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一直在手機硬件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小米,這一次終于在互聯網電視領域遭遇了他的“勁敵”樂視。
6月27日,北京市海淀法院判決,小米盒子侵犯樂視《金陵十三釵》、《我是特種兵》等7部影視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向樂視網賠償15萬元。
一時之間,輿論炸開了鍋,樂視和小米的公關也相互斗法,打的天昏地暗,樂視稱小米“小偷”,小米訴樂視冒犯監管。口水仗打的不亦樂乎。
但是,這次,不管孰是孰非,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聯網電視領域浸淫已久的樂視,這次算是捏到了小米的“七寸”。
公關戰:讓小米投鼠忌器
一向憑借粉絲效應,在公關領域吃的超級開的小米,這次也硬是吃了癟。這是因為,樂視發力攻擊小米的點比較特殊,只能讓小米啞口無言,生生吃了“啞巴虧”。
不得不讓人慨嘆,江山代有才人出,小米還是被“后浪”樂視拍到了沙灘上。
對于該判決,小米公司先是在6月30日發表聲明稱,小米盒子接入的是iCNTV(未來影視)的平臺,節目采集由iCNTV管理,來源合規。奈何iCNTV并未出來發聲,獨留小米自己孤身奮戰。而面對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方的iCNTV,廣電總局的嫡系,小米未來要還要仰人鼻息過活,所以也不敢做把自己的“委屈”說的太過火。
從利益角度來說的話,小米盒子的用戶確實是享受了本不該屬于他們的樂視獨播內容,但如果從政策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小米顯然屬于是無端中槍的那個:按照廣電總局在2011年所頒布的181號文件,對于小米盒子這種互聯網機頂盒上所播放的全部視頻節目,都需要通過其唯一的播控平臺-未來電視進行播出,也就是說,在相關工作完全合規的情況下,小米對于其自己平臺上所播放的內容并無管理權,也就更說不上是主動盜版行為。曾經的小米盒子因為版權問題曾受到過廣電總局的禁令,所以個中厲害小米一定非常清楚。
面對iCNTV的緘默,小米只能把矛頭指向樂視與iCNTV的合作,6月30日下午,小米再發聲明,爆料樂視盒子和電視產品在播控和視頻內容方面未嚴格遵守廣電的管理要求,iCNTV未來電視已經終止了與樂視公司的牌照合作關系。而對于這一點,截止目前,除了樂視回應的“造謠”外,iCNTV繼續保持緘默,并未發表任何官方聲明。
但是按照樂視從13年5月開始的產品線演變情況,從S50(2014年初上市)以后的電視機型,包括X50air和S50/S40Air都已經把牌照從未來電視切換成了華數,同時對于樂視機頂盒產品線中今年2月份以后上市的新品 New C1s,也已經把牌照方更換為了CIBN(國廣東方)。所以說,從產品線上來看,樂視在2014年的新品確實已經不再與未來電視進行牌照方面的合作,但經過測試,較早期產品中使用未來電視牌照的X60等型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這中間就存在了一個模糊的中間地帶,小米說的部分是對的,樂視說的部分也是對的,但是倆都沒說全,而作為最關鍵當事方iCNTV卻緘默不語,只能讓在版權上處于弱勢的小米默默承受這一切。
版權上:擊中了小米“軟肋”
小米在智能手機硬件領域的成功,讓雷軍的野心開始膨脹。隨著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深入,各廠商對客廳大屏市場的搶占逐漸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
小米雖然想在客廳大屏市場復制其在手機端的成功,并先后推出了小米盒子和小米電視,但是奈何那里已經有了把小米的互聯網思維看在眼里樂視。而樂視擁有小米所不具備的關鍵一點就是:版權。這也是小米在跟樂視競爭中最致命的一環。
小米的本質是一家硬件公司,盡管它非常希望做成所謂的鐵人三項,但本質上確實就是一個硬件公司。而樂視的本質是一家版權內容公司,是靠正版內容起家的,視頻網站是樂視版權內容的一個正版內容播放出口,版權就是樂視的命脈。
當年傳統的視頻網站都是視流量為命,不管正版盜版的能帶來流量就上。這給了當年就非常注重版權積累的樂視一個很大的機遇,而樂視的崛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等到大家都開始注重版權的時候,樂視已經積累了太多,而且價格也翻了幾倍。
而且根據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針對電視網絡視頻“盒子”的整頓,作為版權擁有者的樂視更是占盡了天時地利,有了體制紅利的保障,樂視的版權價值也日益得到凸顯,而這對小米而言,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意識到內容短板的小米,開始采取應對之策。一方面,小米推出了帶硬盤的路由器,告訴大家可以下載各種高清。這本質上是試圖用p2p的方法規避版權風險,讓用戶形成互相上傳下載的自循環,從而給小米產品供應自己沒有版權的內容。另一方面,小米社區也縱容米粉發布了大量帶有盜版內容種子的鏈接和話題,似乎在打造一個高清盜版分享社區。小米通過小米社區加迅雷加智能路由加小米盒子加小米電視形成了一個類似快播的生態,不得不說,小米為了內容,在走一招險棋。
此外,小米投資迅雷獲得的版權內容還是遠遠不足以支撐小米整個體系對內容的需求,大量購買版權是未來的必須。但目前幾乎所有的版權方都已經有自己的智能硬件出口,小則盒子,大則電視,而且視頻領域燒錢多年,好容易看到了版權收費的曙光,也不太可能把利益拱手讓人,所以這筆版權代價肯定是不小的,也許這成了當初雷軍做小米時,沒想到的一個痛點。
內容的短板,進一步影響了小米的商業模式,讓其在面對樂視的價格戰時,變得不堪一擊。
價格上:樂視抄了小米后路
一個是硬件為主需要內容支撐,一個是版權為主以硬件為出口。兩者的商業模式產生碰撞,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關鍵的一點,是看誰先滲透到彼此的領域,現在看來是樂視比小米更勝一籌。
事實上,樂視的“價格屠夫”戰略不僅是讓供應鏈吃緊的小米難以駕馭,就連傳統的電視廠商也被樂視狂野顛覆。因為樂視在保證電視質量的同時的超低定價戰略已經一拳把超級電視打進百元時代:前段時間樂視TV推出超級電視S系列第二代產品——50寸4核壕款超級電視S50 Air定價1999元,而40寸4核壕款超級電視S40 Air定價則是令人咂舌的999元,宣告40寸智能電視徹底進入百元時代。
要知道,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價格區間還大多在2999元左右,樂視一口氣干到了999元,分分鐘秒殺小米電視二代的的3999元,直逼紅米的799元,正是因為有大量版權形成的對后端收費模式底氣。
中國互聯網有著舉世無雙的FreeMium模式,即“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服務收費”,而樂視就把這點發揮到了極致。樂視靠的就是后向收益,靠前向和用戶友好交互,占領大屏互聯網的入口,而后向收益傳統電視廠家是不存在的,這點小米也不具備,只有樂視有完整的生態系統,正是樂視這種“賣電視不靠硬件盈利”互聯網商業模式出現,不僅把傳統電視廠商逼上絕路,也讓互聯網思維起家的小米,望塵莫及。
最后,我們用樂視兩則消息來收尾:7月3日,樂視交出進入電視行業1年給出的成績單:超級電視銷售量接近100萬臺;更重要的是,在7月初,樂視已經和它的小伙伴準備一起打造智能家居系統和智慧社區,這讓在智能家居市場還處于摸索階段的小米更無力應對,原本想做互聯網企業大規模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的第一人的小米,卻被樂視搶了先。【責任編輯/馮敏】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