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錯,馬云養豬了,而且是玩真的。
日前,阿里云宣布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達成合作,開始人工智能養豬。
期望通過對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與研發,在未來實現全方位的智能養豬。
而兩年后,馬云養的豬,或將達到1000萬頭。
AI養豬,改善母豬的X生活
據了解,該AI養豬項目總投資達數億元,首期落地了各類豬只數量識別、豬群行為特征分析、疾病識別和預警、無人過磅等十項功能。
在馬云的養豬場里,“ET大腦”能為每頭豬建立一套檔案,包括豬的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次、軌跡等。
這些數據可用于對豬的行為特征、進食特征、料肉比等進行分析,還可以結合聲學特征和紅外測溫技術,判斷豬是否患病,及時做出疫情預警。
如果一只豬長臥不起,人工智能就會依靠強大的視頻圖像分析技術,判斷它是懷孕還是生病,以提醒人工及時介入。
豬的體溫和咳嗽聲是日常監測的重點,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被紅外測溫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分辨出來,第一時間做出疫情預警。
如果哪只豬想偷懶,人工智能就會提醒飼養員讓它多走動,以免影響瘦肉率。
另外,在傳統的養殖業里,成年豬的擠壓一直是導致豬崽死亡的重要誘因。但在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技術面前,這個問題成了浮云。
語音識別技術能夠有效捕捉豬崽在被擠壓時發出的叫聲,第一時間做出判斷,以便飼養員能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小豬崽被擠死擠傷。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阿里工程師記錄的數據,人工智能甚至連豬發情期的語音都有,這用來調配交配周期,以提高母豬的受孕率。
也就是說,豬的性生活隨時可能都在監測之中。
而據前期測算,“ET大腦”可以讓母豬每年多產3頭小豬崽,且豬崽死淘率降低3%左右。
大佬搞養殖,搞什么雞毛
大佬搞養殖,馬云不是第一個。
早在7年前,丁磊就宣布養豬了計劃。2016年,丁磊的未央豬終于出欄,每斤49元,貌似賣得還不錯。
這2年烏鎮峰會上,丁磊都帶著未央豬肉做東,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頂級飯局”上,請了一溜的互聯網大咖品嘗,著實賺足了風頭。
之后,劉強東出手了。
2017年4月,京東生鮮與科爾沁牛業簽署協議,劉強東開始養牛;
2017年5月,京東跑步雞創新扶貧項目發布,劉強東開始養雞。
身為互聯網大佬們,丁磊、劉強東、馬云紛紛搞養殖,養的也不是什么附加值高的山珍海味,就是普普通通的豬、牛、雞。
這么不務正業,到底搞的什么雞毛?
其實,不管是網易養豬、京東養牛/雞、還是阿里養豬,目的只有一個,即掌控上游的優質資源,以更好地服務于其他業務,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比如阿里的天貓超市、盒馬鮮生,京東的京東生鮮,網易的網易嚴選,都是銷售渠道。
而AI養豬,用高科技為產品背書,未來或許能改變整個供應鏈,并在未來供應鏈的高科技競爭中獲得先機。
民以食為天,但長期以來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吃貨們對美食愛恨交加。
今天的天朝,中產階級在崛起,消費在升級。
如果企業可以從源頭上把控質量,為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的食品,俘虜億萬吃貨的心,這必定是件錢途無量的偉大事業。
而且坊間一直傳說,馬云跟丁磊不對付。
趕明兒“馬家豬”出欄了,兩人以此為契機,在烏鎮搞個“馬丁飯局”,敘敘舊,交流一下養豬心得,進而搞出個驚天動地的互聯網大事件,也未可知。
只是馬云養豬這事兒,另一位大佬李彥宏可能不太樂意看到,他的睡眠質量可能會受到直接影響。
李彥宏該睡不著
表面上看,馬云養個豬,跟李彥宏有毛線關系,他又沒搞副業,怎么會睡不著呢?有讀者會說,小編你又搞標題黨了。
也確實,馬云不是神,養的豬不會騰云駕霧,又不搞競價排名,李彥宏睡不著個毛線,擔心個毛線。
可問題是,馬云養豬,還真能讓李彥宏睡不著覺,因為他該擔心的不是馬云養的豬,而是馬云的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
人工智能這玩意在2017年火得一塌糊涂,而百度在人工智能“ALL IN”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
2017年1月,百度在迎來硅谷華人傳奇“陸奇”后,就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人工智能上,并積極地聚焦應用場景,推動AI技術的商業化。
除了用AI拉動舊業務(如信息流)的增長,還將AI用于金融領域,并且部署DuerOS、阿波羅計劃,聚焦汽車、家居等場景,形成新的遠景型業務。
7月,李彥宏直播無人車,大秀無人駕駛但“公然”違章,一時引起公眾熱議。12月,烏鎮峰會上,百度共投放了18輛無人駕駛車供乘客試乘,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
其實在前幾年,百度也很努力,做出了很多嘗試,從重金收購91無線押注移動互聯網,到砸200億投入到O2O服務。
可惜這些嘗試,沒有折騰出多大的水花,反而讓百度從BAT三巨頭中掉隊了,并進一步陷入到醫療競價排名的非議當中。
被魏則西事件搞得焦頭爛額的百度痛定思痛,急需跟過去一刀兩斷,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翻身仗,而突破口就是人工智能。
百度砍掉醫療O2O業務,聚焦“All In AI”戰略,擺明是卯足了勁兒要大干一場,豁出去了要拼命,要為己正名,狠狠地打臉那些唱衰、看扁百度的人。
某種意義上講,很有點孤注一擲的趕腳。
作為百度的靈魂人物,李彥宏也一再強調人工智能對于百度的重要性。
可關鍵是,馬云的人工智能弱嗎?一點也不。
大腿擰不過腳趾頭,最可怕
阿里布局人工智能很早,最初運用在電商、物流等零售服務業務體系內。
去年天貓雙十一創下1682億的新紀錄,每秒8000張海報的AI設計師“魯班”,智能客服“阿里小蜜”,機房巡邏員“天巡”等,均在其中功不可沒。
除了支撐零售業務,阿里還基于多個場景,陸續推出了各種ET大腦的產業AI方案,比如ET城市大腦、ET工業大腦、ET環境大腦、ET金融大腦、ET汽車大腦……
2月10日,馬云又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牛逼了一把:
在平昌冬奧會現場向全球發布了基于阿里云的“ET奧運大腦”,其將通過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IoT、大數據等技術,為奧運進行數字化升級……
同百度的阿波羅計劃相比,阿里的人工智能或許沒怎么大張旗鼓的宣傳,但行業落地多,跑得相對更快。
而事實上,百度阿波羅計劃最引以為傲的百度無人車,自家的煩心事兒還真不少:
一,人才流失,百度無人車“四大金剛”的余凱、倪凱、王勁、吳恩達陸續出走;
二,據AI財經社統計,過去一年,由百度前核心員工創辦的無人駕駛公司超過10家,創始人級別員工超過15名;
三,王勁創立了景馳科技,并把總部搬回中國,成為百度無人車的勁敵。
(圖片源自AI財經社)
王勁作為前百度無人駕駛項目的最高負責人,掌握著百度無人車的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他創立無人車科技公司,以百度無人車為競爭對手,意義非同小可。
去年12月,百度已經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把王勁和景馳科技告上法庭,索賠5000萬。
兩相對比一下,馬云人工智能養豬,就能意味很多:
阿里人工智能落地的又一案例,人工智能不僅養豬,還可能養牛羊、雞鴨、魚蝦,養殖業被馬云顛覆……
總結起來就是:壓力,無形的壓力。一心要把百度打造成“偉大公司”的李彥宏,不著急上火才怪。
想象一下:胳膊擰不過大腿沒關系,咱重新選賽道,自己培養大腿。
但假如幾年后,你辛苦培養的大腿不止擰不過人家的大腿,也擰不過人家的胳膊,甚至連人家的腳趾頭都擰不過……
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李彥宏志存高遠,當然不想這樣了。可更憂心的是,另一巨頭騰訊一樣對人工智能領域虎視眈眈。
雖然在人工智能更多處于蓄力階段,但騰訊憑借QQ和微信兩張王牌,及所擁有的海量社交數據,其人工智能的前景依然備受期待。
對于百度來說,人工智能或許意味著翻身的籌碼、逆襲的稻草,承載著巨頭復興的夢想,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畢竟,百度好歹也曾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巨頭,打跑了谷歌,壓制了360,如果像搜狐那樣淪為三流,未免太過殘忍。【責任編輯/wind】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