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國考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有利,但是只招收幾萬人也是杯水車薪

    11月22日消息: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校畢業生預計人數:1158萬人,再創歷史最高,比上一年凈增82萬人。

    日前,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發布,共計招生3.71萬人,其中67.4%的職位專門招錄應屆畢業生,針對應屆畢業生的招錄占比為近年來最高。

    這顯然對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有利。然而,面對上千萬的高校畢業生,招收幾萬的國考,即便傾斜,也如杯水車薪。

    另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隨著2023年度國考和省考的網上報名與資格審查工作結束,報考熱度持續高漲:據國家公務員局官網11月5日發布的消息,2023年國考總報名人數首次突破250萬人,相比2022年增加了50萬人。

    公務員考試趨熱,作為置身其中的考生,今年決心考公的大學生們是怎么想的?對于高校畢業生紛紛選擇考公,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們,以及公務員輔考機構負責人,又有何建議可分享?

    考公務員,源于自己的一點情懷

    金多多(化名)浙大公管學院2021級碩士生

    如果想找一個收入、社會地位、工作強度相對都不錯的工作,我首先想到了公務員。同時,選擇考公也源于自己的一點情懷,讀到研究生,我從小受到良好教育,不就是為了能報效祖國么,雖然只是一顆螺絲釘,但也有一點小小的理想主義,希望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

    考公同時,我也有其他準備,在秋招季投了幾家國企,不過最期盼的還是考上公務員。備考中,我每天基本就是早上做真題,下午練行測,晚上看申論的課。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心態調整最重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要不斷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

    我在浙江省考報了杭州某區委組織部,報錄比大概200:1.我的專業能報考的崗位只有三四個,街道辦、區、省這三級都有,省里的崗位太難考了不敢報,我就報了區級的試試。

    “宇宙的盡頭是考公?”這話聽到過,但我認為,考公并不是所有人的最優解。前段時間,校內論壇有位學長分享了他考上異地選調,試用期生活落差較大,選擇取消錄用回家鄉。有一句熱評我印象很深: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我覺得,每個人的小宇宙會有不同的盡頭,不能說怎樣是好、怎樣是壞,最終還要看個人努力和自身感受。

    考不上是常態,平常心是法寶

    張家琪浙江工商大學2020級旅游管理研究生

    我們班31位同學中,有超過一半在準備公務員考試。受到疫情影響,旅游專業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對我而言,一方面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相對比較穩定,另一方面是以往在企業的幾段實習經歷讓我感到壓力很大,綜合考慮之下,我報考了杭州的國考崗位。

    其實,早在今年四月份,我就開始準備考公,但每天的有效學習時間只有1-3小時,中間斷斷續續有很多天沒有學,直到十一月才開始認真準備,每天平均學習9小時。

    備考過程中,我沒有“崩潰”過,雖然知道考公競爭非常激烈,考上了是運氣好,考不上是常態,著急沒有用,平常心是我制勝的“法寶”。

    今年,2021屆、2022屆未就業畢業生,也可以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報考。我認為,國家公務員招錄政策向應屆生傾斜,讓我們高校畢業生在選取崗位方面有一定優勢。

    考公助考

    這里有實戰攻略請收

    作為一名公務員輔考機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張方輝向考生們分享了一些實戰攻略:

    浙江申論考試的主題從總體上看,依然體現了“求真務實、講究實效”的浙江精神。近三年來,省考申論的話題分別是“舉國體制”、“制造業騰飛”和“互聯互通”。話題方向上有兩大明顯趨勢:一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發展相關因素;二是政府當年的重點工作和重要任務。

    因此,建議參加考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準備:一是多讀讀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了解當下政府的主要工作,特別是在經濟方面的重要改革和重大決定;二是多讀些本土的評論文章。加深對社會事務、政府政策的認識和理解,知道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政策;三是多做題,做真題。感受出題的方式和思維,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

    隨著考公熱度增加,以前可能只需備考三個月,現在備考半年、一年的人數不勝數。建筑工程類、公共管理、法學類、農學類、生化環材等專業學生考公都很多。

    張方輝說,他個人非常支持名校生考公,這些有過硬專業知識的年輕人敢想敢拼,想法思路比較活,值得被寄予期待。

    二戰、三戰考公

    警惕變相居家啃老

    近年來,各地興起了付費自習室,一些高校畢業生,畢業后不選擇就業,而是選擇多次備考公務員。

    多名高校資深就業指導老師告訴記者,“畢業卻不就業”的群體中,大家要警惕,現在一些年輕人,以所謂的“慢就業”、“緩就業”,甚至“不就業”等各種理由,變相居家啃老。

    在網上,不少家長撰文抱怨,家里已經大學畢業2年及以上的孩子,口頭上說備考公務員,但常年呆在家里不愿出門,晨昏顛倒,瘋狂玩游戲,失去了年輕人的拼勁,更不要說自立自強。

    老師們建議,對于職業規劃,家長和畢業生們要有更清醒的認識:四年前,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僅有790萬人,研究生85萬人,而今年畢業生達到了1076萬人。大學招生人數每年節節攀升,這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必然的結果。在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畢業生的時代,人人都有一個如意的工作,可能嗎?事業與成就是奮斗出來的,不是挑出來,更不是等出來的,畢業2年后還不就業,要想想到底是不愿將就,還是眼高手低、畏懼吃苦。

    來源:搜狐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國考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有利,但是只招收幾萬人也是杯水車薪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