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但是WhatsApp團隊成員只有57人,甚至還沒有一個初創公司的規模大,戰斗力之強勁,令人咋舌。WhatsApp認為小規模團隊能讓公司組織上保持敏捷和專注度。
今天講一個特別奇葩的創始人Jan Koum,
他是牛逼公司WhatsApp聯合創始人和CEO,
簡單的講,WhatsApp就是微信的閹割版,
可以語音、可以短信、可以打電話,
沒有游戲、沒有廣告、不能發紅包,
(有沒有一種雙胞胎的感覺。。。。)
▼
WhatsApp全球用戶9億,團隊成員58人,
微信用戶接近7億,團隊成員應該千人規模了。
這位就是WhatsApp的掌門人Jan Koum。
▼
就這個一臉兇相的男子,
如今身價92億美元,600億人民幣,
福布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中排名第10,
赤裸裸的屌絲逆襲!
一個靠救濟金度日的美國屌絲,如何逆襲
Koum出生在烏克蘭基輔一個小村莊,16歲時,受糟糕的政治環境所迫,Koum和母親一起移民到美國,住在加州政府提供的小公寓里。
當時母子的生活非常拮據。母親靠給人看小孩來養活家里,Koum給雜貨店擦地板來貼補家用。后來媽媽得了癌癥,母子倆只能靠著政府的救濟金度日。
當時他們的生活能慘到什么程度:在美國上學的時候,母親為了省下文具錢,在他的書包里塞滿鋼筆和成打的蘇聯時期筆記本。
Koum喜歡電腦知識,只能從二手書店里買電腦教材自學,Koum以很快的速度看完教材后他又把書退回給書店,即便這樣,到18歲時已經熟練掌握了電腦網絡方面的技術。
和很多勵志故事一樣。雖然家境貧困,但是Koum才氣側漏,自學搞開發,當黑客,雖然對上學沒什么興趣,還是被圣何塞州立大學錄取了。
大學的時候,Koum白天上課然后晚上當安全測試員掙生活費。
1997年的一天,Koum來到雅虎,見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Brian Acton
兩個人都是典型的IT屌絲男,處事風格直來直去,卻能互相欣賞。六個月后,Koum到雅虎面試,并得到一份實習工程師的工作。
被雅虎錄用后,他本來還打算繼續在大學念書。但是兩個星期后,公司的一臺服務器壞了。
雅虎聯合創始人David Filo給他打來求援電話。電話里Koum一開口就說:“我在上課”。“你還上哪門子課?” Filo說道,“趕緊給我滾回辦公室。”
Koum正好也討厭上學。于是他就干脆退學加入了雅虎。
Koum在雅虎一干就是九年,見證了雅虎的起起伏伏。
2000年,Koum的母親因癌癥病逝,這時候是Brian給予了Koum很大的關懷和鼓勵,“他邀請我到他家住。”這兩個好基友從此以后都常在一起活動,一起滑雪、踢足球、一起旅行。。。
▼
Brian當時在雅虎負責廣告平臺的開發,雖然為雅虎2006年推出的廣告平臺Project Panama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作為有理想的青年,Brian 認為:
“廣告即便做得再好,也沒法改善大家的生活。”
求職竟被Facebook殘忍拒絕,后來花了190億美元
2007年9月,苦干9年后,二人一起離開了雅虎。
他倆到南非玩了一圈,當時扎克伯格的Facebook正風生水起,兩個人都感覺自身條件還不錯,就將簡歷投向Facebook,但是二人竟被殘忍的拒絕了。。。
購價誰也不曾想到:5年之后Facebook為此開出了190億美元的高額收。
被Facebook拒絕后,Koum成了無業游民,靠在雅虎工作時存下的積蓄生活。
2009年1月他買了一部iPhone手機,當時蘋果應用商店上線剛七個月,但是明銳地意識到的會催生一個全新的行業——手機應用。
當時Koum常去的健身房出了一個禁令,禁止健身期間打電話。Koum因此經常漏接電話,他對此非常苦惱,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師,他決定開發一個應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Koum和Brian一拍即合,很快便敲定了WhatsApp這個名字,因為它聽上去像一句問候語“what’s up”(最近怎么樣)。
然后在他生日的一周后,
在一間簡易的庫房里Koum和Brian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就這樣,2009年WhatsApp誕生了!
苦干2年之后,WhatsApp躋身到了應用商店第一的位置。
又過了兩年,扎克伯格為WhatsApp開出190億美元的收購價。
Koum一夜之間變身億萬富翁。
屌絲逆襲的故事就到這里,接下來說說這個牛叉的公司。
58人干到190億美元,靠一張廢紙
周三Facebook的F8大會中,whatsApp軟件工程師Rick Reed透漏了這樣一個數字:
如今WhatsApp全球坐擁9億用戶,日均消息發送量超過420億條,相當于每兩秒發送約100萬條消息。
但是WhatsApp團隊成員只有57人,甚至還沒有一個初創公司的規模大,戰斗力之強勁,令人咋舌。WhatsApp認為小規模團隊能讓公司組織上保持敏捷和專注度。
順便說一下,2014年facebook收購WhatsApp時,員工人數為55人,兩年后這個數字是58。收購之后這50多個員工一夜變身百萬富翁。
WhatsApp目前仍專注于開發最簡單、最可靠的聊天應用,沒有花里胡哨修飾物,專注于打造一個簡單便捷的APP。
WhatsApp是一家高度專注的公司。早年創辦WhatsApp時Brian曾在一張廢紙上寫下六個單詞:
▼
沒有廣告
沒有游戲
沒有噱頭
如今,這張廢紙上的六個單詞已經成為這個公司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哲學。
回過頭來看看你手機里那個臃腫不堪的微信,那么多的功能,你真正用得上的能有多少?
微信光語音識別功能開發的技術員就有30幾人,但是說實話,我認為語音轉文字的功能是微信最雞肋的功能之一。而WhatsApp整個開發團隊也不過30幾人。
也許當年微信和WhatsApp的初衷類似,都是讓熟人的社交更加便捷,但是微信并沒能堅持單純,而是想一步步地占領人們生活的全部,因為野心在蔓延。
除了堅持小規模團隊,WhatsApp還用這些方法保持專注:
WhatsApp團隊堅持 “無會議文化”,員工寧可使用“各種聊天程序”在小項目小組內不斷的相互進行溝通,也不愿參加各種會議。“不用參加會議,能夠專注于當前正在做的事情。
另一個保持專注的關鍵是WhatsApp不會在營銷、媒體或是開發者大會演講中投入大量的時間。無論是在被Facebook收購之前還是之后,WhatsApp都“一直在盡可能避免引起外界太多的關注。
雖然WhatsApp的盈利模式還存在著很大的挑戰,但是可探索的空間也很大,況且它還有Facebook這樣一個好爸爸。
Anyway,專注的人,最值得尊敬了。
金錯刀的話:58個人,9億用戶,190億美元的價值,Whatsapp絕對是創業界中最逆天的存在,創始人Jan Koum管理公司就靠一張紙:沒有廣告、沒有游戲、沒有噱頭,背后則是變態級的專注,變態級的減法。這是產品型創始人的一堂必修課,我想到了奧卡姆剃刀,你的產品夠奧卡姆剃刀嗎?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責任編輯/荊玉珍】
來源:金錯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