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當初,聚美優品CEO陳歐一句“我為自己代言”,引起了大多數80后網民的共鳴,從一個海歸創業者到上市公司的老總,從銷量的節節攀升到突破百億關口,聚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可是,通過自采和建倉方式的聚美,依舊逃脫不了假貨的魔咒。本文的作者認為,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加上資本市場運作,迫使聚美不得不另辟蹊徑,以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來壓低采購價格,水貨、假貨也隨之而來充斥到聚美的采購中,而不正當的市場競爭環境導致那些真正擁有正品的奢侈品電商卻一個個相繼掛了。
聚美優品確實是個好名字,單這一點已經比樂蜂網強許多,聚集美麗,提供優品。再加上一海歸帥哥為自己代言,讓人無限遐想,感動得一塌糊涂,然后在這種感動中,在對帥哥的遐想中。那些妙齡女子紛紛下單,希望將美也聚到自己身上……聚美也因此銷量節節攀升,在突破百億關口之際,成功上市。于是帥哥變得高大,變得更加神話。
如果沒有騰訊科技這個搗蛋的記者上演一出臥底的大片,或許聚美在許多人的心里仍然是前途無限光明的新秀電商平臺。聚美還被我放在了總裁班和許多傳統集團內訓的課件里,想要給他們分析聚美在移動端如何取得傲人的成績,實現了彎道超車,以案例的角度驗證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只是當聚美成為了聚假平臺,給我的棒喝并不是把聚美當成案例的羞恥感,而是中國網購用戶低價消費帶來的反思!
中國網購的低價消費形成原罪或許在于淘寶的C2C模式,以及國家相關監管機構的滯后管理。我去過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有近30個,一線城市的人上淘寶是去淘不知名或工廠直接出廠的商品,二三線城市的人干脆就不敢上淘寶,因為怕買到假貨。對于淘寶的假貨,馬云振振有詞,認為自己根本管不了,這是國家的事,只有線下的市場管好了,自然網上就沒有假貨了。這個邏輯當然沒有錯,在C2C領域也沒有錯,于是淘寶繼續賣著假貨,甚至出現了用戶的知假買假。
淘寶對于假貨的放任自流也讓聚美們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通過自采和建倉的方式,對外宣稱自己是正品來搶占淘寶的份額,讓那些擔心在淘寶不小心買到假貨的人在這些平臺放心購買。很遺憾,在中國電商發展了12年的歷程之后,假貨在這些宣稱正品的B2C平臺居然繼續獲得新的生長空間,或許不能完全怪這些平臺,怪這些只要仔細審核提供的資質文件就可以輕易判斷是否假冒的專業的上市公司的采購員們,他們為什么不這樣做?
一是市場使然。3億網購用戶2億在追求低價更低價,你們這不是逼著聚美去聚假嗎?或許寫到這里,我要被網友罵得撲街了。那我求求大家冷靜+理性一下,正所謂沒有買的哪來賣的,一件商品如果合理判斷其價格,怎么可能輕易就被這些平臺所謂低價的正品忽悠上當受騙呢?另外在購買前是不是可以對店鋪背景、公司的背景、客戶的評價、百度上的信息進行一些收集和判斷呢?有多少人在購買前會理性地去做這些事情,你們只是很興奮地認為便宜一兩千,又有數量限制,趕緊下單購買搶到再說。從來沒想過搶到假貨?
我是希望像聚美這樣聚假的事件出來的越多越好,為什么?因為獨立的品牌B2C將迎來大發展,品牌的官網價格肯定會貴一些,可是絕對有正品保障。只是如果網購用戶們還繼續一味地追求低假,那么之前是淘寶,現在是聚美,未來還會有其它用假貨充正品的電商平臺出現。還別不信,這就是慣出來的毛病,原來那些賣真正正品的奢侈品電商為什么一個個相繼掛了,就是電商低價消費惹的禍。
還有就是崇洋媚外鬧的,哪次大的電商賣假貨問題都出在洋品牌身上,中國人搞得不用用洋品牌好像就不能出去見人似的,有時覺得沒點骨氣(當然有些國貨不爭氣也是該聲討,但真心沒必要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必須是洋貨)。如果不是一味地崇洋,電商平臺范得著費盡心思找這些個洋品牌來搞促銷吸引人氣么?這兩個因素這么一交合,假貨從淘寶時代到聚美就一直沒有消失過,只是以前還沒有自媒體,曝光沒有這么廣罷了。
二是資本惹的禍。獨立的化妝品平臺一直以來就沒有做得特別成功的,原因隨便一分析就是一羅筐,核心還是在于國外品牌過于強勢,網上銷售一直不給中國的電商平臺授權是核心原因。于是只能通過香港和歐美小批量進貨賣小樣或干脆賣水貨,這樣一來規模自然受限,規模受限上市就有難度。聚美在資本的催化下,為了實現銷售規模,一是通過特賣方式,這樣每批次可以快速走量,哪怕是水貨或假貨都很難取證,因為不是常態銷售。二是開放平臺,將第三方的公司用非常寬松的審核方式放進來,這些公司通過售假迅速提升銷售額。由于是開放平臺(像淘寶、天貓一樣開店)所以一旦曝光售假問題,聚美只要來個關閉店鋪,外加道歉或處理想要退貨退款的用戶即可,反正損失都由這些開店的第三方來承擔,有時再意思一下對他們做個罰款了事。
這些第三方的公司(有些連公司都是假的,聚美也不可能一個個去工商局的網站去查營業執照的真假)在被封店之后再搞一批假證再重新開新店,風頭一過繼續賣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中國網民最容易忘事,在前面低價消費的沖動下再次受騙也很正常。
不過多談誰對誰錯,只是希望低價消費不要再成為電商的主流,品質消費才是王道,還有多多支持國貨,這樣才不會讓資本催化下的電商平臺有恃無恐一次次地售假!
【IT時代周刊編后】資本運作及激烈的市場環境,讓奢侈品電商很難繼續支撐,畢竟如果沒有一些殺手锏級的產品和吸人眼球的低價,很難在“高手如林”的奢侈品渠道中勝出。另外,消費者的虛榮心和低價消費心理也在作祟,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一個打著正品旗號的平臺賣假貨的借口,畢竟你是在為自己的平臺代言。【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莊帥,微信公眾號:百讀社(baidu_she)。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