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銳觀察】4月11日,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日前,武漢市洪山區法院對滴滴快車司機搶劫、強奸女乘客一案作出判決,判處司機王某有期徒刑8年,處以罰金5000元。
報道稱,快車司機王某手持一把仿真手槍威脅女乘客,并將她帶至光谷一偏僻位置。隨后,王某謊稱自己殺過人,迫使女乘客屈從,在車內將其強奸,后又通過手機支付寶轉賬,迫使女乘客向其轉款2.5萬元。
對此,滴滴方面回應稱,該司機此前沒有犯罪和不良駕駛記錄,司機評價中沒有騷擾乘客或打罵乘客記錄,只有少量投訴司機繞路的評價。
為何無任何不良和犯罪記錄的滴滴司機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不止是滴滴,各種打車軟件曝光出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事情了。新生行業遇到問題實屬正常,但是如何解決才是關鍵,尤其是在涉及用戶人身安全方面的敏感問題。
為何打車軟件安全問題頻頻曝光?
滴滴、Uber、易到等打車軟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如何才能提高專車服務的安全性?現在,基本過幾天就會曝出各種打車安全性事件,“女子打車軟件取消訂單,司機辱罵:褲子脫掉看看”“乘客乘坐專車給差評遭司機暴打”這類事件曝光頻繁,為何這些事件頻頻被曝光?
打車軟件作為新興行業,同時,“車共享”的理念是共享經濟與現實的結合最佳的案例,業界對這個行業的關注度較大,尤其是在這個新興行業發展的速度過于迅速的情況下。不難看出,打車軟件的安全問題關乎的不止用戶的財產安全,甚至包括了人身安全。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問題,從來都沒有小事兒,所以媒體的目光時刻緊盯就實屬正常了。
另外,打車軟件這個行業基本都是靠補貼一路“戰”起來的,行業內部局勢多變,尤其是來自競品方面的激烈競爭。激烈的競爭導致各種手段無所不用,一方出現安全性問題,競品公司推波助瀾,行業內部自相殘殺已經成為了常態。滴滴和外來戶Uber的撕逼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什么潑臟水、抹黑自然也用的頗為“嫻熟”了。
如何解決打車軟件的安全問題?
打車軟件安全問題如此頻繁的發生,難道我們就不用了么?相對于整個行業來講,這些安全性事件發生的幾率是少的,所以人們普遍會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但是,安全問題人人有責,不是一句玩笑。當然,也不要對于這些打車軟件“避如蛇蝎”,車共享對于交通出行整體是有利的,我們要做的是制定詳盡的規范制度來預防這些安全問題。
打車軟件的安全性問題不是一家公司可以解決的,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來規范。首先,安全性問題需要整個行業來共同協商制定合理健全的行業服務規范和標準。各種打車軟件成立行業協會,聯合制定服務條例,嚴格要求專車司機上崗篩選機制,司機在獲取乘客信息后,對于乘客的騷擾行為的,規定明確的舉報懲處措施。
其次,在這個用戶至上的社會里,著重強調用戶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乘客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甚至各個企業可以采取技術的手段來保障用戶的安全。充分重視投訴機制,不能讓投訴成為擺設。
另外,作為高速“膨脹”起來的新興產業,國家缺少專門的法律規范也是不行的。政府部門應出臺完善、健全的政策,并保持對打車軟件這個新興行業的監管和懲處。
最后,行業內部的競爭很正常,但是相互抹黑這種行為,對于打車軟件整個行業來講不是一件好事,這種自相殘殺,傷人傷己,不如多騰出點時間來考慮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責任編輯/Mr·De】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