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春雨談移動醫療商業化背后邏輯:像微信自媒體一樣將醫生打造為品牌,成為移動醫療的“智慧淘寶”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近日,移動醫療APP春雨醫生(以下簡稱春雨)宣稱完成C輪5000萬美金融資,這筆國內移動健康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的消息一出,便瞬間引爆了互聯網科技圈兒,從今年開始,對于移動醫療的投資熱情一直在攀升……

    2014年二季度數據顯示,從5月19日智能醫療板塊的反轉行情至今,整個板塊上漲了約17%,而另一板塊,在線教育的整體表現也十分搶眼,上漲約23%,這兩者均引起投資機構的搶籌。

    相比于前段時間,YY旗下的100教育整合線下教育機構K12,欲打造在線教育的“天貓商城”,移動醫療行業現如今在商業化上又是如何變現并獲得投資青睞的?“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系緊張,信息不對稱這些長期存在于醫療行業的毒瘤,難道搬到線上就可以解決了么?

    8月25日,帶著一系列問題,IT時代周刊采訪春雨醫生商務拓展總監徐妍妮,她表示,希望通過春雨這樣一個醫療咨詢平臺,去緩解目前醫療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春雨要做的如同是移動醫療的“智慧淘寶”,更要建立醫患信任關系,將每個醫生打造為一個品牌,就像微信自媒體。

    正如春雨醫生CEO張銳此前所說,移動醫療的價值在于突圍,而非順應。

    春雨主打“輕問診”            

    近日有自媒體質疑,法律的制約可能會成為春雨的挑戰,對此,徐妍妮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春雨定位“輕問診”,如頭疼腦熱等常見疾病,重癥疾病還是需要就醫,春雨只是提供一個咨詢平臺,而且春雨對平臺的醫生有著嚴格的篩選條件,比如行醫、醫師資格證的三證一卡,而且醫生和患者的溝通交流是雙向互動的,醫生擁有資質,會引導患者描述清楚自己的病情。

    目前,春雨已擁有2800萬激活用戶量,4萬名在線醫生,每日健康問題咨詢量超過4.5萬,女性用戶占比約60%。

    春雨目前有兩大主要功能:空中醫院和自查。春雨通過用戶對癥狀的自查,將一些常見病常見藥的概念進行明晰,讓用戶對自己的癥狀可以先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而空中醫院的功能則將平臺醫生資源充分調動起來。和一些快速問醫生,掛號網不同的是,這些App對于提問回答環節到底有多快并沒有明確的規定限制,而且還存在人為操作的不公平現象。春雨不同之處是將平臺定位于所有用戶,并有明確的規定,比如規定醫生在30分鐘內解答問題,90秒內幫你接通醫生電話。

    也許你會好奇春雨的醫生為什么能如此快速,還這么有積極性呢?

    春雨有四大機制來保證非定向問診提問的嚴謹運行,第一,眾包搶答,主打移動醫療的春雨,可以保證醫生的實時在線,另外4萬名醫生的資源,總有一名醫生有時間回答患者的提問;

    第二,對醫生的激勵機制。通俗點說和滴滴打車司機搶單一樣,春雨也會對醫生回答進行獎勵機制,保證醫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第三,智能分診,春雨醫生其實是一家技術性主導的互聯網公司,通過后臺數據算法匹配分析,在大數據方面,智能分診系統,可以讓機器人在1秒內對患者提問的問題進行分類,主動為患者完成科室的劃分。

    第四,用戶評價機制。通過用戶對醫生的服務進行1至5顆星打分,春雨的醫生既會向天貓的賣家一樣,給予用戶最優質的服務,還會像微信的自媒體一樣,細心的運營自己的品牌,這樣才能獲得用戶較高的評分。

    融資后如何商業化?

    對于移動醫療行業來說,國內還沒有成功的變現例子,春雨也一直在摸索。成立三年,春雨經歷了三輪融資,如果說第一輪融資是為了一個idea,第二輪融資是為了發展產品,那么這次的第三輪融資則是為了變現。

    徐妍妮表示,目前春雨會員收費正在向免費模式轉變,一方面是為了發展用戶,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另一方面,是擴充春雨平臺用戶中用戶提問數量,進一步優化數據分析系統。

    當然付費會員仍有一定的特權,比如可以指定北上廣等地區醫院的醫生進行解答,但是50萬的付費會員,與春雨每月的收入與補貼給醫生的資金和運營費用相比,仍有不小的缺口,這種前端收費在春雨看來,并不能作為商業模式,只是滿足會員的差異化需求。

    那春雨在商業化變現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國內移動醫療App目前的變現渠道包括三個:廣告、增值服務、在線問診。不過,每種變現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目前還沒有看到成熟的變現模式。

    徐妍妮表示,春雨未來主要的考慮集中在B(business)端的合作。第一,比如與線下的實體醫院進行對接,為患者建立遠程交流平臺,患者在春雨平臺上可以實時查看自己的檔案,還可與醫生交流、預約掛號等后續個性化服務。

    第二,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廣告增值服務,由于春雨平臺背后有大數據服務支持,當用戶搜索某一癥狀時,后臺會根據用戶搜索行為,進行精準化營銷推廣,另外春雨平臺中女性用戶占比較多,也是B端及投資方所看好的。

    第三,可穿戴設備及智能電視等終端硬件合作,通過春雨平臺的后臺數據分析功能,為這些終端硬件提供分析服務。

    在西方,移動App已是投資熱點。美國的在線醫生預約平臺ZocDoc,融資1.52億美元,目前估值15億美元;醫療保健技術公司Flatiron Health,融資1.3億美元;互聯網醫療公司CastLight,融資1億美元。 

    與西方普遍的私人診所和家庭醫生希望拓展患者資源不同,中國名醫難求,國外成功的移動醫療收費途徑可以向醫生和患者甚至是醫院收費,可是國內的現狀則有很大不同,只有免費甚至還有付出一些獎勵機制,才能夠吸引到用戶和優質的醫生資源。

    中國的移動醫療商業化變現,整個還走在思考和摸索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春雨談移動醫療商業化背后邏輯:像微信自媒體一樣將醫生打造為品牌,成為移動醫療的“智慧淘寶”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