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深度觀察】視頻APP和互聯網電視盒子被廣電總局清剿,只是因為動了互聯網電視牌照方奶酪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近日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下發了立即關停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函,并要求關閉互聯網盒子和視頻客戶端。

    廣電總局點名批評華數TV的互聯網盒子“天貓魔盒”和百視通的“小紅互聯網電視機頂盒”載有愛奇藝、搜狐視頻、優酷等視頻APP以及電視貓、泰捷視頻、兔子視頻等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指責他們為政治有害、淫穢色情和低俗不良節目及侵權盜版節目大量進入電視機及提供技術支持和通道,嚴重違反相關政策。

    上述函件點名要求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華數和百視通進行整頓,立刻關閉其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視頻APP及視頻聚合軟件、互聯網瀏覽器軟件下載通道,并對已經下載的軟件立刻技術處理。

    誠然,廣電總局此舉對互聯網電視視頻內容有一定的凈化意義,但是因為內容的問題而大刀闊斧的對用戶的視頻內容獲取通道(視頻APP、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進行截留,多少有些用力過猛的嫌疑。

    表面上看,該次動作是國家一系列“凈網行動”之中的一個舉措。背后則是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及相關產品的監管趨緊的信號,在過去IPTV、三網融合的多次政策博弈中,廣電總局始終將電視內容集成與運營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而這次廣電總局再次出手,原因就在于視頻網站APP等對廣電總局正規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們的利益造成了威脅。

    其實廣電總局這種基于對自身利益而采取措施的舉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互聯網電視牌照誕生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廣電總局一出手,互聯網電視終端廠商開始交費

    互聯網電視最早是由彩電制造商推動的。在2009年3月眾多彩電廠商集體推出互聯網電視這一全新產品后,TCL、創維等廠商選擇的合作對象是擁有高速下載技術的迅雷、PPS以及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從傳統意義上來講,硬件制造商是通過整機產品銷售來獲得利潤,而現在的硬件可以搭載更多內容,通過更多的渠道來盈利。

    但是,隨著彩電廠商的視頻內容對通過有線網傳輸的電視節目造成了巨大的擠壓和沖擊,廣電總局使出了“先叫停再發牌”的殺手锏。2009年8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要求,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隨后,廣電就先后發布了兩批互聯網電視牌照。第一批發給了: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浙江電視臺和杭州廣播電視臺合資公司華數。第二批發給了:南方傳媒(優朋普樂為其提供運營支撐)、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IBN)以及中央人民電臺。

    按廣電的要求是:電信企業和終端廠商都不具有合法提供電視節目內容的資質,電信只有提供業務和提供寬帶的資質,電視機廠商,終端廠商只有生產和銷售資質,所以必須由廣電企業來提供節目內容和行使播控權,從而從源頭上保證內容的可管可控。

    有彩電廠商人士稱,廣電顯然是希望彩電廠商與廣電系的內容提供商合作,這樣既方便廣電監控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又可以使廣電內容商開辟全新的渠道。

    按華數內部人士的說法,此前除了有線網絡傳輸收入和寬帶業務費用外,還有30%左右的收入來自于互動點播等增值服務,而這次互聯網電視牌照的發放,意味著華數又進入了全新的業務領域。

    在廣電總局的態度明確后,互聯網電視廠商分別與獲得牌照的廠商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包括TCL多媒體與杭州華數,海信電器與上海文廣,清華同方與CNTV,顯然彩電廠商希望與廣電系內容商合作來搶占先機,但合作的前提是必須要抱互聯網電視拍照方的“大腿”,即上交一定的費用獲得相應的視頻內容和服務。

    但是現在來看,僅從終端廠商收取費用越來越不能滿足廣電的盈利需求。

    廣電總局二出手:視頻網站客廳戰略就此擱淺

    廣電總局這次的禁令雖然表面上是對視頻APP、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聯合打擊,但歸到根上,打擊的是視頻網站。而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互聯網電視拍照商還不清晰的盈利模式。

    在整個產業鏈中,鑒于管制政策,牌照商居于核心地位。具體到整個價值鏈條,用戶購買終端廠商產品以及購買ISP服務構成了整個互聯網電視產業價值鏈的基礎。

    然而目前,互聯網電視產業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建立,整個產業鏈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牌照廠商向電視機、互聯網機頂盒終端廠商收取的平臺植入費,而面向企業客戶的廣告收費以及平臺化下的其它業務與應用收費都沒有建立起來。

    現有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鏈是牌照商和家電廠商兩頭大的一種局面,這樣的組合擁有內容和渠道的優勢,但缺少對用戶的有效控制和收費的便捷通道,從而導致在商業模式上的欠缺,難以形成一個可持續的服務性收益。

    而另一方面,視頻網站海量內容選擇對互聯網電視拍照商內容造成的市場擠壓。

    視頻網站一直是互聯網電視的直接競爭者和合作者。今年以來,視頻網站對互聯網電視領域的爭奪戰則逐步升溫。樂視網、PPTV、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先后宣布進軍互聯網電視行業,爭相與互聯網電視牌照方及終端電視廠商合作,以此圈占地盤。與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廣電系公司不同的是,視頻網站作為市場化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企業,主要依靠搶占市場和吸引用戶來獲得自身發展的一席之地,所以前期燒錢攢用戶的瘋狂模式再次啟動。

    對于7家廣電系統內的互聯網電視牌照方來說,廣電原來是按照“事業”模式來布局的,現在要進入“企業”模式,又要面臨新生“企業”模式的競爭。而開拓最前沿消費者市場的能力一直以來是廣電的弱項。

    一方面是視頻網站通過提供免費內容的視頻APP搶占市場,另一方面是廣電系通過給用戶提供付費內容來搞盈利,對于一直習慣免費的中國用戶而言,選擇誰,不言而喻。但也正是因為視頻網站如電視終端廠商一樣,動了廣電系的奶酪,所以廣電總局才下了“封殺令”。這種模式跟對待互聯網電視終端廠商的操作手法極其相似。

    按通信專家侯自強的話就是:“我們看到的是產業鏈各方縱橫交錯的彼此合作下,其實卻是借勢壓人的利益博弈。”

    可以想象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廣電總局再頒發一個拍照,來確定視頻網站接入互聯網電視的游戲規則,比如,“視頻網站等互聯網視頻內容服務商也只能申請成為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將視頻內容集成到7家牌照商的集成播控平臺上才能提供服務。”但是視頻網站們買不買賬又是另一回事兒。

    廣電總局固步自封只能讓互聯網電視死路一條

    廣電總局一系列政策的最后,我們看到的結果是,買了互聯網電視的用戶只能通過互聯網電視牌照方的盒子看到他們自身提供的內容,而這些內容部分還是要收費的。

    而且根據廣電總局的政策,目前階段,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在功能上以支持視頻點播和圖文信息服務為主,暫不開放廣播電視節目直播類服務的技術接口。這相對傳統有線電視、電腦終端來說,內容上并無多大的優勢。

    此外,從用戶層面來看,由于用戶在近10年間對于PC和電視機的使用習慣已經養成,且依賴度較高。而互聯網電視提供的視頻內容與網絡視頻內容具有高重合度,且愿意付費的用戶占整體用戶比例較低。而且由于PC的普及,人們在大顯示屏的電腦上也可以看到相關的內容,所以用戶對互聯網電視的訴求并不十分強烈。

    廣電總局的政策,雖然是不愿放權和保護廣電系的核心利益,但是忘記了最終選擇的還是用戶,得不到好的產品和內容體驗,用戶的離開是必然選擇,壟斷造成的傲慢和不思進取,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善的。這種“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還是盡快解決的好。

    6月26日,在2014年北京國際電視技術研討會上,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介紹,廣電總局組織廣播科學院和一些研發單位共同研發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VOS1.0日前已經發布。

    由此,廣電總局關于立即關停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的通知已如同司馬昭之心,想拿再掩飾是無濟于事了。

    最后用網友的一個建議來做下收尾:建議終端廠商生產只能看新聞聯播不能換臺的電視機,然后轉行生產不能看電視節目的大顯示器吧!【責任編輯/馮敏】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深度觀察】視頻APP和互聯網電視盒子被廣電總局清剿,只是因為動了互聯網電視牌照方奶酪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