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空調、手機并不是格力的全部,董明珠還在這5個行業下注

    【IT時代網編者按】昨夜今晨的大新聞,無疑是格力擬收購珠海銀隆,這是格力的一次跨界,還跨得有點遠——我們都習慣了“好空調 格力造”的廣告詞,但其實,空調早已不是格力的全部,甚至連電動汽車和鬧得滿城風雨的格力手機都不是。那么,除了上述兩者,身為“空調女王”的董明珠還跨界布局了哪些智能領域呢?

    對于相對“低調”的中國家電業來說,董明珠和她的格力算是一個“另類”。

    從三年前與雷軍的10億賭約到去年的此時在中山大學首次高調“秀”手機,這位被業內稱之為“董大姐”的大姐大式人物不斷地在日益擁擠的科技圈爭奪著話語權,并奮力抵御著來自互聯網公司的“侵略”。

    昨夜今晨的大新聞,無疑是格力擬收購珠海銀隆,一家與格力同在珠海的新能源公司,業務涵蓋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電動車驅動系統總成、驅動電機、電動節能空調、充電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目前在珠海本地、河北武安及石家莊有三座生產基地,去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訂單7000輛,純電動客車年銷量全國排行第7。

    根據公告顯示,交易將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進行。盡管格力尚未披露具體交易金額,但若按照銀隆今年2月進行的第二次融資估值50億元計算,格力此次與銀隆的合作也預計將達十億級別。

    顯然,這是格力的一次跨界,還跨得有點遠——我們都習慣了“好空調 格力造”的廣告詞,但其實,空調早已不是格力的全部,甚至連電動汽車和鬧得滿城風雨的格力手機都不是。那么,除了上述兩者,身為“空調女王”的董明珠還跨界布局了哪些智能領域呢?

    工業機器人

    格力的機器人戰略始于2012年,包括相繼成立了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技術研究院、自動化設備制造部等部門,開始了自動化設備的自主研發和制造。

    去年,格力將原來的智能裝備制造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立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并提出要將工業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作為未來的兩大研究領域來規劃布局。而其投資50億元建立的首個智能裝備產業園也在同年落戶武漢,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

    2015年8月,在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格力攜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高調亮相。董明珠也在現場親自站臺,并與智能機器人對弈圍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格力已擁有相關研究人員200多人,累計投入近100億元。而對應的裝備產品則覆蓋注塑機械手、鈑金機械手、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物流倉儲設備、兩器管路設備總裝配套設備等10多個領域,近百種產品,銷售額6.2億元。

    精密模具

    較工業機器人更早,格力在精密模具方面的布局在2010年便開始了。

    目前,格力模具以珠海為核心,并在武漢、成都、杭州等布局模具智能制造基地,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產品開發、樣品3D打印、模具設計及生產、工裝夾具配套設計及制造等,覆蓋的行業領域包括:家電、馬達鐵芯、汽車、辦公用品、手機、光學器件、不銹鋼廚具和醫療器械等。截至2015年底,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總產值已超過9億元。

    根據格力模具制定的“3年行動方案”、“5年發展計劃”以及“10年戰略規劃”,其分別提出:到2018年產值120億元,加工自動化率85%;2020年年產值200億元,全流程實現自動化;2025年年產值500億元,創維全球一流的模具智能制造基地。

    高精尖制筆設備

    2015年11月,董明珠在參加2015中國中小企業全球發展論壇之際拜訪貝發集團中國制筆城,并與后者董事長邱智銘達成就高精尖制筆設備上的合作意向。

    據悉,雙方將組建專業團隊,在共同研發智能化柔性高端設備、材料工藝管理營銷等方面進行合作方面的調研。按照董明珠的計劃,其希望在一年之后將這類設備實現自主研發和國產化,并將成本降低一半。

    餐飲O2O

    2015年6月,格力宣布與樂棧聯手推出了首款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配送柜,目標為解決餐飲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根據官方介紹,智能配送柜可在社區、寫字樓、地鐵站、醫院、學校等角落布點,其也將形成一種類線下門店的新業態,但密度更大,并與消費者實現無縫對接。其中,格力提供設備解決線下存儲問題,線上環節則由樂棧解決。

    當時,董明珠向媒體透露,為研發配套的智能配送柜產品,格力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并實現了0℃-60℃的智能溫控、消毒殺菌等功能。同時,未來格力手機也會將樂棧內置進去,用戶可以在手機上下單,甚至提意見、提需求。

    航天、軍工等特殊行業

    有關格力拓展業務范疇的傳言還來自航天、軍工等特殊行業。根據媒體報道,格力與中航系的合作由來已久。

    近年來,格力加速了“軍民融合”步伐,不僅參與了多個航天項目的建設,還在去年與中航科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此外據最新消息披露,中航工業通飛董事長孟祥凱也在去年“悄悄”變成了格力的黨委書記。而在這之中,空氣環境控制系統是格力重點布局的領域。

    四面出擊背后

    “我從來都不寄希望于拿來主義,自主研發才是硬道理。”這句話幾乎可以概括董明珠所有公開言論的核心,格力也試圖將此樹立成為品牌形象的基石。

    無疑,這是一股“正能量”,格力也確確實實能拿出不少與之名副其實的產品。但在其高速擴展其版圖的背后,有一些市場的大勢我們也不能忽視——國內空調行業正在或者說依舊處于寒冬之中,而這正是格力的大本營。

    根據蘇寧與中怡康共同發布的《2016年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去年底,空調行業庫存總量已突破4000萬臺,這相當于國內空調一年銷售得總和。而根據格力已經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財報,其營收為815.23億元,同比下滑17.16%——相比之下,其業務更為多元化的對手美的則在同期實現了112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2%——由此,董明珠也提出了所謂“調整年”的概念。

    實際上,不論是汽車還是手機,亦或是工業機器人、精密模具,甚至是餐飲O2O和航天軍工,其都是格力尋找在空調之外新的增長極的一次次嘗試。而在這之中,前兩者和后兩者或許還在摸索,工業機器人和精密模具則算是已經開花結果。

    回到格力擬收購珠海銀隆本身,也許當下我們還無法判斷其是否會成為一筆成功的交易。但在國內的家電企業中,格力的確是步子邁得比較大的一家。【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智東西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空調、手機并不是格力的全部,董明珠還在這5個行業下注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