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自媒體似乎不再只是玩情懷那么單純,號稱只要有情懷,便能玩轉真金白銀,哪家自媒體平臺適合自媒體人生存?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無論是傳統傳媒機構還是個人用戶,都能夠作為自媒體講自己的故事、塑造自己的品牌。“人人都是自媒體”這句話已經被念叨得幾乎要起老繭,隨著微博、微信、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變現能力增強,自媒體似乎不再只是玩情懷那么單純,號稱是只要有“情懷”,便能玩轉真金白銀。

    對于自媒體平臺,人們最關注的莫過于自媒體準入門檻和流量變現問題,究竟哪家自媒體平臺適合自媒體人生存,哪家的能走的更遠還有待探討。

     一、微博打賞“看得見摸得著”

    8月8日,“微博打賞”向自媒體用戶開放公測,所有加入微博自媒體的用戶都收到了邀請私信。六月中旬,新浪微博正式啟動自媒體計劃,公開招募自媒體作者,到7月底基本完成了內測。歷時近兩個月,這次公測讓我們看到,新浪微博上關注或熟悉的自媒體人已經開啟“打賞”模式,并獲得不同程度的賞金。微博自媒體似乎從此開始不再“微薄”?只是目前有資格開啟打賞模式的還只是極個別自媒體人。

    單月閱讀數在300萬以上、粉絲數500萬以下、且有一定原創能力和影響力的微博認證用戶才能加入微博自媒體的行列。這樣的高門檻讓不僅粉絲數超過500萬的大V們因不能加入而耿耿于懷,也不知得把多少草根自媒體人拒之門外。不過,據微博內部人士透露,未來打賞會面向所有和用戶開放,但付費閱讀一定不會向所有用戶開放。

    “微博打賞”、“微博付費閱讀”、“微博廣告分成計劃”作為微博自媒體的主要變現形式,申請門檻依次增高,既能單獨玩,也能搭著玩。有人質疑自愿打賞的模式是否有人主動從兜里往外掏錢,但難道就沒有一篇你認為的好文章,即使沒有“賞與不賞,全憑爺的心情”這樣的煽情結尾,或許你也會不賞點就難以平復激動的情懷。于是便有了這樣的神評論:“好喜歡你的文章,忍不住打賞0.01元!快來謝恩!”

    二、微信分發靠訂閱,用戶未必是目標人群

    與微博自媒體高門檻相比,微信公眾訂閱號訂閱用戶只需1000位就可以申請,正如微信的口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看來門檻對于微信自媒體來說只是小菜一碟。微信官方此前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總數已超過200萬,每日新增公眾號超8000個,實際上,能生產原創內容的公眾號少之又少,自媒體的概念似乎已經不再適用于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流量變現首先是騰訊廣點通廣告平臺,在訂閱號圖文信息也地步開辟一條文字鏈的推廣位置,視點擊效果收費。雖說背靠騰訊這棵大樹,并不缺少廣告主投放廣告的機會,但廣告的轉化率實在是慘不忍睹。再加上這種流量廣告模式的門檻非常高,擁有10萬粉絲才可以接入該系統,這種級別的微信公眾號又屈指可數。

    隨著微信公眾號文章閱讀數公開和點贊功能的增加,文章熱度和閱讀效果直觀顯現,自媒體對于動則數萬的稿費不得不有個明確的交待。因此,自媒體投放也開始有據可依,只是訂閱用戶真的就是潛在的投放目標人群嗎?

    三、百度百家靠內容說話,互動性匱乏

    自媒體的文章要想在百度百家發表,首先得通過百度新聞部門的審核,最終能否通過審核,結果只有兩個,過或者不過,只有通過審核才能獲得流量和收入,而這樣的門檻對于一個靠文字吃飯的自媒體人來說,并不能算高。

    至于流量變現百度百家自媒體是通過文章點擊量來計算的,一篇點擊幾十萬的文章在百度可收入數千元,這讓大批自媒體人都去百度百家開賬號,不過帶來的卻是分食流量的后果,這也使得自媒體今年的收入不如去年。

    另外百度百家主要基于PC端,來自移動端的流量有限,在沒有移動就沒有未來的大背景下,百度百家移動端的布局確實得需要加強了。而難以滿足自媒體人與讀者的互動的需求,也讓自媒體人嗤之以鼻。

    四、今日頭條準入門檻低,適合推自媒體品牌

    一度陷于版權風波的今日頭條,作為新興的內容分發工具,擁有著強大的流量,令不少自媒體尤其是傳統的傳媒機構垂涎不已。而今日頭條自媒體準入門檻幾乎都不能稱之為門檻:文章必須要原創,并提供自己原創文章的的來源鏈接。

    8月7日,今日頭條發布公告稱自營廣告功能將近期上線。自媒體人可掛自己的廣告系統將流量導入的自己目前的平臺,以此來推廣自己的品牌,帶來大量的曝光度。

    微博、微信、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等各家自媒體平臺的風格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點擊資訊的流量,匹配廣告后,按照效果付費。至于未來誰干掉誰,誰取代誰,似乎還得看商業模式的發展。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就目前而言,今日頭條似乎更適合自媒體的品牌塑造和提升。

    當然,狡兔三窟,哪個自媒體人都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可選的自媒體平臺也不僅限于以上幾家。可話又說回來,或許在哪個平臺上也并不是最重要的,自媒體關鍵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向公眾傳播有意義的內容才是重點。【責任編輯/王麗娜】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自媒體似乎不再只是玩情懷那么單純,號稱只要有情懷,便能玩轉真金白銀,哪家自媒體平臺適合自媒體人生存?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