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越來越多的工商業(yè)運作,從影視,農業(yè)到國防事業(yè),開始依靠軟件,并且拓展到了線上服務。那些突破傳統(tǒng)行業(yè)模式禁錮的贏家多數都是硅谷式的技術性創(chuàng)業(yè)公司。
軟件正在吞噬世界。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這句話最初來自于風險投資家,原網景創(chuàng)始人Marc Andreessen, 2011年八月在華爾街日報上發(fā)表的文章. 產業(yè)被吞噬,意味著被邊緣化,利潤微薄,生存艱難.
讓我們先看看2015年科技界那些軟件和硬件公司.
(1)
2015 年最后一天,美國股市市值前六名的公司依次是:蘋果,谷歌,微軟,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松梨谑凸竞蛠嗰R遜. 它們的市值在三千億美元到六千億美元之間.
這里面的蘋果,谷歌,微軟和亞馬遜,本質上都是軟件公司。有的人會說蘋果是賣硬件的,但蘋果的iTunes,iCloud,AppStore的軟件生態(tài)系統(tǒng)才是其掌控用戶的核心所在。
曾被譏諷為"一個書店晚上業(yè)余做IT", 亞馬遜現在成了"一個IT公司順便也賣書".
(2)
和軟件公司的獨占鰲頭相比,上市公司中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硬件公司只有三家:
英特爾,市值一千六百億美元,員工十萬.
思科,市值一千三百億美元,員工七萬.
三星,市值一千六百億美元,員工三十二萬.
而作為軟件公司的谷歌,市值五千多億美元,超過上面三家硬件公司的總和,但其六萬員工數,還不到上面三家公司員工數的八分之一.
成立于二戰(zhàn)前的惠普,靠硬件起家,主營業(yè)務是電腦和打印機等硬件,營收一度是硅谷的龍頭老大,有近三十萬員工。但市值只有兩百億美元左右,不到一年前的三分之一.
電腦硬盤行業(yè),九十年代的十年內,單位面積存儲量增加了1000倍,但是價格卻下降70%.九十年代末期,三大硬盤公司投入六十五億美元用于研發(fā),但大家累計虧損八億美元。硬盤公司Western Digital 老總 Roger Johnson 稱硬盤領域是“為時最長的工業(yè)界的慈善事業(yè)”.
為什么會有這種巨大的差別?軟件公司為什么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獨占鰲頭?
(3)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軟件公司的興起,正是來自于硬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和硬件技術的標準化,模塊化.
如果硬件公司不能通過硬件來推廣自己的軟件標準,自己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硬件成本下降的最根本動力,來自于芯片業(yè)的摩爾定律: 單位成本的芯片,其運算速度每兩年翻一番。摩爾定律自1965年以來,五十年發(fā)展趨勢從未被中斷。
類似的技術進步速度,也體現在內存容量,互聯網帶寬的發(fā)展上。
2000年,Andreessen 在運營第一個云服務公司 Loudcloud 的時候,企業(yè)客戶運營一個基本的互聯網應用的成本是十五萬美元一個月. 到2011年,同樣的應用在亞馬遜的云服務上一個月只需1500美元。有分析師統(tǒng)計,亞馬遜云服務的價格過去六年下調了四十多次,以每單位Giga RAM 成本計價,每年價格下調平均超過15%.
本世紀初,通過寬帶接觸互聯網的人口全球只有大約五千萬, 2014年這個數字估計超過二十三億,到2020年預計全球通過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將突破五十億.
當初創(chuàng)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幅下降,幾個人開發(fā)的產品可能迅速通過移動互聯網接觸到幾十億潛在客戶時,原先制約經濟發(fā)展的硬件瓶頸已經不是主要矛盾,創(chuàng)造核心價值的來自于全新的軟件應用.
Andreessen在他的文章中舉例,美國的實體書店Borders 2001年把它的網上業(yè)務轉賣給亞馬遜,當時的主要邏輯是網上賣書的收入太少,不重要。十年之后, Borders 宣布破產,兩百多個實體書店被迫關門。而亞馬遜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店,大部分書籍可以通過它的 Kindle 軟件瞬間傳播到讀者的手機上。
在美國最大的錄像實體店曾經是Blockbuster,但它已經于2010年宣布破產。今天美國最大的錄像店 Netflix (奈飛),本質上是個軟件公司.
谷歌,作為軟件公司,本質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它的崛起,加速了傳統(tǒng)紙媒的衰落。
Uber作為一個軟件公司,極大打擊了傳統(tǒng)出租車業(yè)。
Airbnb作為一個軟件公司,已經對傳統(tǒng)旅館業(yè)務形成強勁威脅。
這就是軟件吞噬世界的序幕,但好戲其實剛剛開始。
(4)
硬件工程師的一個典型詰問是:沒有硬件,你的軟件怎么運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的回答是:沒有張屠戶,不吃混毛豬。硬件技術外置接口的標準化,模塊化,使得其替代選擇增多。再加上摩爾定律因素的影響,其價格不斷下降。
皮雖重要,但是如果毛有很多皮可以選擇替代,皮的價值就沒有那么高了。
雖然做硬件的很辛苦,技術含量甚至有時比應用軟件高,但是并不等價于其在價值鏈上的地位高。在新產品開發(fā)初期,硬件往往是技術的瓶頸,價值最高,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軟件移到價值鏈的頂端,是必然的事情。
軟件吞噬世界的王川三段論是:
第一,軟件吞噬硬件。
第二,應用層的軟件,吞噬模塊化,標準化的底層軟件。
第三,也是最精彩的,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世界,將吞噬物理世界,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新價值,這里面的無限可能,將遠遠超越簡單的軟件和硬件之爭。
沒有深刻意識到這個趨勢的發(fā)展,還死守著”實物就是財富”的價值觀的人們,下面幾十年可能面臨巨大的文化震驚?!矩熑尉庉?于德浩】
來源:investguru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