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號稱“下一個億萬市場”的企業級服務,留給創業者的空間有多少?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這年頭,2C端已經被人玩的花樣百出了,而2B市場也開始被資本所看好,隨著國內巨頭和資本的關注,企業級服務市場不僅僅是在2015年爆發,在2016乃至未來都將飛快增長。這個領域雖然BAT和國外巨頭已經開始關注和布局,但因為剛剛起步,創業者的機會還將非常大。


    2015年,企業級服務市場火了。 

    根據IT桔子追蹤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企業級服務領域的創業公司有259家,其中在本年獲投的有56家,占比22%。而根據經緯中國的數據,2014年中國ToB領域營收過億元級別的創業公司只有一家,但2015年已經超過了10家。

    而除了創業公司不斷涌入,巨頭也開始發力——阿里旗下軟件釘釘開始獨立為釘釘事業部,并且將投入 5 億元品牌宣傳費;騰訊微信旗下的企業號也在逐漸升溫,12 月初第一次正式公布了其定位與戰略。

    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在一次分享會上表示,“其實2B的火爆背后,是時事所趨,也是縝密的投資邏輯醞釀的共同作用。”有意思的是,七牛云儲存總裁呂桂華在接受《財經天下》的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之前幾年,投資界的重心似乎都在消費業務上,比如倒閉率超過90%的團購,最近的O2O。但現在,投資者開始明白,相比似乎造富運動劇烈的消費業務,其實企業級服務是一個更加穩妥的選擇。”

    誠然,投資者和創業者們都信心滿滿,相信自己正站在下一個風口上。

    那么,國內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到底發展如何呢?之于創業者還有多少市場空間呢?今天,我將從企業級服務市場中的IaaS、PaaS、SaaS三個細分領域切入,分析企業級服務市場還有多少創業機會?

    IaaS:巨頭進入,創業空間幾乎沒有

    IaaS,大致意思是,幾年前如果你想在辦公室或者公司的網站上運行一些企業應用,你需要去買服務器,或者別的高昂的硬件來控制本地應用,讓你的業務運行起來。但是現在有IaaS,你可以將硬件外包到別的地方去。IaaS公司會提供場外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硬件,你可以租用。節省了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公司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些硬件來運行其應用。

    相對而言,中國用戶更愿意采用IaaS云計算,可能與中國用戶喜歡硬件采購的傳統習慣有關——硬件及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中國企業級用戶IT投資的重點領域。而在最終用戶的云端遷移戰略中,采用IaaS服務將成為很多大型企業部署云計算的第一步。所以,最近這兩年,IaaS市場突飛猛進,特別是在2015年,IaaS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據了解,在云計算戰略層面,Google、微軟、亞馬遜、甲骨文等世界級IT大佬早已經出發,這些深耕云計算并具有多年實戰經驗的國際云服務商巨頭,通過與國內企業的合作——SAP與中國電信合作,甲骨文與騰訊合作,IBM和微軟與世紀互聯合作,在這幾年逐漸開始向中國用戶提供IaaS云計算服務,成為中國IaaS云計算市場的一大陣營。

    這些國際品牌的云服務商的最大優勢就是進入市場早,產品成熟,品牌影響力大,市場規模大。Google等大佬之所以能夠在云計算方面有所建樹,其中最關鍵一點,就在于它們抓住了云計算的戰略核心——規模經濟。

    除了國際大牌IaaS云計算服務商,傳統ICT廠商轉型的云服務商也數量巨大,基本上可以歸為兩類:一類是華為等為主的國內企業,不僅提供端到端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而且投資IaaS云計算,作為運營商參與市場競爭;二是以惠普為主的國外企業,專門提供云計算解決方案,但是不提供云計算運營服務。這類企業,因為其在PC、移動設備平臺、圖形工作站、云存儲、辦公打印等方方面面的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能夠為云時代的各種應用和服務提供無縫接入,滿足不同行業的多元化需求,形成完整的產品線,非常具有競爭力。

    最后,就是在中國市場上新興的一起創業型IaaS云服務商了,包括青云、UCloud、華云、象云等,雖然它們在不同特定領域內生長較快。但IDC分析認為,新興的服務商缺乏基礎資源積累,在互聯網行業和創業客戶中易獲得成功,但在追求架構平穩過渡、產品定制化、資源規模或有特殊規定要求的政府和傳統產業,將對其提出挑戰。所以,IaaS領域還是巨頭PK的地方,對于創業者而言,機會將非常之少。 

    PaaS:BAT搶灘,壟斷之外還有藍海

    所謂的PaaS,某些時候也叫做中間件。你公司所有的開發都可以通過PaaS進行,節省了時間和資源。PaaS公司在網上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服務器和操作系統。這節省了你在硬件上的費用,也讓分散的工作室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容易。網頁應用管理,應用設計,應用虛擬主機,存儲,安全以及應用開發協作工具等。

    PaaS層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務正在健全和完善,其作用正在被接受和認識,潛力也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互聯網巨頭正在逐漸深入PaaS市場成為主要服務商。并且,IM云服務等互聯網通訊服務作為PaaS層的典型代表,其發展勢頭日漸火熱起來。

    羅超曾經盤點了BAT在PaaS領域的布局,他將開發者云分為基礎、能力、資源、程序四個部分:1)基礎云:指部署網站、應用所需的基礎設施:計算、網絡和存儲,以及與之相關的負載均衡(SLB)、CDN(內容分發)。2)能力云:是指利用自身的技術、產品、運維等方面的優勢提供的一些能力,幫助開發者快速、低成本開發,或者解決開發者遇到的一些瓶頸。3)資源云:是指將自己的用戶、流量和數據這類資源價值以云的方式,通過API和工具提供。4)程序云:指提供開源軟件或開發者工具包供開發者使用,幫助開發者快速、低成本構建網站及應用。


    由上圖可知,在國內的云計算領域,BAT三家已經入侵頗深。特別是百度云和阿里云耕耘較早,云服務已經體系化——不同類型的云服務均充分布局。而騰訊云雖然2013年才正式開放,但隨著微信企業號的崛起,也在不斷壯大。

    不過,雖然BAT的布局很深,但由于PaaS非常廣泛,很多領域是BAT所觸及不到或者暫時沒有壟斷的,給了一些垂直細分領域有較深資源積累的企業了一些機會。

    例如,除了已經火爆了的SaaS前端的企業溝通服務,處于PaaS后端的企業通訊云服務也處于爆發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的企業更加強調多渠道接入,強調社交性、融合通訊,比起傳統的企業通訊有了更多要求。舉個例子,一家專注提供互聯通訊服務的容聯云通訊,在今年獲得了B輪1500萬美元融資。而它的業務則很明確,核心為企業提供通話、語音、短信/流量、IM云服務、呼叫中心等能力集,提供細分和整體的通訊解決方案。

    據了解,作為PaaS領域的比較早的創業者,容聯云通訊目前有2萬+企業付費客戶和20萬+的開發者,已將滴滴打車、餓了么、釘釘、春雨醫生等眾多互聯網企業的不同類型的通訊服務拿下。

    顯然,在BAT已經搶灘的PaaS領域,創業者的機會并不是沒有,而是看你能不能抓住BAT所觸及不到的領域。

    SaaS:一片藍海,值得創業者一搏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簡稱。簡單來說,就是用戶不用再購買軟件,而是租用基于互聯網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且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服務提供商會全權管理和維護軟件,軟件廠商在向客戶提供互聯網應用的同時,也提供軟件的離線操作和本地數據存儲,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購的軟件和服務。

    SaaS是采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它消除了企業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需要,另外還可以獲得相關的增值服務。

    毫無疑問,SaaS是目前企業級服務市場最火的一個領域。

    據《易觀智庫》最新報告數據顯示,在具體市場規模方面,2014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7.5億元人民幣,在廠商的大力推動下,增長率更是達到72.2%。預計2015-2016年在企業高效運營管理需求推動、移動互聯網應用條件等多方因素推動下,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至2016年年初,預計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將達到199.3億元人民幣,增長率雖略有下滑,但仍將達到69.7%。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我將企業級SaaS服務分為管理型SaaS服務和工具型SaaS服務,前者主要用于解決企業中某些具體的業務流程問題,包括在線ERP、在線CRN、在線進銷存、在線客服、在線OA、在線HR、在線財務等。而后者主要服務于企業中某種具體工作環節,不涉及業務流程,包括在線殺毒、網絡郵箱、網絡教育、在線存儲等。

    目前,國內市場上大大小小的企業級SaaS有上百款,雖然阿里釘釘、微信企業號在企業溝通工具領域形成了較大的領先優勢。但是,對比toC市場的發展規模,釘釘和微信企業號還遠遠沒有壟斷市場,而也正是因為這點,以移動銷售管理為核心的產品紛享銷客可以12個月內完成1.6億美元的B、C、D三輪融資,試運營不到4個月的IMO班聊,就能獲得金沙江創投等知名風投的1.4億元融資,以云客服、呼叫中心為核心的容聯七陌在年中獲得容聯云通訊1千萬投資也引燃客服領域的投資熱潮。

    究其原因,牛奎光的一段話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我們對比美國來看,美國的2B市場是已經比較發達的,舉例來說,目前美國有45家做saas上市企業,總市值接近兩千億美金,平均市值也有16個億,但是這也是經歷了大概10年的醞釀期之后的爆發。而過去的20年,中國2B這種大的成長性的公司一直沒有出現。而就在幾年之前,企業級市場還沒有被中國的風險投資界充分看好,即便是IDG資本內部也對這個領域充滿困惑。而對比美國,也放眼中國未來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態勢,我還是相信企業級saas市場的前景。

    顯然,資本對于這個市場的預估還遠遠超過現在的空間。目前,在企業級SaaS服務市場,雖然騰訊、阿里兩大互聯網巨頭已經進入,但它畢竟興起的較晚,且遍及的細分領域實在是太廣,對于創業公司而言,這個領域還將是一片藍海,值得創業者一搏。

    綜上所述,隨著國內巨頭和資本的關注,企業級服務市場不僅僅是在2015年爆發,在2016乃至未來都將飛快增長。這個領域雖然BAT和國外巨頭已經開始關注和布局,但因為剛剛起步,創業者的機會還將非常大。未來,在這片藍海里,將誕生一個個的獨角獸。【責任編輯/于德浩】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號稱“下一個億萬市場”的企業級服務,留給創業者的空間有多少?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