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擬IPO的獨角獸公司中,目前A股上市呼聲較高的今日頭條2017年收入在170億人民幣左右,已經實現盈利。估值超過200億美元。但更多估值在幾十億美元左右的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全年收入大多在2億人民幣左右,但成立時間均在近6年間,仍處于業務拓展和戰略布局早期,絕大部分都還未實現盈利。

    國內一家最新估值約50億美元的智能制造獨角獸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新政出臺后,公司確實有所考慮,但這家公司近三年的盈利并未達到A股上市要求,“但目前上A股的限制仍然很多。”

    新政策出臺到徹底落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李志飛強調,新政能否發揮最大價值,最關鍵還要看如何落地。

    政策出臺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經歷多個環節,包括證券行業的內部適應,再落實到審批和推進環節,而其中最難的一步是如何在弱化短期盈利能力的同時,評定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表示,A股此前對于公司IPO的審核條件比較嚴格,但這是一套已經成型的公司價值判斷標準,“要建立一套新的評價體系,需要各方的配合,也需要明確各方的責任,現在才剛剛起步?!?/p>

    目前看來,富士康的快速審批只是一個特例,而對于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獨角獸公司來說,不僅A股上市道路漫長,海外上市同樣也不輕松。

    AI領域的獨角獸公司曠視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公司近幾年對商業化非常重視,正在積極準備IPO,但“不一定會選擇A股,畢竟不是人民幣結構。”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接受《證券日報》有關科技公司A股上市的采訪時強調,“我們只負責把路修好,愿不愿意開車是市場的事?!睂τ凇靶蘼贰钡臅r間表,他表示:“要看修什么樣的路,修土路快得很,修高速公路就很慢,我們就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抓緊修路?!?/p>

    目前尚未有證券監管方面對于具體政策調整的權威信息發布。

    海外上市仍存未定之數

    中國科技公司赴美上市是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

    相比A股的嚴苛要求,海外上市對公司的要求較低,尤其是在公司盈利能力和審批等待時間上。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凈資產在600萬美元左右,并且有3家券商愿意為股票做市,即可啟動IPO,大部分符合條件的公司在4到6個月即可完成IPO。

    在這樣的現實下,近年出現了中國科技公司的海外上市潮,這讓不少科技公司在創業之初,就瞄準了海外上市的目標,形成了美元結構,逐步適應海外上市的規則。

    盡管門檻相對較低,對于不少國內的獨角獸公司來說,問題依然存在。

    以AI領域為例,2017年AI安防熱潮下,包括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在內的多家AI視覺領域的獨角獸公司轉型安防方向,在中國,安防是一個與政府強相關的行業,安防行業的訂單大多來自于地方政府。

    而這樣業務模式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海外上市的節奏。一位AI初創公司的創始人表示,這些公司去海外上市問題不大,但上市之后,在技術交流上會受到限制,此外,“做安防,尤其是視頻監控業務,在海外市場會有一定的輿論壓力?!?/p>

    楊歌認為,如果確實需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剝離相對敏感的視頻監控業務或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但具體如何操作,要看公司具體的計劃?!彼J為,這并不容易。

    從將人工智能定為國家發展戰略到A股新政,科技領域創業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政策利好是大勢所趨。包括AI在內的多個新科技行業也都已經從持續單向投入,逐漸步入獲得商業化回報的階段,如今,也到了真正考驗科技公司價值的關鍵時刻。【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富士康仍是個例,更多獨角獸A股上市難點何在?)

    來源:財經雜志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被特朗普稱作“世界第八奇跡”的富士康項目 尷尬了
    臺積電、富士康等被施壓:要求業務搬出中國?
    蘋果代工另有其人!富士康慘遭冷遇,郭臺銘后悔了?
    富士康取消部分國慶假期 24小時加緊生產iPhone 12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