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大數據時代社交平臺怎么玩?微軟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小冰”給大家舉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是一次社交和大數據碰撞擦出的火花,網友對“小冰”新鮮好奇之余,應看到這里面蘊藏著社交平臺新的發展方向,人與機器交流可能會產生非常多有趣的人工智能應用,比如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自動寫一份會議紀要,或者幫助企業收集各種粉絲群的動向并提供服務……想象的空間太廣闊了。
昨天微信群里最火爆的明星莫過于“小冰”了,這個微軟亞太研究院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小冰”,在各大群里活躍,被眾多群友調戲,帶來不少歡樂。10萬個公測名額迅速被搶光。
根據微軟官方的介紹,“小冰”是集合了中國7億網民的公開聊天記錄,憑借微軟在大數據、機器學習和自然語義分析等方面的技術積累,精煉為1500萬條的語料庫,通過理解對話的語境和語義而實現人機問答的自然交互。除了能實現人機交互外,小冰還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功能。
在實際群友的驗證中,有幾個感覺:
1.語義識別不錯:第一感覺和siri類似,基本上問她的東西,她都還是能抓住你想問的核心要點,而且對中文的理解能力還是不錯的,問英語答英語,問中文答中文。
2.回答相當機靈俏皮和自然:回答里很多流行語,什么“造啊”、“史上“、”喳“,回答也比較有趣,比如問她“晚上吃啥好”,她說“不要吃我就好”。和鳳姐的比較,她回答“不知道……我頭腦比較簡單”。問她和siri的差別,她說siri阿姨也是用必應的技術,而且還可以教siri阿姨中文。不過有時也很黃很暴力,比如問她愛吃啥,她說“紅燜人肉燉粉條”(⊙﹏⊙b汗),有人問“what‘s your standard of choosing boyfriend?”,她竟然回答“f***”。
3.能夠同時和多人聊:和siri一對一不同,這個可以在群里聊,雖然實際上也是一對一的@,但是由于在社交場合,大家會爭相聊天。
但是整體而言,智能還是不夠,調戲幾輪下來就有點沒意思了,一是因為人的聊天很多時候語言非常精煉,機器難以理解,二是需要有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才知道大家聊的內容,這一點小冰基本做不到,三是人的聊天更多的是在話題上的新延伸,而機器終歸是在做一問一答。
但是小冰的出現,還是非常有代表意義,這是大數據在社交領域的一次嘗試。以往的語音助手都是站在一對一的溝通了解上,把機器人放入群里,實際上是可以觀察到人和人是如何交流的,這里面可能會產生非常多有趣的人工智能應用,比如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自動寫一份會議紀要,或者幫助企業收集各種粉絲群的動向并提供服務,甚至還可以根據各人的愛好、性格由機器人在各群中牽線搭橋促成佳緣。
小冰的出現,最大的贏家還是微信。今年以來騰訊在多個場合都表白,自己是做“連接“的公司,微信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信息,人與應用。微信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臺,一邊是人,一邊是云端各類”小冰“這樣的應用,應用越多越有趣,我們就越是被黏在微信上。
而從微信紅包、微軟小冰這樣的應用不斷涌現可以看到,基于社交的應用的潛力是多么的龐大。
【IT時代周刊編后】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進入瓶頸期,其生成的用戶數據的價值已遠遠大于平臺本身。如何將這些數據和內容流量變現,成為Facebook、Twitter及其他社交網站不斷考慮的話題。微軟的“小冰”只是利用社交大數據娛樂了一把。社交數據是一座大金礦,這一點社交平臺深信不疑。伴隨越來越多的廣告商、產品生產商、品牌營銷商對連接社交網絡世界的迫切渴望,用戶數據所蘊藏的價值能量正日漸浮出水面。接下來,就看社交平臺自己及其他數據營銷公司如何對這一寶藏探索了。【責任編輯/王璟】
作者李東樓,互聯網資深觀察者。微信公眾賬號:li_donglou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