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這兩天特拉斯新車的消息被傳的沸沸揚揚,不同人有不用看法的。這款在2年后甚至更久才能拿到手的車,為何現在就開預售了呢?業界有看好,更有唱衰,來看看下面一種說法,你認同么?
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全文,那你可以記下以下幾點重要的結論。如果你有誠意要買特斯拉,我建議在仔細讀完全文之前不要下定金。
· 特斯拉的3系車不會在兩年之內上路
· 3系車不會像Elon Musk 承諾的那樣的便宜
· 3系車會有比他兩個兄弟車型更多的質量問題
·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恐怕會在3系量產之前就破產了
首先粗粗看一下特斯拉的履歷,就知道特斯拉并沒有按時出貨的先例。當年第一款車型model S就是幾經延期,在08年底差點把公司給拖破產了。Elon Musk在事后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們離破產已經只有幾天之遙。幸虧在2008年最后的幾個小時里我們做完緊急融資方案,簽字的時候已經是08年平安夜的下午6點鐘了。如果那個融資方案失敗,公司就在圣誕節之后破產了。”
可是Elon沒有學乖,09年繼續瘋狂燒錢,到了年底又沒錢了,可model S還是沒有拿出來。這下風險基金都不愿再在IPO之前繼續掏錢了– 已經扔了很多錢進去,什么回報還沒見到又來要錢,怎么會給你。幸虧那個時候美國聯邦政府搞了一個250億美元規模的“汽車行業貸款保證基金”,美國聯邦能源部用這個基金作擔保給特斯拉撥了4.65億美元的貸款,這樣特斯拉才有足夠的錢撐到IPO。6年之后歷史重演,Model X的開發過程又是進度緩慢,預算大幅超支。經過18個月的跳票之后,Model X終于在15年底發貨,但產量始終只能在低位徘徊。2015總產量才不過500輛。
這次Elon又給消費者畫了一個大餅說2017年最后一個季度可以量產。Elon在發布會當場用的是“fairly confident”(比較自信)這樣的字眼說2017年底可以按時出貨,話音剛落全場是笑聲一片。
Elon以及他的情懷
在汽車行業里,發布一款2年之外才能量產的車是非常不正常的行為,因為這兩年的時間內會有很多設計上和生產環節上的變數難免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的失望。就連Elon自己也在發布會上表示,之后兩年的開發過程中,這車的設計可能會有一些變動。但消費者的胃口和他們的情緒已經被煽動到一種亢奮的地步,沒有人會去考慮到什么失望的問題,因為3系車本身就是給消費者“消費”的一個春秋大夢。看看發布會上用的字眼,劃時代的產品,革命性的技術,歷史性的時刻。這樣的夢誰不想做,誰不希望自己是劃時代,開創歷史,且青史留名的人。最終不管是春秋大夢也好還是春夢也好,夢是要醒的。醒來之后意識到既然我們花了錢,就得有個產品啊,那產品好不好用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看看已經上市一段時間的model S的表現就可以猜出出3系車的狀況。
Model S在媒體界廣獲贊譽早就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了,各種媒體獎項美譽是多得來不可盡數,隨手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可以看的出來媒體主要是稱贊特斯拉的環保和加速性能。可是對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產品的質量 -- 如果一個車性能很好,但是沒有一個穩定的質量保證日常運行,那就只能是個擺設。那Model S的質量怎么樣呢?簡單地說Model S的質量問題就是一個災難。首先作為汽車最重要的驅動單元(drive unit,和內燃機不同,特斯拉有四個電動驅動單元)為數眾多的已售的Model S中有至少一個驅動單元需要被替換,有些用戶甚至已經換了好幾次驅動單元了。以下是一個特斯拉用戶網站的鏈接(http://www.teslarati.com/like-need-tesla-drive-unit-replacement/),里面有個用戶調查,結果顯示79.75%的被調查用戶更換過一個驅動單元。甚至還有人已經換過5次驅動單元了。類似的用戶抱怨在美國很有名的賣車網站Edmunds上也看得到。
圖為特斯拉驅動單元模塊
那除了驅動單元之外,是不是特斯拉就沒有別的質量問題呢?錯!其他質量問題也真是多的去了,比如太陽能頂棚,門把手(特斯拉的門把手非常的高科技,試駕過的小朋友們都了解,如果不知道的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甚至側窗的密封都是用戶們抱怨的焦點。美國的用戶甚至在特斯拉用戶論壇上搞出了條目繁多的收車質檢清單以便在收車的時候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把關(在一下的鏈接中可以下載長達7頁的pdf版本的收車質檢清單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threads/model-x-delivery-checklist.60648/)。你看這個清單還是分了三部,在第一部分基本類的第一條寫的是:“檢查這的確是你訂的車,信不信由你,就有人把錯的車給收了”。第四條,“看車漆的顏色對不對”。第七條,“輪子尺寸對不對”。哎呀,這個條目實在事太多了,這一片文章都講不完,如果有興趣自己下載下來看。我覺得值得一看。
特斯拉的車可以賣到6位數豪車價位,可是質檢沒有到對得起那價位的水平,要不怎么美國的用戶們怎么都變得跟德國人一樣較真呢。所以你下次還嫌棄國內組裝車的質量差強人意,那特斯拉的用戶都跟你急啊。說到這里你可能會問:既然特斯拉有這么多問題,怎么好像都沒有聽到媒體有報道啊?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舍得花十幾萬買車的人,家里肯定不止一輛車,而且另一輛車或者另外兩三輛車也都是好車。所以有輛車壞啦,沒什么大不了,就換另一輛開唄,然后壞的車拿去修就可以了。畢竟特斯拉的服務都是有求必應(在美國是on-demand),有問題打個電話就上門服務,連預約都不用做。
你要知道特斯拉現在的產量是5萬輛一年,質量就控制的這么糟糕。那如果產量擴張到了Elon展望的2020年(只有四年時間了)50萬一年的量,質量會落到何等田地!?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現在沒有被曝光的質量問題會在特斯拉進入大眾市場,特別是單車家庭,之后大幅度的浮現。所以如果你已經定了一輛3系車,趕快去定一輛質量經過時間考研的德系車備不時之需。
當然了,這些質量問題是基于一個很重要的假設,那就是特斯拉的財務狀況能不能保證他撐到3系大規模量產,也就是2020年。那答案呢,是個大大問號。其實特斯拉糟糕的財務狀況早就不是個秘密,他燒錢速度讓當時的風投是非常的頭疼,可是Elon有大夢想,大夢想要變成現實就得要舍得花錢。好不容易,風投們熬到了上市的一天,把特斯拉甩給資本市場,卷起錢來走人了。除了風投套利拿走的那部分錢,剩下留給特斯拉自己的早就被花光了。所以在2014年2月份的時候特斯拉發行了價值2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來給他的3系車的開發和巨大電池廠的建設融資。承銷商是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可轉債券是一種債券的衍生品,他可以以事先協定的比率轉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說白了就是用公司股票作抵押品的債券,因為有抵押品,那利率就會比無抵押資產的債券要低。這是上市公司比較偏愛的融資方式,因為這種債券沒有傳統債務在公司資本架構中的位置這么靠前,同時股權稀釋的問題又被延后了。
發型可轉債券的時間是2014年,那2015年末的時候還剩多少呢?只剩下10億(至多12億)美元了。2015年的年報顯示,特斯拉一年燒掉了10億美元,大部分的錢砸在了Model X的開發和生產的問題上。如果按照這個燒錢的速度,特斯拉是沒有辦法撐到2018年3系車投放市場。所以,這次匆忙開放還未開發完成的3系車的預定券其中的一個目的是給公司運營提供現金流。到筆者提筆時為止,特斯拉已經接受了20萬用戶的預定,每人1000美元的預定金可以給特斯拉提供2億美金運營經費,大概夠特斯拉燒兩到三個月。可這些錢還是遠遠不夠的啊,難道特斯拉的野心就是消費者那些預定的錢?其實特斯拉真正的意圖是在16年搞一次更大規模的債券融資。粗粗的算一下,這次債券融資的規模要達到40億美元才能夠填上公司運營和到期存量債券本息的支付。
如果他們要用可轉債融資,那年初的股價是沒有辦法支撐像樣的發券規模的,于是他們又找到了上次發行可轉債的合作伙伴摩根史坦利,要求他們再次坐莊拉升股票,為發行可轉債做準備。要知道上一次發債的時候就是摩根幫他們坐莊把股票從幾十塊錢拉到了200美元以上。到了去年年中的時候,特斯拉的中期年報爆出來的燒錢的問題把他們給嚇壞了。于是出貨特斯拉,不敢再繼續坐莊。沒了莊家托盤,特斯拉這樣大的盤怎么是散戶托得住的,于是股票一路滑到了140美元附近。Elon一看情況不妙,股價低了,再融資就困難了。于是就邀請摩根的人給出招。那摩根就跟他說,要托股價可以,但你得有題材給我們炒作,否則我們不可能拿自己的錢來給你當活雷鋒。Elon Musk一聽,說沒問題啊,炒作,本人最擅長的就是炒作,試問天下炒作忽悠本事誰能和我相提并論。一拍胸脯說交給我了。于是就有了各位看到的愚人節前一天的沒(最終)產品的產品發布會。
特斯拉model3發布會現場氣氛火爆,盡管產品遙遙無期
話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我,難道除了這可轉債以為就沒有別的融資辦法了嗎?當然了,所有能用辦法他們都會想辦法去用。別的辦法比如增發股權,可是這樣Elon的控制權可能就要丟掉了。如果是發普通債呢?這個問題特斯拉也在考慮。根據標準普爾對特斯拉2014年的評級報告,特斯拉的信用是B-垃圾等級信用。引述標普的原話“債臺高筑,產品線狹窄,規模小,有限的中長線市場需求和有限處理運營風險的能力……”。標普還列出了4個財務指標作為繼續降低特斯拉信用等級的標準。
如果不出奇跡的話,到2017年特斯拉就可以“完全達標”并觸發標普對他信用評級的降級。新的評級將很有可能是CCC+或者是CCC。什么意思,希臘國債的信用等級就是CCC+。如果用那個信用等級直接在債券市場融資,那利率就是10%以上了。所以如果特斯拉要融資就得趕緊的了,2016年要盡可能多的融錢,一刻都不能等了。
就算特斯拉在16年借著這個3系車概念成功完成相當規模的融資,之后幾年還有好幾個難關要過。除了非常糟糕的運營現金流之外,特斯拉的財務已經掉進了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之中。粗粗在算一下幾個大頭的現金流,18年要支付6.6億美元的可轉債的本金,之后是19年的9.2億美元的可轉債本金,外加支付今年新發債券的利息(假設4%的利息,4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那就是1.6億美元一年),特斯拉在3系的研發與生產上已經完全沒有犯錯和跳票的空間了。如果他的三系車不能在2021年之前產生巨大的正現金流,2021可能是特斯拉最后的一年了,那一年光是養債的成本就高達16億美元,本金加利息。
那現在到2021年還有5年時間,這期間有沒有可能出現奇跡呢?我覺得有可能,只不過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不管Elon Musk多么的神通廣大上天入地,他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汽車行業是一個高投入,低利潤的行業。你在汽車業中是不可能賺取像蘋果這樣的40%以上的毛利率。就算是經營非常成熟的高端汽車品牌如寶馬和保時捷的毛利率也只不過20%上下。整個車從頭到腳上萬個高科技高精密的零部件中,毛利率最高的就是選件。選件的毛利率可以到50%,寶馬選件的毛利率甚至連60%都不止。所以當3系上市的時候我敢跟你打賭選件肯定不便宜,而且估計很多基本的東西,比如空調溫控,都會是選件。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在文章的開頭說3系并不會像你想象那樣的便宜。
文章寫到這里,我對特斯拉經營財務狀況的分析就算是完成了。可是如果文章停在這里就讓人覺得整個文章的基調非常的消極。因為特斯拉是這么有創新能力的一家公司,而你就在那里咒他死。若是特斯拉真的如你所說那樣的死了對你有什么好處,你只是借人家的事逞了一個口舌之快,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在這里要講一點積極的東西,那就是我要在在特斯拉這個故事中給我們做人,做事,甚至創業找一點啟發,找一些我們可以借鑒的東西。那這是東西是什么。容我在這里賣一個關子。
其實每一個成功的人和企業,不光是創業成長性還是成熟穩健性的人和企業都應該具備三項能力三位一體的協作和融合。這三項能力就是:技術,企業家精神和管理。這技術很好理解就是一技之長,是一個人或者企業立生立命的根本。而且光有了技術還不夠,你還得熱愛這個技術,努力鉆研這個技術,在原來的基礎持續的做深做強這個技術,最后做到獨孤求敗以此技術獨步江湖無敵手。那光有技術是不是就夠了呢?當然不是,有了技術之后我們要有企業家精神去推廣這個技術并拓展技術應用的領域。可是這個企業家精神有個問題,那就是這個“企業家精神”其實是種精神病,因為他永不滿足 -- 沒有的東西他就一定要,有了的東西他就要更多。
他見到現存的體制和秩序就像打破它,見到不完美的東西就要改變他。他不知道什么叫珍惜,最喜歡的就是追求– 追求目標,追求理想,追求完美,追求美女…… 而且最要命的是這個企業家是個工作狂加野心家啊,你要是被企業家精神控制了,就跟著了魔一樣,在辦公室里是工作,下班路上也工作,茶不思飯不想就是要工作。工作完了之后還有更多的工作,還有更高的目標,還要撈更多的錢。結果眼睛被工作成了斗雞眼,腰椎間盤在錢包鼓起之前就已經突出了。工作呢,因為做了太多卻太散,目標定的太高達不到,結果變成一堆爛攤子。這個時候呢就需要請出還沒出場的最后一項能力,管理者,出場。管理者其實這是個尊稱,實際上呢,管理者就是收拾爛攤子的。“企業家”留下的各種爛攤子,什么財務啊,人事啊,計劃啊,營銷啊,管理者都得一并搞定。而恰恰管理者或者管理這個能力確實最不受重視的,為什么呢?因為管理者和企業家說的不是一種語言,企業家講的是情感,動不動就慷慨激昂,嗓門還特別大,滿嘴都是理想啊,革命啊,劃時代啊,創造歷史,掙很多鈔票之類的。管理者呢講的是理性,用的都是數字,還經常給企業將潑冷水– 說企業家這個野心超過實際了,那個空談理想主義了,那件事情你做的不夠專心等等。所以企業家在管理者和技術員之間明顯偏愛技術員,因為技術員在技術之外與世無爭,從來不會和他正面交鋒,不會說他不愛聽的話。技術員呢也喜歡企業家,因為他給技術員畫大餅,而人都是喜歡有希望的活著,哪怕是海市蜃樓一般的希望也好過沒有希望。
技術,管理和企業家精神。三者若失衡會是Tesla的噩夢嗎?
如果我把上面描述的場景套到特斯拉,我們看看有沒有相似的地方。首先,Elon Musk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這點毫無疑問。他非常的能給他的投資人,員工,和消費者畫大餅。所有被他劃過大餅的人都被忽悠到了,而且都動的都是“真情”。因為他給人畫的餅實在太大了,都是拯救地球,環保革命,劃時代技術,創造歷史這一級別的,普天之下找不到更大的餅了。比如小米就已經很能畫餅了對不對,他也只不過說革命你的手機界面,革命你的支付方式,革命你的廚房,相比特斯拉這樣的拯救地球,革命汽車行業的餅,這尺寸就小太多了。之所以他能畫這么大的餅也是因為他的確有技術,而且是已經做到獨步江湖獨孤求敗的技術,什么技術?大功率電動機和大功率蓄電放電技術。可是特斯拉的管理呢,從上面的分析就知道是一塌糊涂,而且一定是在收拾各種爛攤子中疲于奔命了。
那特斯拉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認為特斯拉的出路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Elon Musk必須得走人,特斯拉這個公司才能管的好。原因如下:1) 全世界所有人中在Elon Musk畫的那個大餅,那個美好藍圖中,陷得最深的人就是Elon Musk自己。有的時候他自己也知道他在玩火,而且公司的財務狀況他自己最清楚,就算沒有勝算他還是愿意賭一把,因為他的自信心和個人主義已經膨脹到無法回頭了 -- 哪怕這個公司被我玩掉了,哪又怎么樣,我再創個公司我繼續搞。2) 如果Elon Musk在沒有人能管得動這家公司,因為所有的決定最終都是他一個人拍板,而他又是極端的技術完美主義,不在細節上體現它領先的技術決不罷休,典型的例子就是Model X的鷗翼門(那個門是像翅膀一樣向上折疊開啟的,而且能夠根據室內高度自動調節開啟的動作),Model X的大幅延期就是拜這個門所賜。如果把研發和延期的成本攤在每一輛車上,一個門就可以低一輛保時捷911。3)喬布斯在第一次執掌蘋果的時候自信心就有點膨脹的跟Elon Musk今天這個樣子。結果業績一塌糊涂,董事會要求他辭職。在喬布斯第二次執掌蘋果的時候就很不一樣了,就開始像一個職業經理人一樣在經營一下公司,而不是在“玩”。所以特斯拉也可以仿效蘋果,把Elon Musk趕出公司讓他自己冷靜一下想想清楚理理頭緒,其實更能幫助他最終成就一番事業。【責任編輯/Mr·De】
來源:狂風繞指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