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谷歌內部居然有這么多不為人知的神秘項目!

    【IT時代網編者按】想要全方位的了解Google,那么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本文對Google帝國也就是Alphabet帝國中所有處于進展中的項目進行了詳細地梳理,文章很長,干貨很多。如果你2015一整年都沒有關注過新聞,那么考慮一下把本文當做你今年的“Google介紹冊”吧。

    又到了半年一度的時候了:我們對 Google 的發展軌跡進行了追蹤。對于正在不斷擴張疆域的Google帝國,我們概括了所有(我們知道的)處于進展中的項目,推出半年一期的系列文章。

    雖然從現在開始,也許我們應該說是 “Alphabet帝國中所有處于進展中的項目”了。“Google”現在僅僅只是“Alphabet”——Google創始人們新成立的總公司——下屬公司之一。我們過去一直在追蹤的Google的項目,已經落地生根成為了Alphabet下屬的許多公司。不過放心吧,一切仍然盡在我們的追蹤之中。

    與往期相同,軌跡追蹤是對于過去的新聞發布、留言、以及一些猜測的一次大匯總。上一篇匯總表現很不錯——其中有Chromecast 2、Google On、Google Photos、YouTube Gaming、以及無數的Android功能。我們不能保證這里列出來的一切都會在2016年得到發布,但是這的確是一份對于我們所聽說的一切的進展列表。如果你2015一整年都沒有關注過新聞,那么考慮一下把本文當做你來年的“Google介紹冊”吧。

    注:至少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比如說:

    “我們那時候真的不知道,Google 的抗衰老研究公司 Calico 是第一批 Alphabet 的公司,Google 也找到了 Genentech 和蘋果的董事會主席 Art Levinson 加入。現在看起來,Calico 似乎是 Alphabet 的起源。”

    “關于Google自動駕駛部門最重要的消息來自于雅虎汽車頻道的報告,它聲稱福特與Google將公布成立合資公司,運營無人駕駛共享業務。然而福特CES新聞發布會上并沒有提到與Google的合作。是雅虎報告徹底出錯,還是這個合作并未被公布呢?”

    “Business Insider 談到了 Rubin 設立的集團目標是在 2020 年制造出一個消費級的機器人。但是還有很多報道:1、集團要做一個通用的個人助理;2、集團為富士康的工廠進行自動化,并且致力于給自己建立機器人操作系統;3、集團正在給開源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做出貢獻。究竟真相是什么?”

    文章很長,干貨很多。我們翻譯了全文和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前沿科技相關的部分。

    1、Alphabet 帝國

    2015年我們見證了Google從一個擁有眾多子項目的單一公司轉變成了Alphabet,一個Berkshire Hathaway式“擁有眾多公司的公司”。所以Alphabet旗下具體都有什么?隨著Alphabet成立提交的8-K文件中,將“搜索、廣告、地圖、應用、YouTube、Android、以及相關技術基礎設施”標為“Google”的業務。Calico、Nest、Google Fiber、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以及Google X都被注明成為了Alphabet旗下的獨立公司。

    然而,在這張列表以外還有無數的Google計劃,所以Alphabet旗下一定還有許多內容尚未公布。我們從新聞和網絡上的可靠來源中編輯出了這張示意圖,在Alphabet起初給出的列表上又增添了幾家公司:

    Verily是Google Life Sciences的新名字。它最近剛得到這個新名字以及一個酷炫的新網站。這個子公司正在致力于醫療方面的Baseline研究計劃、智能隱形眼鏡、以及能從注射入血管中的診斷用納米顆粒中讀取信息的腕表式計算機。Life Sciences不會與Alphabet旗下的另一個醫療公司Calico混淆——Calico只關心如何通過抗衰老研究來“治愈死亡”。

    Sidewalk實驗室,一個想要將異想天開的想法應用到城市生活中的公司,借鑒了Google Calico的模式起步。Google告訴華爾街日報,Sidewalk實驗室是一家隸屬于Alphabet的獨立公司。

    DeepMind,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據The Information報道,也是Alphabet旗下的公司。

    Google X的無人車(也是機器人的一種)部門最近有人被任命為CEO。它預計將會在2016年成為Alphabet旗下的一家公司,但現在它仍然是Google X的一個部分。

    Google Fiber不是Alphabet旗下最高一級的幾家公司之一。它是Alphabet的Access and Energy——Google 2014年建立的一個部門——下屬的子公司。Ruth Porat,Alphabet的CFO,在最近的收入報告中提到了這一點。Access and Energy也是Google OnHub路由器和Titan無人機的上級公司。

    我們也把ATAP添加到了“Google”的部分中,因為鑒于DARPA前主管Regina Dugan正在掌管這個組織,它看上去應該會成為一家隸屬于Alphabet的獨立公司。目前,Google最近向Mashable確認,它仍然是Google公司中“Google先進科技和產品”的一部分。

    Google最近宣布,它正在考慮將云業務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由Diane Greene,VMWar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領導的組織。這會是Google下屬的一個新部門,還是Alphabet下屬的一個新公司?它會得到一個名字嗎?我們對此毫無了解。由明星CEO帶領、開創一個新的部門,絕對看上去像是Calico、Sidewalk、Replicant、和Verily起步時候的模式,但是我們尚未從官方聽說任何關于名字或是其他東西的消息。

    作為Google的“夢工廠(moonshot factory)”,Google X運行的許多計劃看上去都可能在未來某一天躍升為Alphabet旗下的獨立公司。一位發言人告訴我們,這個公司負責了Wing計劃、Replicant(Google的機器人部門)、以及Google無人車,而一篇MIT科技評論上的文章指出,Loon計劃也仍在由Google X負責。Makani——Google的發電套件計劃——似乎也是Google X的一部分。

    Alphabet:重塑所有品牌?

    當“Alphabet”成立時,Google將許多貼著“Google”品牌的部門都獨立了出去。Google Capital、Google Fiber、以及Google X都正在用著“Google”這個商標,但卻不是新Google的部門——它們是Alphabet下屬的獨立公司。我們不確定,這次重組是不是意味著所有不再屬于Google的“Google”部門都將最終成為一個新品牌。

    Alphabet旗下公司紛紛去掉了Google的名字,我們對此并無確切的答案,但看上去趨勢的確是這樣。Google Ventures在最近的12月剛剛重塑了品牌,更換成了新設計的logo“GV”以及全新網站“gv.com”。每一個人都仍然把GV讀作“Google Ventures”,但是事實上現在“GV”就是全稱了——它不是一個縮寫。Google Life Sciences也去掉了“Google”——它現在是Verily Life Sciences。GV仍然暗含著Google的意味,而Verily則完全將自己與創造它的Google分離開了。

    其他部門也會跟從這種趨勢嗎?如果只有Google才被允許使用“Google”品牌,那么Alphabet的品牌命名可能就會清晰得多。這種變化也會讓Alphabet聽上去更像是一個真正的獨立實體,而不是一個“Google的詭計”——現在對它有許多這樣的評論。Google X可以改成“X實驗室”,就像有時候人們提到它時用的說法,但是我們對如何為其它的幾個部分重新命名沒有什么思路。在Google后面直接加上產品類型曾經是那么簡單、可預測、又便于商標注冊的方法。從“Verily”的出現開始,所有對于預測性的猜測都失去了蹤影。

    我們應該會在2月上旬Alphabet召開的收入報告上得到更多它內部組織架構的消息。

    2、虛擬現實

    Google 大舉進軍虛擬現實

    谷歌正向VR投入很多資源,這應該會得到比Cardboard更多的回報

    谷歌有一個超廉價的“Google Cardboard”計劃,算是一個VR平臺。只需要將你目前的智能手機放到一個有一對塑料鏡片的特殊形狀的紙板箱中,就足以讓你大概體驗到虛擬現實。然而,Cardboard計劃并不很“好”。在它的設計中,價格低廉高于一切,因而它的體驗低于平均標準,因而你并不會用很多時間嘗試。Oculus公司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曾被問到,Oculus Rift是否能與廉價的“Google Cardboard”項目競爭。 Luckey回答:“是的,因為Rift其實是不錯的。這有點像在問高檔的葡萄酒如何與渾水競爭。”

    然而,這種廉價沒有阻擋谷歌的投入。在2015年4月,它推出了“Works with Google Cardboard”計劃,該計劃讓第三方制造與谷歌紙板(Google Cardboard)兼容的觀看裝置,就像改版后的 View-Master一樣。在Play商店中,有針對“Cardboard”的VR部分,而且谷歌也在繼續為這個項目做開發推廣和內容合作。

    然而,“Cardboard”項目只是谷歌進軍虛擬現實的冰山一角。谷歌似乎在慢慢整合各個部分,以完成一個全面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它涵蓋了硬件和軟件,但我們不能確定這將需要怎樣的形式。我們所知道的是,有大量的資源被投入到某種虛擬現實項目中。

    第一是員工。谷歌中一些最好和最聰明的,在該公司的職位最高的人,已經離開自己的項目并加入VR團隊。谷歌搜索的首席設計師,Jon Wiley,停止了谷歌最大產品的研發,加入了VR團隊。Alex Faaborg,火狐,Google Now和Android Wear的前首席設計師,也放棄了谷歌一些最大的產品加入了VR團隊。像這樣的高級人士不會接受新工作,而僅僅致力于紙板的研究。

    華爾街日報給了我們一個窺探到他們可能會開發什么的機會。報道表示該公司正致力于“開發一個Android操作系統來驅動虛擬現實應用。”谷歌也在開發某種形式的3D音頻。最近,該公司收購了一家名為“Thrive Audio”的公司,該公司著力打造“超逼真聲場”的VR音頻。

    Google 處理器:智能手機VR的推薦硬件標配

    為了獲得足夠動力來運行這個神秘的VR項目,谷歌據說要深入到硬件,設計自己的系統級芯片(SoC)。來自The Information的報告稱,谷歌與元件供應商洽談來共同開發針對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芯片設計。該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谷歌一直在“尋找芯片的核心,進而確保芯片供應商可以提供足夠動力。”

    讓我們來猜測一下這代表著什么。今天任何智能手機系統芯片(SoC)將是主要面向2D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像Chrome瀏覽器流暢瀏覽或快速啟動應用程序。智能手機的SoC可以為游戲做一些3D處理,但這是一個次要功能。該芯片的電力設計,熱分配設計,還有模具空間要求都優先考慮CPU功率而非GPU功率,因為這些是你在瀏覽網頁和查看應用程序時需要用到的東西。

    智能手機芯片也主要是針對“短脈沖(burst)”。你加載應用程序或網頁時,你想要一切都很快,讓計算機加載任何你需要的東西,然后進入睡眠狀態,以節省電力。如果你運行3D游戲超過幾分鐘,你的SoC很快會過熱。它將“節流”—— 或故意減慢處理速度,以防崩潰。

    對于虛擬現實設備來說,你想對這樣的設計改變很多。從虛擬現實角度來看,一切都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并且一切必須要為你的左右眼渲染兩次。你基本上一直在運行大型3D游戲。你想要為GPU分配更多的功率,用高端CPU的花費做出的定制芯片可以很容易地做到這一點。既然你一直在做復雜的3D處理,你還想要設計一個有熱預算(thermal budget)的芯片,以使它能夠長時間以最高速度運行。一個為“短脈沖(burst)”而設計的普通智能手機系統芯片不能支持這些。

    VR需要特殊硬件組合,Oculus公司在公布Oculus Rift消費者版本時,概述了它需要的推薦硬件規格。該公司規定了CPU,GPU等參數。然而,Oculus公司在PC上這樣做有優勢,因為CPU,GPU和其它部件都是單獨的部件。客戶或PC OEM廠商可以通過看這個名單,很容易地組裝出相應的電腦。谷歌也需要制定出推薦的硬件規格,但因為它要做一個系統芯片,其中整個“電腦”是一個單一元件,所以它必須成為芯片設計商,如果它想要具體到CPU,GPU,和其它部件上的話。

    在涉及到VR芯片時,我們不認為谷歌真的需要做什么具有革命性的或專利性的事情。現成的ARM組件能夠滿足大部分要求。虛擬現實設備只是有與智能手機不同的系統要求,而且當前的SoC廠商只制造智能手機芯片。一旦VR成為主流,我們可以想象到,高通公司將提供一系列針對虛擬現實的SoC,但由于谷歌想在這里做一個開拓者,它現在必須做出自己的芯片。

    該報告還指出,谷歌希望在相機圖像處理器上做很大的改動,這有可能為增強現實設備提供動力。它顯然是在尋找什么東西,讓其能像“第三只眼”一樣“掃描環境,上傳圖像到谷歌云計算為基礎的系統中進行分析。”谷歌的服務器再作出回應并“給你提供情景”。報道還稱,谷歌還希望“增加對更多類型傳感器的支持,包括一種可以測量距離的傳感器。”

    實際上,谷歌自己似乎也在支持這一報道。公司在公開放出一個名為“多媒體芯片架構師”的職業招聘,該職業將“主導芯片開發”,開發范圍主要在“多媒體方面,包括圖像處理,視頻處理,穩定化等等”。招聘要求是“在SoC的圖像/視頻/播放流水線方面有相應經驗”,而最終目標是把芯片“產品化”。這聽起來很像The Information謠言報道中提到的圖像處理器。

    如果谷歌希望制造增強現實設備的話,定制的相機圖像處理器將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增強現實比VR困難許多,因為它基本上結合了所有的挑戰和虛擬現實的處理能力,然后將它覆蓋到你面前的環境中。這種“覆蓋”可以放置在視頻輸入的頂部,還可以放置到透明顯示器上,但無論哪種方式,如果能做的很好,那就意味著可以用3D設備跟蹤現實世界,將數據輸送給 GPU,并將其與計算機產生的元素相結合。這要完成一次就已經很難,但所有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很多次(視頻最低要求24FPS;Oculus Rift運行在90 FPS),才能讓虛擬物體看起來像是真的存在于3D世界中。

    旨在照相或偶爾拍攝視頻的智能手機圖像處理器還不能勝任這個任務。正像在我們上述VR例子一樣,這要求了將一個被設計只用于“短脈沖(burst)”的智能手機組件被調制到24/7。目前,谷歌公司正致力于Tango項目,這是一個充滿傳感器的,支持在手機屏幕上實現增強現實的平板電腦。在該裝置中,計算機視覺是由一家名為“Movidius”公司開發的協處理器完成的。谷歌VR的SoC可能需要得到Movidius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許可,才能將它整合到SoC上。

    蘋果公司為iPhone和iPad制造自己的芯片已經有一段時間,因此它硬件和軟件的協調將其放到明顯優于Android的位置上。蘋果是第一個推出64位設備的公司,并且硬件和軟件的組合是讓蘋果在移動照相設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很長時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Android的硬件和軟件來自不同的廠商,Android上任何新硬件功能就會面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軟件的支持是因為沒有硬件,而沒有硬件支持也是因為沒有軟件。通過設計自己的芯片,谷歌解決了VR部分的這個問題。

    軟件方面的努力也很有可能是谷歌部署的一部分,但谷歌想要設計自己的SoC的行為表明了,谷歌可能在硬件設計上會有大動作。然而,我們仍然不知道我們會看到什么。這是一個獨立的頭戴式設備,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但需要放到像Cardboard和Gear VR這樣頭戴式設備的智能機,還是一個更專業的智能機大小的設備,如Tango項目,這后來又會成為頭戴式設備項目?

    紙板項目(Cardboard)感覺不想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紙板項目是一個品質較差的虛擬現實體驗,并且它看起來似乎會阻擋谷歌真正的目的。谷歌甚至不會做非常基本的,價格低廉的改進,如一個頭帶。現在,在使用紙板五分鐘后,你就不想用它,因為你厭倦了一直將它舉在你的臉前。我們認為,它旨在將紙板項目作為VR“口味測驗”,并不會讓它演變成更正式的項目。紙板項目感覺就像一個開發工具包,或有趣的促銷品,而非其他。我們認為谷歌的真正VR設備以后會到來。

    3、Google 無人車

    谷歌自動駕駛正在尋找合作者

    我們聽說Google X的自動駕駛項目已經有些年份,但是直到有討論說它要推出商用產品后,該部門才真正火熱起來。關于Google自動駕駛部門最重要的消息來自于雅虎汽車頻道的報告,它聲稱福特與Google將公布成立合資公司,運營無人駕駛共享業務。然而,福特CES新聞發布會上并沒有提到與Google的合作。是雅虎報告徹底出錯,還是這個合作并未被公布呢?

    人們廣泛認為Google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布激發了整個產業對自動駕駛的興趣,但如何商業化向來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傳統汽車制造商畏懼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例如一輛由計算機駕駛的汽車撞死或者撞傷某人。雅虎報告聲稱福特與Google找到了解決方法,那就是成立一個“法律上獨立”于福特外的合資公司,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法律問題的庇護。報告還將這份約定描述為“非排它的”。商業上,福特需要應用Google的無人駕駛技術來生產汽車,但Google卻可以自由的與其它汽車生產商達成類似協議。

    當然,這個協議從未如報告中描述的那樣發布出來,所以我們無法確定其中哪些部分會真正實現。不過,它倒是蠻符合Google曾經宣稱的那樣——Google不會自己生產汽車,而是會尋找合作者。Google當前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就是由公司內部設計,并交給Roush(勞斯汽車)生產的,而且由于這種交通工具生產的目的就是自動駕駛,因此它們去掉了方向盤和踏板(盡管臨時控制系統在測試中受法律要求依然是必要的)。

    報告稱合資公司將是一門駕駛共享的生意,這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生意來說會是一個好的開始——駕駛共享意味著Google不必真正銷售這些汽車給某位消費者。Google汽車布滿了傳感器和計算機,這使得它價格昂貴——第一臺自動駕駛汽車上采用的Velodyne的LIDAR系統就花費7萬美元。Google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深入研究其傳感器硬件,并盡可能設計出自己的系統。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工作招聘的職位就是“激光機械工程師,并且要求申請者能夠“提升LIDAR系統的機械設計”、“與外部供應商與內部生產團隊合作從設計推進到生產”。招聘信息還要求申請人能夠“向外部供應商全面的詳述和證明自己的設計”。

    這對于我們來說聽上去像是,Google正在打算設計一個LIDAR系統,交由其他公司來制造。這樣的舉動是有意義的,因為Google現在的確沒有可以依賴的“零件箱(parts bin)”來制造它自己的汽車。現在并沒有無人車的商品,因此零件廠商做的東西并不是Google需要的。創造一種全新的品類時,你必須親手來做一切的事情。

    三星可能會提供一些幫助。。它最近宣布啟動了一個“汽車零件(automotive components)”部門,致力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和自動駕駛。這對于三星來說聽上去應該是一件大事,因為這個部門將成為公司里的第四個部門。目前,三星下屬部門還包括一個移動(智能手機)部門,一個制造顯示屏、系統級芯片(SoC)、以及閃存的配件部門,和一個制造電視、電器、以及所以其他你能在Best Buy上買到的商品的電子消費產品部門。

    三星的進入事實上對于無人車來說是一個讓人十分興奮的好消息。就我們對于這家公司消費者級產品的觀察來看,三星在零件生產方面堪稱舉足輕重。有更多零件制造商進行研發工作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降低零件成本的方式,而說到電子產品零件,三星是巨頭之一。

    Google也在繼續致力于軟件方面。Google的無人車已經行駛了130萬公里,沒有發生過肇事,不過被人追尾過許多次。Google告訴華爾街日報,它正在專注于讓車輛行使得更“像人類”,而不是像周圍滿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類司機而滿心恐懼的小機器人。Google教無人車“偷工減料”,以此來獲得更流暢舒適的行駛路徑。在某些場景中,無人車的程序也被編寫得更加的靈活——如果一輛車擋住了它的路,它現在會評估前方道路情況,如果路況良好的話就會超車,就像人類會做的那樣。

    這個Google X下屬的部門現在有了“CEO”——一位前福特執行官——并且預計將會在2016年的某個時間轉變成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目前,Google打算在2020年實現無人車商業化。乍看之下似乎Google屆時就需要推出一臺能用的無人車了,僅僅4年之后就是2020年。

    Android Auto:車內操作系統

    Google最近有了一個車內交互系統,Android Auto,但是這并不是一個操作系統。它是一個在你的智能手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它打開的交互界面可以傳送到汽車的顯示屏上。一切都是在你的手機上發生的,而它讓汽車的顯示屏可以作為擴展屏和觸摸屏來使用。汽車的信息和娛樂系統仍然在它自己的操作系統上運行著,這恰恰就是Google想要替代的東西。Google希望汽車制造商能夠在車輛中預先搭載Android系統。

    現在,汽車的信息和娛樂系統仍然不是非常完善。就像隨著向智能手機過渡、一家硬件公司(一開始是手機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現在是汽車制造商)會發現消費者期望它出售的是“智能”設備一樣——Google希望向這些制造商供應軟件。現在的汽車可以搭載Linux、Blackberry的QNX、或是Windows,有時也會是Android。然而,我們在車輛中見到的“Android”都是Android開源平臺的分支(AOSP-fork),并不是由Google親自研發的,并且經常是過時的版本。我們說的是2016年的汽車搭載著Android 2.3和4.0——這兩款都是2011年發布的Android操作系統。

    有無數的證據都指向了一件事:就像智能手機領域一樣,Google想要進入汽車軟件市場,向硬件制造商提供軟件。路透社在2014年5月曾報道了Google正在研發車載信息娛樂操作系統,將會以“Android M”的名字發布。一年半過去了,我們聽說了Android M作為Android 6.0 Marshmallow(棉花糖)系統的簡稱,但是沒有聽說過任何與汽車相關的情況。

    看上去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擱淺了,不過仍然有一些活躍的跡象。Google在它發布的Android兼容性定義文檔(CDD)中,詳細說明了設備制造商們可以制造出與Android“兼容”、能夠接入Google Play市場的硬件。這份文檔在Android可以運行的硬件部分羅列了手機、平板電腦、電視、以及手表,和預期的沒什么兩樣…但是汽車也名列其中!這并不是指Android Auto,因為——再次強調一遍——Android Auto不是操作系統。CDD文件提到“車載Android指的是將Android作為操作系統運行部分或整個系統以及(或)信息和娛樂功能的汽車主單元(head unit)”

    由于CDD中的承諾的全部重點是獲得進入Google Play市場和獲取其他Google應用程序的許可,這意味著在有可能未來會有人賣出已經安裝了Google Play中應用程序的汽車。我們尚未看到任何汽車制造商真的在做這件事,不過聽上去似乎Google正在為此進行努力。

    汽車中的信息和娛樂系統感覺上與智能手機走在同一條發展的道路上,除了比智能手機落后差不多7年——現在正處于“移動窗口(Windows Mobile)”階段。智能手機市場中,iPhone殺入市場,一時重挫其他品牌。當Android推出一兩年以后,硬件廠商蜂擁而至,因為它是唯一能與iOS匹敵的操作系統。然而,在汽車行業中,不存在像手機行業的iPhone這樣風光一時無兩的競爭者來逼迫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制造商不斷進步。所有的現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都有一些讓人心塞的地方,而汽車制造商們似乎覺得這已經夠好了。如果Google建立了車載Android,它可能會比現有的系統都更好,但是是否會有汽車制造商愿意使用車載Android,放棄對于車載系統的完全掌控?

    4、機器人與無人機

    機器人部門陷入困境

    Andy Rubin 是 Android 的創始人,2013 年離開了 Google Android 事業部。后來人們才知道,他在 Google X 內部創立了機器人事業部,并在 6 個月時間內收購了 8 家機器人相關的公司,包括 DARPA 挑戰賽的冠軍 Schaft 和 Boston Dynamics 等重量級團隊,他們是美國軍方四足機器人的創造者。在一次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Rubin 把這個部門成為是 10 年計劃的登月項目。但大約一年之后,他離開了 Google。

    我們認為任何部門都會在這種情況下收到影響。一份來自 Business Insider 的報道宣稱知道各種細節,盡管它非常可信的描繪了一個群龍無首的大公司故事,自從他們的領導人離開后從來沒有聚合成一個團隊。報告也說,Replicant 收購了十多家公司,但是他們并沒有多少共同點,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國家做著沒多少相關的項目。結果呢是很多人通過并購加入了 Google 的機器人事業部,感覺到困惑和失望。

    Business Insider 談到了 Rubin 設立的集團目標是在 2020 年制造出一個消費級的機器人。我們之前也聽過很多報道,集團要做一個通用的個人助理。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提到了,集團為富士康的工廠進行自動化,并且致力于給自己建立機器人操作系統。彭博社的報告則說,集團正在給開源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做出貢獻。這些事情是否與 Rubin 的離開相關,仍然是一個猜測。

    Wing 計劃:無人機送貨

    除了在每個人頭頂上穿越來去的網絡,Google/Alphabet也希望能在未來某一天通過“Wing計劃”來快遞商品,這是一個正在開發階段的無人機送貨計劃。

    其中一個原型,就無人機而言,相當獨特。它有四個引擎,但是它不是四軸飛行器。與此相反,是一個“尾坐式(tail sitter)”的設計——它是一架有翼的無人機,可以在垂直起飛、著陸、盤旋時用垂直方向的引擎,而在更快速、距離更長的飛行中切換到水平方向。在執行送貨任務時,無人機自動會轉換成垂直方向,并且在空中盤旋,通過伸縮繩來向地面發放包裹。

    更新:另一個模型最近在一個視頻中被曝光,但視頻非常模糊,所以很難辯認出它到底是什么。看上去有一個固定的翅膀位于兩根長桿的頂端,在桿的尾部似乎有四個垂直螺旋槳,而機翼下另外還有兩個水平方向的螺旋槳。由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推進器,這款模型不用擔心水平飛行模式和垂直飛行模式的切換,但是制造和維護方面看起來將會更加復雜。

    Google啟動無人機送貨項目有一些怪異,因為它并沒有太多需要快遞出去的產品。也許,如果Google的”Wing計劃”真的實現了,它將可以授權其他公司使用這項服務。你可以將亞馬遜算作一個潛在客戶,盡管這家公司自己已經有了運作中的無人機項目。

    “Wing計劃”是Google X下屬的一個項目,但是這個項目比谷歌其他異想天開的計劃要更現實一點——David Vos,Wing計劃的領導者,在11月宣布,“我們的目標是,在2017年將商業服務提上日程、盡快運作起來”。

    5、Google 超級實驗室

    DeepMind:Google 人工智能實驗室

    DeepMind是一家谷歌在2014年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今天該小組是字母表(Alphabet)公司的一部分。該小組負責機器學習技術,而且它看起來似乎是在谷歌中做自己的事情。 DeepMind最近發表的成果是它教電腦如何像很多孩子一樣學著如何做事情——通過玩游戲。

    DeepMind建了一個神經網絡,并在Breakout游戲上測試。除了屏幕上的像素和分數以外,沒有其他輸入,程序能弄清楚如何以最佳方式按下控制器上的按鈕,進而使得它比任何人類玩家更厲害。

    建立一個程序專門破解Breakout游戲不會是開創性的研究,但DeepMind的程序是“通用”人工智能程序——它沒有像編寫IBM的深藍下棋或編寫Watson玩Jeopardy那樣專門編程來破解Breakout。這是一個從底層設計上就是“靈活的,通用的,和有自適應的”,它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游戲規則和控制。同樣的算法可以在其他31種游戲中打敗最好的人類玩家,并且該小組希望下一步在如Quake 這樣的3D游戲和其他更多復雜任務中測試,如機器人控制模擬器。

    ATAP:持續踐行瘋狂的想法

    ATAP是谷歌內部的高級技術和項目小組。它是由Regina Dugan(DARPA前任主管)領導的研究機構。該小組遵循DARPA首創的嚴格的研究計劃——它雇用了一些外界專家并給他們兩年時間來進行一些有意義的研究。兩年后,該項目或者被關閉,或者從ATAP中剝離出來,讓人們在有限時間而產生的緊迫感中做研究。

    ATAP有時很難控制。該小組傾向于解決很多雄心勃勃的硬件項目,這會產生大量炒作,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少見到該小組研究出的任何類型的商業產品。唯一在該小組成熟并實際做到消費者發布版的是一個名為“Spotlight Stories”的智能手機app,它采用影院品質的影片拍攝手法,讓人用手機攝像頭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氣息。

    ATAP很少給出其項目的發布日期,并且當它實際上給出截止日期時,它往往也會錯過。這是一個混亂的部門,但我們認為這是ATAP的重點。

    6、Google Glass 回來了

    說到 Nest,Google Glass 還是在 Nest 創始人 Tony Fadell 的領導下。Google Glass 已經從 Google X 畢業了,并且根據 Google 財報電話的信息,調整了它們的戰略。有多個報道說,這個項目現在以 Project Aura 的代號進行著。

    新版 Google Glass 最近出現在 FCC 數據庫中,呈現出一些設計上的改進,如更大的棱鏡,用照相機記錄燈光,以及可折疊的鉸鏈(Folding Hinge)。根據 9to5Google 以及其他媒體的報道,這是企業版的 Google Glass,它會低調的出售給企業,而不是向普通消費者出售。根據報道,它的組建更換為 Intel Atom 處理器,而且擁有外部的電池包連接。它運行最少的軟件,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自己的軟件。

    我們的直覺是,Project Aura 是最新的消費者版本設備,這仍然在開發中,而且和 FCC 文件中披露的設備相分離。意大利眼鏡制造商 Luxottica 已經和 Google Glass 合作開發,而 Luxottica 的首席執行官的評論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Luxottica CEO 告訴股東們說:“在 Google,他們再三考慮如何說明第三代版本,你們現在看到的是第一代版本,而我們現在正在一起致力于第二代版本的開發工作。”

    第一代版本 Google Glass 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第二代版本是面向企業的,第三代版本會是 Project Aura,評論說 Google 再三考慮如何解釋集團在 2015 年做的重置(Reset)。

    The Information 的報告中還提到,Google 正在考慮面向運動用戶做沒有屏幕的替代版本。我們可以想象,這看起來有點像摩托羅拉的 Hint,一個你可以與之交談的藍牙耳機。報告還提到 Project Aura 會在 2016 年發布。

    7、互聯網訪問計劃

    在美國,Google Fiber的建設,從一個城市拓展到另一個城市,速度仍然非常緩慢。但是作為一款已經發布的產品,它本身并沒有太多秘密。Google喜歡同時從多個角度解決問題,對于互聯網訪問問題,它有大量針對于此的計劃在同時進行著。所有這一切看起來都像是為了向沒有網絡的區域帶去互聯網,并且它們都恰巧是航空解決方案。

    Space X 發射衛星建立衛星網絡

    互聯網訪問計劃中,我們已經有了熱氣球(Loon計劃)、 無人機(Titan計劃),而下一個是衛星!The Information近日報道,谷歌準備投資Elon Musk的Space X項目,以此來支持建立一支在低軌道上傳送互聯網信號的衛星隊伍的計劃。Space X的計劃就是讓數百個衛星在距離地球僅僅750英里高度的軌道上運行(傳統的衛星運行軌道能夠達到22000英里),發送低成本的網絡信號。相對于傳統的衛星網絡而言,較低軌道的衛星網絡更有利于降低延遲。

    這個傳言很快就從傳言變成了事實。報道過后不久,Space X就關閉了和Google的融資輪。Space X的公告稱:這一輪的融資,Google和Fidelity(另一個新的投資者)總共將獲得不到10%的公司股份。雖然GV(之前的Google Ventures)和Google Capital經常向各種公司進行投資,但這對于Google公司來說實屬罕見。

    Google原來打算通過收購O3b Networks來達到和這個差不多的目標,但是在其中的重要員工離職以后,Google投資了SpaceX作為后備方案。

    8、Google 物聯網生態系統

    Google 發布了智能家居系統:一個叫做 Google OnHub 的 Wi-Fi 路由器。盡管 OnHub 已經發布了而且還標價 200 沒有,但他仍然籠罩在神秘之中。在設備的底部,它寫著這個設備是為 Google On 服務的,但是我們卻不清楚 Google On 是什么東西。除了 Wi-Fi 之外,OnHub 也擁有藍牙和 802.15.4 無線電的功能,但 Google 同樣沒有告訴人們,這些功能都是為什么準備的。

    OnHub 的網站地址是:https://on.google.com/hub/,它的應用名字叫做 Google On。這個品牌意味著 OnHub 是 Google On 系列產品的第一個,我們認為這是 Google 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的名稱,但 Google 沒有真正確認過。

    Google 有一大堆“物聯網”的項目正在進行。例如 Brillo,一個基于 Android 的操作系統,為嵌入式設備服務。這是一個輕量級的操作系統,可以在你所有的物聯網設備中:門鎖、燈泡、傳感器、以及其他你希望變得聰明的物品。這個操作系統支持 ARM、x86和MIPS硬件,它可以適合 128 MB 的存儲和 32 MB 的 RAM。Brillo 現在有一個網站在運行,并且最終會采取開放代碼的形式。現在你必須通過請求邀請碼來使用。

    Brillo 是一個 OS 操作系統,而 Weave 是 Google 的通信平臺。Weave 包括了設備設置,手機、設備和云之間的通信,用戶在移動端和網絡端的交互。它的目標是讓所有的設備和其他設備進行通信,即便來自不同的制造商。Weave 可以運行在 WiFi、藍牙或者其他網絡設備中,它可以運行在互聯網的線纜中。這和 Brillo 有些類似,有一個公共的網絡,但大部分重要的東西,都會隱藏在背后的專網系統中。

    Thread 是 Google 低功耗的互聯網協議,它會和 Zigbee 和 Z-Wave 競爭。所有這些低功耗物聯網協議都是在解決相同的問題:Wi-Fi 和藍牙都太快了,同時對于這些電池驅動的設備來說,也過于耗電了。使用低功耗的物聯網協議,以及電池門鎖功能,可以在幾個 AA 電池下持續幾個月。

    Thread 使用 IEEE 802.15.4 無線通信協議,它是 Google Onhub 的休眠天線(dormant antennas)。Zigbee 也是運行在 802.15.4,但它有與此相關的特權使用費。Thread 除了增加 Google 的規模外,并沒有額外的費用。它也不像 ZigBee,Thread 網絡的線程是基于 IPv6 的,這能夠讓每一個設備的 IP 能夠尋址,而且能夠正確的跳轉到互聯網上。Thread 真的要干掉 Zigbee,Google 說一個小的軟件升級,就能夠把 Zigbee 設備轉變成 Thread 設備。

    Thread 起源于 Nest Labs,但是現在作為 Thread Group 的產品,一個非盈利組織,董事會成員包括 Nest、Silicon Labs、NXP、ARM 和 Yale Residential Lock。三星和高通也被列為贊助商。

    盡管有著很多品牌和代號,但是你可以初步把 Google 物聯網協議理解為:Thread 是一個物理線程(Physical Wire),能夠連接各種設備(它是無線的,但你應該能理解這個想法);Weave 是他們對線程說的語言,Brillo 是里面運行的操作系統。

    9、Google 黑科技

    Tango:三維計算機視覺智能手機,今夏上市

    Tango計劃是開發有電腦視覺傳感器的一系列手機和平板。這讓設備可以做3D室內地圖,深度測量、增強現實和其他任何開發商能想出的功能。讓設備確定它在某個環境下的位置和方向,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一系列傳感器促成了設備的“6個自由度”——3個用于設備定位的坐標系和3個動作坐標系。2015年,該項目過了ATAP的兩年期限,被剝離成為谷歌的一部分。

    Tango項目在2014年公布了一個開發者工具包,谷歌表示已經賣出超過3000個。在2014年Google I/O網絡大會上,谷歌和LG宣布在2015年會公布一款商業產品,但是這從未發生。在2015年,因特爾和高通展示了Tango項目原型,但最大的新聞還是在2016年CES大會上,谷歌和聯想宣布第一款商業Tango設備會在今夏上市。

    聯想和谷歌表示,這個設備有“6點幾”英寸,造價低于500美元,但是并沒有展示實體設備、設計或者其他具體信息。公司展示了一些示例,如積木和虛擬寵物這樣的增強現實游戲。最有意思的例子是Low公司的家庭規劃app,它基本上將你的房子變為模擬人生游戲,讓用戶在真實的房子中移動虛擬家具。

    Nest 的神秘語音產品

    Nest 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一員了。它有一個Nest 學習溫控器(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一個叫做 Nest Protect 的煙霧探測器,一個叫做 Nest Cam 的云端網絡攝像頭。現在看來 Nest 準備擴展產品,做家庭語音產品。

    2005 年中期,公司發布招聘 Nest Audio 的主管,職位描述是這個人將會領導 Nest 的語音團隊,并負責為 Nest 的產品設計語音路線圖。

    我們很容易能夠描繪出像 Sonos 一樣的智能音箱,但是除了以上描述之外,我們真的不知道 Nest 正在致力于開發什么。

    Calico:死亡依然不可被治愈

    我們那時候真的不知道,Google 的抗衰老研究公司 Calico 是第一批 Alphabet 的公司。現在看起來,Calico 似乎是 Alphabet 的起源。找一個重要的人來運行新的事業部(Google 找到了 Genentech 和蘋果的董事會主席 Art Levinson),給他們一大筆錢,讓他們組建一個團隊,然后做一些很酷的玩意。Calico 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在 Google 內部追求治療死亡的解決方案。一旦 Alphabet 正式形成,這個公司就會變成集團化運作。

    Calico 現在還沒有找到“治愈死亡”的方法,但是公司網站分享了公司正在做什么。它可以主要歸結為和其他公司的合作:Ancestry DNA、Buck Institute、QB3、Broad Institute、AbbVie 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一起研究衰老的原因,以及和年齡有關的疾病。

    Verily:Google 生命科學新面孔

    Verily 是 Google 生命科學事業部的新名字,它在獨立之后放棄了 Google 的前綴,變成了 Alphabet 集團下的公司。除了新名字和漂亮的新網站外,該集團還運營著我們去年報道的相同產品。

    集團正在和一家領先的醫藥公司 Novartis 合作,開發葡萄糖監測的智能隱形眼鏡項目。基準研究是去衡量一個健康的人,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一旦你對“健康”擁有基本的想法,研究小組系統能通過持續對血液傳播的納米粒子進行監控,及早發現問題所在。Liftware 是一個為手顫抖的人提供穩定就餐的餐具,已經開始出售了。

    集團的招聘顯然是順利的,Nature 的文章毫不費力就列出了一個清單,那些生物醫學的超級明星離開了學術機構,來到了 Google 總部。離職前往科技公司顯然擁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更多的資金,更好的技術,把東西做成的考核機制而非擔心論文的發表。

    在新的業務方面,公司已經和 Johnson and Johnson 合作建立自己的子公司:Verb Surgical,運營著機器人外科醫生的業務。這并不像聽起來那么瘋狂,因為機器人醫生已經在手術中使用過一段時間了。緊湊型的機器臂設計,可以把手臂和照相機嵌入到病人中進行微創手術,而不是給病人開刀,才能讓醫生的手可以直接操作。

    新聞稿也指出,團隊已經在機器人平臺上取得了有意義的進展,可以在許多外科手術上得到應用。企業的目標是成為外科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平臺。

    Soli計劃: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雷達感知手部動作技術

    Soli計劃用雷達讓設備讀取短距離的手勢動作。雷達高頻率地探測微小的動作,該小組正致力于一個“流水線”,讓雷達的輸入轉變為可讀取的手勢動作。像這樣的技術在可穿戴設備中是很有用的,在這樣的設備中微小的屏幕無法支持你自由地滑動手指。想像一下,在智能手表上方舉手,摩擦你的拇指和食指來滾動屏幕,接著輕叩手指來選擇某物。

    在2015年Google I/O 網絡大會上,谷歌在大型開發硬件上展示了Soli,它看起來似乎運作良好。該公司在2015年承諾會有API和開發工具包,但現在我們可以告訴大家,它被推遲了。項目Soli網站只是說,它仍然“計劃推出一個開發工具包”,你可以注冊電子郵件來更新通知。

    一款短信App:再見 Google Hangouts?

    即時短信一直是谷歌的一個痛點。這個公司生產了大量短信和即時通訊app: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Google Voice,Google Hangouts等等安卓SMS(短信服務)客戶端。沒有一款像iMessenger、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微信那樣受人歡迎。其他公司正投資數十億美元到即時通訊中,但谷歌卻一直沒像我們認為的那樣嚴肅對待即時通訊(IM)。

    最近華爾街日報的一份報告稱,谷歌通過開發一款“新的,更聰明的消息應用程序”來嘗試打開市場。該報告稱,谷歌“計劃將聊天機器人整合到”客戶端,這將支持人們在短信應用中提出問題,然后,這些聊天機器人將“搜索網絡和其他來源來找尋回答該問題的信息。”

    該項目正由谷歌公司通訊產品部門副總裁Nick Fox領導開發。Fox目前負責Hangouts、項目Fi、和谷歌的WebRTC。10月份的一個報道指出,Fox以重金嘗試買下一家名為“200 Labs”的公司,該公司為即時通訊app“Telegram”做了一個聊天機器人評級服務。該公司拒絕加盟谷歌,但谷歌顯然仍在開發了類似的服務。

    華爾街日報稱呼這個app為“新”即時通訊服務,這暗示著Google Hangouts會被淘汰,我們將有另一個Google Talk,作為Google Hangouts類型app的轉變。該報告還說,目前時間安排是“不確定”的,但考慮到谷歌在幾個月前還只是希望通過收購公司或雇人來完成該項目,我們猜測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像Hangouts一樣,我們預計大多數Android用戶會通過應用程序更新來得到這個功能。

    Timeful: 為你安排日程

    有時,谷歌會悄悄地收購一家公司,我們懷疑這樣的公司有多少。其他時候,它收購一家公司,會寫了一篇完整的博文來詳細說明其未來計劃!谷歌在收購Timeful公司時選擇了后者,Timeful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日程管理app制造商。用戶告訴Timeful他們希望每周鍛煉三次,系統“根據對你的時間安排和優先級來安排它”。

    Timeful用了一個日歷app的形式,所以整合到谷歌日歷(Google Calendar)中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公告中,谷歌表示,它對“Timeful技術所有可以用于整合到產品(Inbox,Calendar等等)中的方式”感到很興奮。期待這些產品在未來的自動安排功能。

    紡織物變身觸摸屏

    Jacquard 計劃的目標是用細金屬線將觸摸屏編織成“任何一種紡織物”。這個想法是“交互性地”將其編織進任何服裝中。Jacquard 團隊著重于可擴展性技術,例如用現有的工業紡織機

    確保整個工作過程的正常運作。

    一旦在你夾克袖子上有了一個觸摸屏—然后可以做什么?Jacquard不關注那個;那是要開發商想出針對這種觸摸屏的一些實際應用。它通常會與一個電話配對,但是如果你要舉著電話,為什么不觸摸它呢?想讓觸摸屏有任何用處,你將會在某些地方需要一個顯示器。它可能是一個有趣的Google眼鏡配飾嗎?

    在2015年的Google I/O網絡大會報告中,ATAP宣布和Levis(一個生產牛仔褲的公司)合作將紡織物觸摸屏的概念引入市場。然而,正像許多ATAP的產品一樣,這款產品沒有公布發布日期。它有一個網站,你可以通過郵件注冊來獲取更多信息。

    10、2016敬請期待

    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發生在Alphabet里的所有事情了。這家公司(還有這個系列的文章)隨著時間流逝看上去正在變得越來越龐大。不過,我們將會一直努力了解它的所有信息,而2016年一定會是帶來許多新消息的一年,讓這份列表在明年變得更龐大。

    下一次Google新聞大量披露應該會是在2016 Google I/O年度軟件開發者大會上,這個大會的時間應該是年中左右。敬請期待!【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新智元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谷歌內部居然有這么多不為人知的神秘項目!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