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中國投資人不會錯過下一個馬云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伴隨著雙創這股熱潮,怎么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人也成為了一門學問。洪泰基金成立一年來,備受各界追捧,洪泰基金的創始合伙人盛希泰告訴你他怎么看創業。


    創業,無疑是這個時代最熱的話題之一。與無數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一起涌現的,還有首次站在中國歷史舞臺的群體天使投資人以及他們的天使投資基金。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和金融投資家,逐步開始加入這一充滿夢想和挑戰的行列。去年創辦的洪泰基金尤其具有代表性。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只人民幣天使基金,其LP(有限合伙人)陣容堪稱豪華:王中軍、黃怒波、牛根生等。而這個基金的名字源自兩位創始人:俞敏洪和盛希泰。來自企業界和投資界的“大鱷”組合將給中國的創業時代帶來什么?盛希泰是資深投資銀行專家,曾任華泰聯合證券公司董事長,培育了中聯重科(000157)、藍色光標(300058)等數十家行業領先的上市公司。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阿里巴巴創業的時期,中國還沒有真正的風險投資人群體。但現在,“我相信,如果出現下一個馬云,他一定不會被中國投資人的圈子錯過”。

    創業的常態就是冬天,創業者要享受過冬

    您跟俞敏洪當時是怎么想到聯合做“洪泰基金”的?這個基金為什么能吸引這么多商界大咖加盟?基金重點投資哪些領域?

    盛希泰:我和俞敏洪是一二十年的老朋友,經常在一起交流,吃吃飯,喝喝酒。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很偶然,大家就提出想做天使投資。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沒有過程。去年11月洪泰基金成立,現在正好一年了。洪哥是最早一代創業者,一直做得很好,對創業有切膚之感。我前20年的工作經歷都和投行相關,幫企業做IPO、收購兼并,見證了很多成功和失敗案例。我們倆一起來做早期的創業投資,有很強的針對性,優勢互補。再加上正好趕上這幾年國家提倡大眾創業,更可以順應這個時代的需要去做一些事。至于為什么這個基金能吸引這么多大佬加盟,我開玩笑說,大家覺得這兩個老頭干這個事不容易,一起湊個份子。當然更多的還是一種信任,誰也沒必要去扔錢,做基金的LP也是一種委托理財,沒有信任是不可能把錢拿出來的。我們主要投資三個大方向,一是吃喝玩樂等消費升級類的。消費升級在中國至少持續20年沒有問題。二是醫療健康。三是互聯網金融、信息金融。一個真正有商業價值的項目,一定是能解決社會問題的,能深刻改變社會的某一個層面,或者影響某一個群體。所以,資本逐利的本性和項目的社會價值不矛盾,是完全統一的。

    有人說現在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由于經濟和資本市場不景氣,現在是創業的寒冬。您認為對于創業而言,現在到底是什么季節?

    盛希泰:我認為,說現在是創業寒冬的說法是不對的。有三個理由。第一,創業的常態就是冬天,創業者每天面對各種問題要去解決,就不會有夏天。創業本身就是一條很難走的路,不是平坦大道。所以創業者要享受過冬,如果每天都是在煎熬的話,是堅持不了很久的。第二,創業的熱度現在是回歸正常。從去年到今年五六月份有些過熱,浮夸風重一些,有點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現在逐漸回歸正常了,投資人冷靜了。不好的項目拿錢不容易了。我認為現在是投資和創業最好的時代,正好把一些跟風的人過濾掉了,把病菌凍死,留下來的都是益生菌。第三,傳統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好壞,和創業沒什么太大關系。真正有創業基因的人,不會因為天氣不好就不創業了。像柳傳志、馬云、俞敏洪這些優秀的企業家,他們當初創業的時候有什么創業環境?不都照樣做起來了嗎?另外,傳統經濟不好就更需要創業。傳統經濟代表存量,需要靠增量去帶動經濟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將大眾創業列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且是雙引擎之首,這是前所未有的。

    99%的創業者可能失敗,因為他面臨100個選擇題

    有人說創業者中,可能99%都會死掉,最后成為企業家的不到1%。您是否認同?為什么?

    盛希泰:確實是這樣。創業者能成功的是極少數。因為一個人要想成功,他的項目從起步到上市可能需要十年時間,這期間他會面臨100個選擇題,都選擇對了才能走向成功。有一句古話叫“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個選擇題做錯了,就可能前功盡棄。這個難度有多大!很多創業項目成功的時候,已經沒有最初的樣子,面目全非了。真的需要創業者很有智慧,有一種強大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自我改造能力、重啟能力、重復能力,才把這個項目引向一個真正的未來。所以,一個企業家,沒有一種相對完美的人格和相對完美的能力,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而具備這種素質的是少數人。

    現在中國最牛的互聯網公司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其初創階段的天使投資人大都來自國外。為什么它們當時沒有拿到中國人的投資?如果下一個馬云現在站在大家面前,中國投資人能認出他嗎?

    盛希泰:這些公司初創時期是上世紀90年代末前后,那時早期投資、風險投資在中國剛起步,甚至還沒起步,沒有一批風險投資人來專門干這些事。國內大部分風險投資基金到現在也不超過10年。但現在中國整體的創業氛圍不一樣了,中國風險投資人這個群體已經有了。我相信,如果出現下一個馬云,以國內目前投資人的數量和質量,是足以把他逮住的。也就是說,也許一些投資人見到他也不一定會投,但他一定不會被中國投資人的圈子錯過。而且,中國投資人的素質和國外也沒有太大差距。因為經過這一二十年的積累,大家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是相通的。我的理想是投資一批牛人,不是一個。假如我這一生能投5000個案例,希望其中能投出幾十個很牛的企業家。這些人成長的道路上有我們的影子,有我們的一塊磚,這是很有成就感的。當然,下一個牛人不一定是“馬云”,我相信一定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超越新“三座大山”,要靠科技創新

    十幾年前,很多人認為新浪、網易、搜狐這三座大山是不可逾越的,但后來BAT依然橫空出世。現在,在這三座新的大山面前,具有什么基因的企業才能挑戰甚至超越它們呢?

    盛希泰:十幾年前人們認為門戶網站就是最牛的互聯網公司,后來誕生了新的互聯網理念和商業模式,它們被超越了。現在,在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新三座大山面前,讓人感覺有點窒息,喘不過氣來,甚至感覺被它們看上就是一種榮幸。它們已經從一個獨立主體變成投資股權公司,這是很大的挑戰。但未來一定有人可以超越他們。一定有一個領域,錢不管用了,才能把它們超越甚至顛覆掉。我認為,科技創新是發展方向之一。就是說,BAT再牛,我這事你干不了,科技就在我手上,這就是我的門檻,你不進來。比如當年青霉素的誕生,今后也許會出現攻克艾滋病、癌癥的技術等。我相信假以時日,一定會出現這種創業者和創業項目。我們已經投資了一些與納米技術、基因工程技術應用有關的項目,我覺得這樣的高科技項目是有未來的。

    您看起來似乎有一種“江湖大佬”的氣質,不知道這與您喜歡拳擊運動是否有關系?拳擊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盛希泰:我覺得拳擊是對人性的修煉。打拳和打架有什么區別?打架是亂出拳,打拳節奏很重要。拳擊運動員會面對各種對手,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矮……你都得有自己的節奏,去引導對手的節奏,而不是讓對手控制你的節奏。作為投資人,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因為經濟形勢不好,因為媒體的一些報道就不投資了,但我們始終保持著這種節奏,只要項目好,哪有什么冬天夏天之分。拳擊還有一種修煉,就是從肌肉記憶到靈魂記憶。打拳的時候架子始終是端著的,是有規矩的。守規矩是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每個人從年輕的時候就要培養這種習慣,不要偷雞摸狗,不要投機取巧,不要存在僥幸心理。這樣,你就不會亂了方向,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氣候的變化,或者別人說什么來影響你的節奏和心態。做資本市場的人從來都是離錢很近的。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的就不是,要賺取陽光下干凈的東西。【責任編輯/于德浩】

    來源:環球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中國投資人不會錯過下一個馬云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