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漲跌停、T+1,熔斷機制,其本意都是保護散戶利益,扼制投機炒作。然而并沒有什么用,股市依舊動蕩。通過限制交易來扼制投機,其實并不利于散戶。機構有能力制造股價劇動,引發市場情緒,散戶的羊群效則幫助他們觸發停止交易。反制的力量被扼制住,機構得以當天從容脫身。這三大機制看似保護散戶利益,其實害人不淺,應當盡早地廢除。
A股新年第一周就兩次熔斷,市場嘲笑了這個新制度:證監會引進熔斷機制,本意是安撫市場情緒,想不到卻加劇恐慌。第一次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證監會想讓交易者沏杯咖啡,舒緩一下情緒,搶籌者趁低殺入,拉高股價——想不到市場反應卻是奪門奔逃。1月4日從暫停交易到收市只花了16分鐘,1月7日只花1分鐘。想象那個踩踏擁堵的畫面吧。
股市是分散參與者集合競價的市場,充斥著大量群體非理性??謶峙c貪婪的情緒到處傳染。中國這樣散戶規模龐大的市場,絕大多數散戶都在狂熱中買,恐慌中賣,行動具有高度一致性。好比一艘顛簸的船上,人群中喊了一句“往左邊跑”,所有人都往左邊跑,再喊一句“往右邊跑”,所有人再往右邊跑,能不危險嗎?
為什么熔斷機制加劇市場恐慌呢?
假設一下,當滬深指數跌幅達到3%——這是很常見的跌幅,一點壞消息或大股東解禁潮都會導致——部分投資者擔心當天繼續下跌,選擇賣出。當下跌趨勢形成,就引發更多人擔憂。稍微再下跌一些,觸及5%熔斷,市場恐慌的情緒就更明顯了。很多人擔心二次熔斷,無法賣出,干脆選擇拋售??只怕娱_,留給市場另一方的時間就很少。他們準備搶籌扭轉,交易已經停止。第二天市場是釋放下跌趨勢,還是由多頭占據主動,甚至引向上漲熔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國股市的T+1制度放大了這種現象。如果實行T+0,同一支股票當天可以兩次交易,上午拋售之后獲取資金,它就變成下午漲回的潛在動力——很多交易者一時拋售股票,并不代表不看好。如果兩次交易能賺取利差,又能持有股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短賣短買這時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無論專業交易者還是散戶,關注的股票和持有資金總是有限,拋售又重新買回的意愿其實很普遍。
華爾街有句股諺:當市場恐慌,真正的危險其實已經過去。緩解危險的機制會隨著恐慌醞釀。熔斷機制和T+1相配合,扼制了市場的理性力量,促使交易者行動一致化。
熔斷機制的本意是提供時間讓市場冷靜,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和監管部門發布信息,引導股價走向平和。從最近兩次熔斷看,這個目標已經失敗。如果市場恐慌來源于具體事件,解釋澄清也許能平息風波。當波動來自于莫名的情緒,稍有風吹草動就引發踩踏,誰敢站出來多說呢?熔斷機制本身就在制造恐慌,對于平息恐慌卻難有作為。
很多人說,中國市場已經有個股漲跌停制度,沒必要指數熔斷。從原理上說,漲跌停和熔斷并沒有什么區別。一支股票按照行情原本該下跌30%,持有者兩三個跌停賣不出,只能加壓拋售,這放大了市場恐慌。同樣道理,一支重大利好的股票無法一次上漲到位,每次開盤就漲停,必然引起關注。賣方惜售,買方搶籌,股價節節上升,引來投機者炒作。
非理性情緒下,人們無法就股票真實價值做買賣,而是玩擊鼓傳花的游戲。誰都知道股價虛高,又不相信自己是最后一棒,不如博運氣去追。如果沒有漲停板,追捧最多促成曇花一現,泡沫很快就會戳破,絕不會出現暴風影音那樣39個漲停板的瘋狂追逐。
漲跌停、T+1,熔斷機制,其本意都是保護散戶利益,扼制投機炒作。然而并沒有什么用,關于交易員的歡樂段子滿天飛,股市依舊動蕩。通過限制交易來扼制投機,其實并不利于散戶。機構有能力制造股價劇動,引發市場情緒,散戶的羊群效則幫助他們觸發停止交易。反制的力量被扼制住,機構得以當天從容脫身。當第二天交易開始,機構掌握的信息和反應速度都不是散戶所能比擬。這三大機制看似保護散戶利益,其實害人不淺,應當盡早地廢除。【責任編輯/荊玉珍】
來源:人文經濟學會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