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TCL昨日發布上半年財報,嚴重下滑的凈利潤看起來十分可怕,作為一家老牌家電大佬,TCL的前途著實讓人擔憂。雖然TCL海信長虹在一起了,但這種缺乏互聯網思維的結盟,或許根本就不是阿里、小米、樂視等已殺入智能電視產業的互聯網公司的對手,本文作者認為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性比價遠和營銷方式都不如小米和樂視。第二,很難找到盈利模式,更沒有自己的內容。第三,TCL“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整合能力讓人生疑,用戶缺乏粘性。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固守老思維的后果,就是自作死的節奏。這話用到當前TCL困境,再恰當不過了。我們先來看看最近媒體公布的財報:
TCL集團昨日下午先后公布TCL多媒體和TCL通訊兩家子公司今年上半年財報,兩者的業績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境況。數據顯示,以彩電為主營業務的TCL多媒體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52.03億港元,同比下降15.9%;毛利達23.82億港元,同比下滑16.1%;凈利潤為1.69億港元,同比下滑33.5%。而以手機為主營業務的TCL通訊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22億港元,同比增長91%;毛利達23.81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111%;凈利潤更是同比扭虧,由上年同期的虧損2.07億港元轉為盈利4.3億港元。
解讀這份報表,可看到彩電為主營業務的關鍵是“下滑”,凈利潤下滑達33.5%,十分可怕。面板業務主要是政策紅利,隨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野蠻生長期結束,面板需求也會大幅度下降,TCL轉型堪憂。
對于一個傳統家電的大佬之一,這是一份十分失敗的報表。前段時間TCL陷入行賄門丑聞,讓更多人對這個企業盈利產生懷疑。佐證是,TCL在2013年獲得了總計約22億元的補助,而當年TCL集團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卻僅有21.09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補貼,TCL實際的盈利狀況應當是虧損。
TCL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困境,用一句話來總結:全因缺乏互聯網思維。現在是智能電視的時代,更是以互聯網為思維核心的營銷時代,TCL不僅僅智能技術落后于人,同樣無法適應饑餓營銷的思維模式。
盡管有后知后覺之悟:可惜的是阿里、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公司殺入智能電視產業,徹底顛覆傳統電視產業的思路和模式。為了生存,也為了共同的利益,6月30日由中智盟舉辦的智能電視產業大會上,中智盟執委會委員梁鐵航透露,TCL、長虹、海信已在廣告、大數據、游戲中間件標準的統一、應用商店等達成戰略聯盟。“例如,三家開機廣告可以整合在一起給廣告代理公司;三家統一數據接口提供給第三方公司;只要與三家其中1家達成應用商店的合作,其他2家的應用商店就可以準入。”很顯然,TCL危機感已很嚴重,更無力對抗互聯網公司,開始結盟對抗,期望走出困境。
筆者曾在拙文《TCL海信長虹:結盟已晚 不堪一擊》中指出,這種結盟根本不是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公司的對手。
TCL前途堪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性比價遠和營銷方式都不如小米和樂視。2013年5月7日,樂視網、夏普、美國高通、富士康和播控平臺合作方CNTV,正式推出60寸、4核1.7GHz智能電視——樂視TV超級電視X60以及普及型產品S40。售價分別為6999元和1999元。樂視如此性比價破壞了傳統電視領域,樂視網將傳統大屏電視的價格砍下了三分之二,把傳統大屏電視利潤空間壓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而TCL最便宜的電視也要4500元以上,還未必是智能電視。在智能電視領域,TCL海信長虹聯盟的軟件+服務綜合競爭,完全處于劣勢。
第二,TCL傳統電視慢慢退出市場,但是他們的智能電視很難找到盈利模式,更沒有自己的內容。單純靠賣電視硬件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互聯網公司的智能電視卻有一些自己的嘗試和突破,建立自己的生態鏈,打破以硬件賺錢的模式,賺開機廣告的錢,當樂視將終端的量鋪起來后,盈利是早晚的事。小米電視卻不同樂視,嘗試在電視MIUI系統里布局收費內容,也對兒童教育和高端教育進行收費。TCL的這方面的布局基本上難以比拼小米和樂視。必然被他們打敗。
第三,TCL“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整合能力讓人生疑,用戶缺乏粘性。互聯網公司小米在屏幕生態鏈上擁有優勢。公司曾推出過多款小米手機,擁有海量的“米粉”,今后可以利用手機屏,通過多屏聯通的方式實現對電視機的策動。同時,在“智能家庭”網絡中,互聯網企業如小米、樂視、聯想等,相比于傳統電視廠商更容易實現對控制終端的把握,從而切入到整個智能家庭的生態鏈中。在這一點上,TCL估計只能望“端”興嘆了吧。再加上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品牌的攪局。TCL想起死回升。實在比登天還難。
【IT時代周刊編后】實際上,TCL在轉型路上也有過許多嘗試。在去年下半年與愛奇藝合作推出的TV+智能電視,卻由于割裂的用戶體驗,并不怎么成功。另外,TCL對智能電視產品商業模式的定位也存在不確定性,仍然聚焦在硬件產品的銷售上,這也間接地拖累電視業務的發展。而過度倚重海外銷售和代工這條路,恐怕也值得商榷。【責任編輯/王麗娜】
作者周正紅,評論作家,微信公眾帳號:zhouzhenghong365。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