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從小蘋果看短視頻營銷傳播的魔力:用戶參與度高,更容易自娛自樂,創意、趣味性和真實性是關鍵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小蘋果》為什么會突然火爆?其中很多自創內容的質量與一些大制作MV來比,并不算高,而且清晰度、拍攝角度等都存在問題,可是這些依舊無法阻擋人們分享轉發的樂趣。本文的作者認為,短視頻這種媒體形式和其它媒體最大的不同在于用戶的參與性很高,更容易自娛自樂,和視頻質量、剪輯水平等相比,短視頻內容更重要的是創意、趣味性和真實性。


    筷子兄弟或許不是專業的營銷從業者,但從這段時間《小蘋果》的大熱來看,顯然深諳此道,甚至玩得比大部分業內人士還溜。

    在過去不管是《老男孩》還是《父親》,筷子兄弟都基本將首發站優酷作為營銷的陣營,雖然影響力也非常大,但似乎都不如此次《小蘋果》的影響力大。當廣場舞大媽跳舞的時候都在放它的時候,新一代國民神曲的地位也就正式奠定了。

    和以往相比,筷子兄弟的團隊在《小蘋果》的營銷上突破了優酷單一渠道的限制,開始嘗試使用更多比如微博、彈幕網站等形式的渠道,連微視這個推出不到一年的新媒體都沒有放過。

    說到微視大家可能還不是非常了解,主要是一個8秒短視頻的分享社區,用戶通過QQ、微信等賬號登陸后,可以拍攝、編輯各種好玩的視頻,也可以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視頻作者,并且可以進行評論、轉發等操作。總的來說,除了內容主要以視頻為主之外,其它玩法和微博非常類似。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每一種媒體渠道在火起來之后都會迅速被各種營銷公司、人員占據。微博如是,微信也差不多。只不過筆者發現在微視這種短視頻應用上大家好像并不太關注,反而是筷子兄弟這些“外行人”進行了嘗試。

    那效果怎么樣呢?有些出乎筆者的預料。

    目前筷子兄弟在微視上僅發布了一條視頻內容,粉絲數目居然超過了15萬,兩個人跳《小蘋果》的視頻累積播放次數達到了600多萬次。

    后來又在網上看到另外一組數據:微視上各地網友自發上傳的《小蘋果》改編作品超過了20萬,總播放量超過4000萬次,轉發數超過10萬。

    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營銷了。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筷子兄弟大本營優酷上的數字:

    目前《小蘋果》官方MV在優酷上達到了1000多萬的累計播放量,目前大概有2000多部網友上傳的改編作品,總播放量在2000多萬次。

    這個數字,是在優酷官方提供大量資源,并且占據首發優勢的情況下取得的。而微視可不是筷子兄弟的地盤,不管是點擊還是視頻上傳更多是網友自發的力量。

    兩組數據對比,筆者主要看到了以下兩點:

    1.從官方視頻的播放量對比來看,微視的用戶體量顯然是不如優酷的,影響力也沒那么大;

    2.從UGC和傳播性來看,微視似乎比優酷要好不少,創作和分享的熱情都非常高漲,對《小蘋果》病毒式的擴散應該起到了不小的幫助。

    這樣的對比結果是有點出乎筆者預料的,對微視,筆者之前曾經寫過一篇《微視,陰影下成長的騰訊新寵》的文章,里面主要對微視的發展提到了幾點顧慮,其中最主要的兩點是:用戶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內容創造手段的簡化。

    短視頻在美國是從2013年初發展起來的,Twitter創辦的Vine更是曾經創下半年發展4000萬用戶的記錄,成為美國當年度最火爆的移動應用。但是短視頻在中國還算是個新玩意,為何要拍視頻、如何拍視頻可能會是個問題。

    但是從《小蘋果》在微視上的火爆來看,這些顧慮根本不是問題。其實里面很多自創作品的質量也不算特別高,清晰度、拍攝角度等都存在問題,但并不妨礙人家點擊率和轉發量都很高。

    后來經過仔細分析,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這樣的:

    短視頻這種媒體形式和其它媒體最大的不同在于用戶的參與性很高,更容易“自娛自樂”。和視頻質量、剪輯水平等相比,更重要的是“創意”、“趣味性”和“真實性”。

    也就是說,符合這些特性的內容如果選擇微視這樣的短視頻社區進行營銷的話,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此次筷子兄弟的《小蘋果》在微視上的火爆也正是這個原因。

    從內容特性上來說,《小蘋果》的節奏明快、旋律動人,以及具備了基本的“神曲”特征,而官方MV和筷子兄弟在微視上傳視頻里面的舞蹈,動作的趣味性很強又容易模仿。

    這樣的內容特性,非常容易引起用戶的創作欲望,這時候拿起手機拍個短視頻也就理所當然了。而當越來越多有才的網友加入進來,創造出越來越多好玩、不同流派的《小蘋果》的時候,這股大勢就成了,擋都擋不住。

    筆者曾經在想,就算筷子兄弟都不會想到效果會這么好吧?這該省下一筆多大的營銷費用啊。

    筆者認為,隨著短視頻在國內的興起,也會繼微博、微信之后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成為一個很好的營銷工具。而這方面的始祖《小蘋果》或許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

    【IT時代周刊編后】短視頻市場的爆發其實還沒有真正的來臨,不過這塊市場已經被巨頭們圍追堆截了,新浪秒拍出來一個月后,騰訊微視就上線了,可是目前來看,短視頻UGC的盈利還處于探索期,對于新浪也好,騰訊也好,它們真正在意的是在未來多樣化媒體形式的話語權。【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大南,專注微信及電商深度研究,微信公眾號:daxiaov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從小蘋果看短視頻營銷傳播的魔力:用戶參與度高,更容易自娛自樂,創意、趣味性和真實性是關鍵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