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美國東部時間2月11日10:30,來自Caltech,MIT和LIGO的科學家團隊宣布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一時間,傳言四起,這一發現是值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因為它給人們一種新的方式來研究我們的宇宙。
今天,被“引力波”的科普文章刷屏了...
然而,這畢竟是人類認知的又一大進步
美國東部時間2月11日10:30,來自Caltech,MIT和LIGO的科學家團隊宣布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
一時間,傳言四起,這一發現是值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因為它給人們一種新的方式來研究我們的宇宙。
什么是引力波?
摘選“果殼網”的科普片段:
根據愛因斯坦的描述,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時空發生扭曲,物體的質量越大,時空就扭曲得越厲害。
而按照廣義相對論的思路,我們熟悉的“引力”只是時空扭曲必然帶來的現象。
星體間相互吸引產生繞圈旋轉,周圍的時空就會這樣:
起伏,震顫,波浪……你可以用各種各樣的詞形容你在上圖看到的“時空擾動”。這種變化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用聽起來很厲害的說法講,就是“引力波”,換文藝點的說法講,就是“時空的漣漪”。
愛因斯坦對這些都只是猜想,而現在所得的這些事實令人震驚!
關于“引力波”的七大事實
1. 當然,第一條還是致敬愛因斯坦!引力波最早由愛因斯坦在100年前提出。我們的技術花了整整100年,終于追上了他的想法并且驗證了他的理論。
2. 科學家猜想兩個合并的黑洞在他們碰撞前的幾分鐘將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遠遠高于一顆恒星在幾十億年間釋放出的能量。
3. 引力波對時空織面有收縮和擴張的作用(時空擾動),但是只有很微小的量,所以探測它需要些“大家伙”。LIGO設備(如下圖)被設計出來探測這樣微小的扭曲,而這個扭曲大小比氫原子的寬度要小上100萬倍。
4. 當兩個黑洞即將碰撞的時候,引力波才第一次給了我們探測的機會。LIGO科學家從這樣的碰撞中探測到的信號釋放出的能量就是以引力波的形式。這個能量在同樣時間里比全宇宙所有的恒星加在一起釋放出的能量要高50多倍。
5. 但是,不是只有黑洞才會釋放引力波,而是任何兩個在軌道上的星體。這意味著,太陽和地球也在釋放引力波。但是,這些波比兩個合并的黑洞所產生的引力波所攜帶的能量要小上1000億倍,是我們現有技術無法探測到的。
6. 科學家還估計,在宇宙中每15分鐘,就有兩個黑洞在某處合并。所以,我們現在將可以探測到很多引力波。
7. 在我們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之前,我們沒有任何方式得知黑洞是否可以合并。所以,這個發現不僅僅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它還揭示了宇宙中我們之前從來不知道存在的一種新行為。
那么,引力波到底能告訴我們什么?
引力波的發現驗證了廣義相對論最后一個未被實驗直接檢測的預言,但引力波帶來的認知革命絕不止步于此。引力波為我們打開了除電磁輻射(光學、紅外、射電、X射線等)、粒子(中微子、宇宙線)之外,一個全新的窗口——我們從未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觀察宇宙。在引力波這個新窗口中,我們不再是以電磁場、物質粒子作為觀察宇宙的憑借——我們感受的,是時空本身的顫動!因為引力波是一個bling~bling~閃閃發亮的嶄新窗口,我們得以看到(或可能將會看到)很多以前極難觀測的天體和現象。
(引用自:知乎,作者:劉博洋,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64954/answer/85146122)
LIGO團隊在發布會上有這樣一句話令人感動:
“這就是科學,我們不挑容易的事做。”【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硅谷密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