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銳評】據《新京報》報道,LG電子總裁慎文范最近承認,去年在重返中國市場后,手機銷量并不理想。報道援引易觀國際的最新數據稱,曾經在中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LG手機,在經歷了潰敗和重返中國市場近一年之后,仍然沒有進入前十。
其實,據筆者所知,LG在中國市場排名前十位(第九名),還是2010年的事,從2011年起,他們就已從前十位中消失。雖然同為韓國企業,LG卻長期處在三星的陰影之下,這種境況在國內市場尤其明顯和嚴重。筆者認為,這與LG在手機市場的失誤直接相關,如果長期觀察LG的手機產品,就會發現,之前LG手機盡管也有上升趨勢,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LG長期缺位,缺少熱銷機型。
筆者覺得,這與LG的智能手機布局比業內大多數同行要晚好幾年有關,LG在手機業務上一直不那么敏感,效率也十分低,例如在2009年10月時,LG首次宣布預計在2009年剩下時間和2010年發布15款以上智能手機,并爭取在2009年內實現6到7款的突破,希望在2010年實現出貨量400萬至500萬部的目標。但此后一個月,LG仍未拿出一款智能手機。
或許LG也有難言之隱,筆者從前曾聽說一個說法是,幾年前LG曾推出過一款針對高端時尚群體的“巧克力”手機,并加以大力宣傳推廣,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使得其進入智能手機領域后在資金也捉襟見肘。雖然耗費了LG大量時間和精力,可是當年的巧克力手機也并未那么適合國內消費者,其價格與定位于商務人士的手機終端價格相當,而巧克力又并非智能手機,在功能上相對簡單,不符合商務人士的需要。所以說LG的產品策略與國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脫節。從這個案例上也可看出,LG在產品和用戶需求等的把握上,也一直未有起色。
有人說,LG手機多年來一直在跟隨三星的戰略及腳步,對這樣的說法,筆者也同意,隨著蘋果等高端產品的沖擊,昔日大牌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在智能手機風潮下落后于競爭對手在所難免,另外LG手機曾推出太多的針對不同運營商的版本,這也拖累了他們的移動產品盈利。
另外一點是,在智能手機時代,相較于其它國際大廠,LG的品牌積累十分薄弱,其對市場反應和軟件應用布局都未投入較大力度。業界不少人也認為,LG缺少與三星Galaxy系列媲美的明星產品,市場的運作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導致其手機項目一直沒有高昂利潤。
渠道方面,多年來,在國內市場,三星和LG均曾與松下、NEC、京瓷等日本手機廠商一樣,曾面臨著被邊緣化甚至退出的可能,但得益于與城市連鎖巨頭、手機連鎖商以及國內運營商的合作,三星和LG在內地市場終于未重蹈日本廠商的覆轍。不過,與三星不同的是,LG在內地市場一直未躋身主流市場,原因之一是LG渠道相對單一,看不到對電商渠道的重視,也沒有像華為中興等國內大廠近年來投巨資在自建渠道上,高端產品賣不過三星,又缺乏中低端產品,前有同為國際廠商的攻擊,再加上蒸蒸日上的國產手機品牌以及眾多的山寨手機族群,LG在內地市場面臨著"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雙重困境。筆者對慎文范給出的“五年復興LG手機”這一計劃,并不看好。【責任編輯/劉佳慶】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