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關于中國經濟該如何發展、該往何處去,每一位關心中國經濟的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有人說,政府不應對互聯網發展如此支持,因為它們的發展傷害到了實體經濟,但是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理論來看,不正是最適合未來發展方向最好的經濟形式才能快速發展嗎?本文作者為人文經濟學會特約研究員陳興杰。
前幾天我和朋友吃飯,倚著餐廳窗戶看外面熙熙攘攘的街市。傍晚正是送餐高峰期,樓下電動車橫沖直闖,一派生機。我們很自然就聊到快遞無人機,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朋友很樂觀,他預言幾年后快遞員將被無人機大量取代。打電話訂餐,15分鐘之后,盒飯就從窗外徐徐飛進。我看著外面街市,想象滿天漂浮的包裹、餐盒,面對朋友的微笑,露出了懷疑表情。他說你別不信啊,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我說,別的我不懂,空中管制這關就不好過,政府要管,群眾也不答應。人在地上走,快遞天上飄,你受得了?他說,技術問題好解決,死法律有活人改。十年前你能想象火車跑350公里?整列火車像是貼著地面飛行,那個視覺感受真是嚇死人。凡事都聽人民群眾,還要企業家和工程師干什么。
雖然我對無人機還是有疑慮,他看世界的方法我很同意。企業家面向未來,努力探索,實干,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足夠。他們在各自黑暗的領域里摸索,拓展光明的邊界,至于創造出何等輝煌的圖景,只有回頭才看得見。
最近幾年我總要求自己以企業家視角(雖然只是寫作者)看世界。面對新東西,新產品,只考慮它面對的實際問題,哪些是死結,哪些可解決。沒有預想過世界應該是什么樣。現在的繁榮很快會衰敗,未來的爆炸還在醞釀。我不知道未來的樣子。我只知道,企業家引領的時代不會太差。他們成功能給世人帶來巨大福利,一旦失敗最多自己輸個底朝天,并不會禍害人間。這種機制創造的新世界,能差到哪去?
這段話我想多數人都會贊同,然而朋友圈里聳人聽聞的糟糕文章照樣流行。馬云在毀掉實體經濟,互聯網讓經濟泡沫化,電商正在毀掉制造業……總結起來就一個論調,攪局者破壞游戲規則,用淺薄無知、低質廉價碾壓已有的經濟結構。企業家為一己之私,只顧本公司本行業的利益最大化,無視社會整體利益,長遠利益,長久看是要吃大虧的。
談論這類觀點之荒謬,我們不舉工人抵制機器、馬車抵制汽車這種古老的蠢例,說說新鮮事。今年科技界有作者寫文章稱“為什么應該抵制 Uber”。意思大概這樣: 以Uber 為代表的專車用補貼毀滅了一個成熟體系,卻沒能真正替代它——它的運力不足以覆蓋真正出租車那個級別的需求。資本將它偽裝成比出租車更實惠的出行工具。一旦出租車系統崩潰,補貼停止,那將是公共交通的災難。
外行看來,還真是深謀遠慮呢。實際上這就是經濟學“傾銷”的陳辭濫調。作者假想靜態完美的出租車市場,滿足所有人需求,攪局者把它干掉后,留下狼籍的戰場,肆意擄掠消費者。這種事情從來不會出現。即便專車一家獨大,為何假定此種情形比出租車壟斷糟糕呢?出租車司機比專車司機更專業,更加“為人民服務”嗎?顯然不著邊際。
基于相似理由,作者在另一篇文章譴責國產手機消費者,盲目追求低價,只想買便宜,不想買好貨,廠商迎合“不健康的性價比”,不斷壓價減利潤。上游配件廠商(比如高通、夏普)無錢可賺,最后必然被擠死。消費者在價格狂歡后迎來粗制濫造的時代。
可事實是,二十年來電腦價格越殺越低,也沒見上游產業崩潰啊。既然上游公司數量少且有技術實力,理當握有主動權。即便公司破產,最大資產——人卻不會消失,他們將分流,知識會擴散,資本會重聚,有什么可擔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假定當下市場是一個完美系統,牽涉萬千利益,新興勢力不負責任,為蠅頭小利破壞大好局面——這就是很多人面對新經濟的“深謀遠慮”。自以為眼界廣闊,其實是理性僭妄。有時候啊,他們為了維持“有序市場”,舉出的理由讓人發笑。
今年雙11期間,網上冒出一篇假借英國爵士之口的文章。文章說:“中國允許電商如此快速發育,這是社會經濟管理的嚴重失誤。英國政府和企業家不是傻瓜,它們建幾個電商平臺易如反掌,但為什么不做?政府限制,企業家也很明智。因為英國政府知道,一個商業小店鋪,背后就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摧毀了它們的生存環境,那是社會的災難。”
文章說,商業的作用不只是買賣商品,而更重要的是把人、公眾吸引到大街上。當他們一家、兩家店鋪尋找,很可能發生遠超過一件衣服價值的“隨機消費”。比如夫妻逛街,可能產生餐飲消費,一起看一次電影,或者為孩子買些“過去根本沒想去買的東西”。市民逛街使得一個城市產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重要的城市景觀。所以爵士認為,電商絕不是拉動社會消費的好辦法,反而實在毀滅消費。
英國爵士素以智慧著稱,怎會說這等蠢話?電商降低購物成本,促進生活便利,這是極好的事情。商場逛街減少,奔忙的快遞就無足輕重?因電商興起的小微企業、農村經濟和大小企業,背后是多少家庭生計,那就不美好嗎?何必為王府井、西單的衰落哀嘆。況且真相是,由于電商興起,生產能力提高,商場消費水平也在升級。
城市人攜手流連于街市,這是商場時代的景觀;電商時代這一幕變成:“快遞員騎著低級小三輪,穿過黑漆漆的街巷,沒日沒夜把大量“垃圾商品”送進各家各戶”——在我看來,這種場面更加美好。倘若無人機時代來臨,我照樣欣然迎接。
我不知道未來的樣子,也不知道市場的完美模樣。中國應該是工業立國、互聯網立國還是金融立國?很多人爭論不休。我覺得可笑。真正答案應當是放任自由,放任企業家發揮聰明才智。很多人擔心,互聯網行業異軍突起,將把中國帶入產業空心化的陷阱。真是想多了。這社會最聰明杰出的創造者會把我們帶進陰溝,先見之明者居然是這幫官員和書生?反正我是不相信。【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人文經濟學會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