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業鏈加速前進,5G RedCap 有望 2023 年實現商用
12月1日消息:5G 商用三周年以來,隨著 5G 業務的不斷發展,對 5G 網絡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作為“輕量級”5G 技術,RedCap 通過支持切片、終端節電、覆蓋增強、5GLAN 等技術,延續了 5G 的諸多特性,可面向不同應用場景按需引入,有效滿足了 5G to B 業務需求。
在業界專家看來,根據經驗,RedCap 標準化之后,至少要 1-2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初步產業化。近日,在相關會議上,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預計,2023 年 3 月,業內將推出第一代 RedCap 商用產品(包括網絡設備和芯片模組);預計 2025 年,RedCap 產業鏈將逐漸成熟。
RedCap 標準演進推動商用進程
RedCap(Reduced Capability),即“降低能力”。在 5G R17 階段,其定位是應用于中高速物聯網場景,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工業無線傳感器和視頻監控三大業務場景。由于其速率遠低于 eMBB,但高于 NB-IoT 和 eMTC 這些低功耗廣域網絡,應用于速率、時延要求不高的 5G 應用場景時,有助于提升 5G 網絡質量和覆蓋率。
今年 6 月份,3GPP 宣布 5G R17 版本凍結,標志著 5G 第二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作為物聯網領域的“創新之星”,5G RedCap 標準持續演進,面向 R18 版本,RedCap 將進一步降低終端復雜程度,通過 5G 網絡支持中速率物聯網場景。
今年 9 月份,3GPP 公布了 TR38.865 技術報告第一版本。報告明確提出,R18 版本中的 RedCap 終端類型介于 R17 RedCap 終端和 LPWA 終端(如 NB-IoT 終端),即相對于已凍結的 RedCap 來說,R18 RedCap 將支持更低級別的終端。但其各方面性能高于 NB-IoT,這樣將進一步擴大 RedCap 的應用場景類型,并降低終端成本和功耗。
標準先行,產業界緊隨。在 R17 標準指引下,產業界紛紛開展技術驗證和測試推動標準向商用轉化,目前 RedCap 商用已初具規模。
三大運營商均完成首批測試驗證
中國移動攜手產業完成首批 5G RedCap 端到端實驗室測試驗證。據悉,該實驗室測試基于 5G 低頻(700MHz)和中頻(2.6GHz),有效驗證了 RedCap 端到端基本功能及業務性能。此外,本次試驗還首次完成了 5G R17 RedCap 網絡下 VoNR 通話業務,為 RedCap 支持可穿戴、視頻監控、電力生產等業務奠定重要基礎。近日,據報道,常州移動聯合中興通訊、紫光展銳成功完成 5G RedCap 技術應用測試,單用戶峰值吞吐量、移動性測試等測試結果均達到預期。
上海聯通攜手華為、百度率先完成全球首個 5G 物聯 RedCap 連片部署驗證。據悉,該測試由上海聯通攜手華為、百度 Apollo 完成,本次測試基于中國聯通 5G 商用頻譜 NR2.1Ghz 和上海聯通創新型雙拼 8TR 基站,實測結果滿足 RedCap 在車聯網等場景下的泛在上行大帶寬需求。據報道,此前山東聯通在濟南萊蕪完成全國首個 RedCap 終端接入 5G 網絡的內場關鍵技術測試。
上海電信完成首個基于 5G RedCap 車聯業務場景驗證。據悉,本次驗證基于車聯移動性場景,采用和 4G 同樣的 1T2R 終端配置,測試結果表明,相比 4G,相同條件下 RedCap 的廣度和深度覆蓋能力可以提升 7dB,上行容量提升 8 倍,可滿足多個 RedCap 終端上行并發。在上海電信孵化的智能駕考網聯項目中,5G RedCap 和邊緣計算、云等技術融合,將進一步賦能智能車載和智慧駕考,牽引智能網聯車行業升級。
通過三大運營商開展的實驗驗證可以看出,RedCap 應用場景拓展到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突破 3GPP 原來設定的三大場景。并且按照上海電信和上海聯通已開展的相關驗證結果來看,RedCap 符合車聯網上行大帶寬需求。
終端和芯片產品仍是 RedCap 商用重點
相關測試驗證落地,推動 RedCap 應用場景豐富之余,為何終端芯片也極為業界所關注?其根源可以推究到 RedCap 的誕生 —— 解決 5G 終端芯片和模組的成本問題。作為物聯網關鍵一環,5G 終端芯片和模組,因其設計復雜、研發門檻高、投入成本巨大直接關系到物聯網能否落地,所以 RedCap 演進的方向還需要回歸其本,推出業界 RedCap 商用化產品,實現 5G 應用“輕裝上陣”。
回歸產業鏈商用方面,不止于協助運營商開展相關測試驗證,相關設備商包括華為、中興、中國信科、愛立信、諾基亞貝爾等也完成了 5G 基站支持 RedCap 的關鍵技術功能和外場性能的測試。據此前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MTNet 實驗室、IMT-2020(5G)推進組,采用華為商用基站和國內知名廠家芯片,已經完成全球首個 5G R17 RedCap 基站與芯片關鍵技術測試。
在芯片和終端方面,既國內物聯網芯片廠商翱捷科技 5G 芯片平臺實現首秀,完成 RedCap 關鍵技術驗證之后,紫光展銳等基于芯片的 RedCap 測試終端參加了關鍵技術和外場測試,必博和 vivo 基于終端原型樣機也參加了關鍵技術測試。
根據此前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的《5G 應用“揚帆”行動計劃 (2021-2023 年)》,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彌補產業短板弱項,加快輕量化 5G 芯片模組的研發及產業化,進一步提升終端模組性價比。在政策驅動下,RedCap 商用進程不僅加快,而且輻射更廣。據統計,2022 年,業內推進 RedCap 技術成熟和產品研發,超過 10 家企業有 RedCap 芯片規劃,5 家芯片參與今年測試。
放眼 2023 年,不止于測試階段,業內將繼續推動 RedCap 芯片終端產品的進程。據業內人士預計,未來 5G 模組價格將下降 80%,達到 60 元左右,在功耗方面和穩定性方面全面領先于 4G 物聯終端。
來源:IT之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