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經羅永浩在發布會上說過一句話:手機不賺錢,交個朋友而已,賺的錢都是靠配件。事實證明,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即便是行業巨頭蘋果,在推出AirPods耳機之后,也是靠這個小玩意,一年就賺了上百億,甚至比整個小米公司利潤還要高。
不得不說,AirPods除了開創了整個TWS耳機新篇章和賽道以外,帶來的利潤也相當客觀。同時,也因為AirPods的存在養活了一大票的耳機供應商,這其中我們國內的歌爾聲學就是其中之一,憑借著代工AirPods成為了行業頂流的存在,可這段時間,它的日子似乎有點不好過。
歌爾股票大跌沖上熱搜,原因竟是良率造假?
近日,歌爾股份在深交所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性公告,大致內容就是,公司收到了一則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很快有相關的行業人士就爆料稱,這位大客戶就是歌爾最大的客戶蘋果,這款要求暫停生產的聲學產品就是AirPods Pro2.暫停生產的原因還暫時未知,但大概率就是被砍單了。
而知名科技分析師郭明錤也發文證實,這款產品確定就是AirPods Pro2.并且最慘的是被砍掉的AirPods Pro2訂單全部轉到了另一家供應商立訊精密生產,目前也暫時不知道歌爾何時才可以恢復生產蘋果的訂單。
也因為如此,歌爾股份股價迎來了一字暴跌,直接跌停版,市值只剩下了700億元出頭,這對整個歌爾來說都是重創,甚至這個話題還一度沖上了熱搜。對于此事,業界都是眾說紛紜,但其實正兒八經怪蘋果的還是很少,因為有不少的線索都指向了歌爾聲學本身,而不是行業或者客戶的原因。
作為蘋果供應鏈上的明星公司,因為有了蘋果這層關系,歌爾的股票早在2021年12月時,甚至一度沖到了1987億元。蘋果作為歌爾的最大客戶,一度貢獻了約一半的收入,所以這次蘋果的影響才如此之大,股份也一度縮水6成以上,這確實是非常夸張了。
究竟是什么讓歌爾丟掉AirPods Pro2的訂單呢?目前最可靠的消息是歌爾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行了良率的粉飾,不過這已經算是整個行業的共識了,因為蘋果對于品控非常嚴格,要維持這樣的高良率要么根本做不到,要么就需要虧錢去做,這對于代工廠商來說是不可接受的,這也是網上盛傳歌爾良率造假三年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件事情發生之后,筆者身邊有不少的朋友和網上的小伙伴都表示,今年上半年的AirPods確實出現過大面積的質量問題,很多耳機在使用過程中,都出現了電流聲、爆音等問題,甚至一些嚴重到會影響聽力,即便是在售后維修之后,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當時就有不少小伙伴覺得,這一定是AirPods更換了東南亞代工廠,才導致的質量下滑,沒想到背后原因竟然這個。
業務的雙重打擊,讓歌爾難受
應該說,雖說這次是臭名,但也讓歌爾這家公司被好多人重新認識,畢竟除了資深發燒友以外,真的很少有人了解這家公司。但其實歌爾并不算一家年輕的公司,早在2001年就成立,不過在成立的差不多前十年都幾乎是名不見經傳,但到了2010年時成功抱上蘋果大腿,成為供應鏈的一部分,為蘋果提供聲學組件和代工耳機等等。
到了2018年時,歌爾也拿下了AirPods三成左右的代工份額,一度成為了AirPods全球第二代代工廠,當然后來就股價飆漲的故事了。
不過這樣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還是相當大,所以歌爾本身也有開展其他業務,那就是元宇宙AR/VR業務。事實上,早在2012年,歌爾就開始布局AR/VR業務,甚至大名鼎鼎的虛擬現實品牌Pico,在歌爾內部孵化成功之后,超過90億賣給了字節跳動的。一直到今年的第三季度,智能硬件收入已經占了公司總營收的一般以上,這也是拜它另一個大客戶Meta Quest所賜。
根據IDC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Quest直接占據了整個VR市場90%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但即便是這樣的,Meat Quest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虧損也超過了90億美金,原因就是整個大環境的下滑,畢竟全球第三季度的V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降42%只有138萬臺,在蛋糕做不大的情況下,行業老大也依然日子不好過,即便是在明年有PS VR2和Quest3這樣重磅新品發布,整個行業的前景依然很迷茫。
所以,在本身其中一個大業務就陷入遲滯和迷茫的時候,蘋果再來一記暴擊,這自然是讓歌爾雪上加霜,股價腰斬也不奇怪。
擠破頭都要進的蘋果供應商名單,是一副“毒藥”
蘋果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牢牢占據著智能手機行業大部分的利潤,這是它吸引眾多供應商的點,畢竟跟著蘋果公司,即便是“蘋果吃肉,供應鏈喝湯”也足夠供應商們吃飽了,這也是很多供應商即便是擠破頭,也要加入蘋果供應鏈的重要原因。
但是被蘋果“坑”了的公司也不少,就比如今年6月,蘋果的代工廠仁寶就宣布,不再承接Apple Watch和iPad代工業務,理由就是成長性和利潤均有限,說大白話就是給你代工賺不到什么錢,未來還看不到多賺錢的希望。而歌爾也同樣如此,財報顯示,給蘋果代工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去年僅有10.2%,遠低于整個公司的毛利率了。
最搞人心態的是,蘋果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高達901億美元,蘋果自己倒是越賺越多,分給供應商的“湯”倒是越來越少了。
而上個月,蘋果就更新出了2021財年的供應商名單,數量從200家減少到了191家,其中少了很多“老面孔”,也多了很多“新面孔”。我們暫時不知道歌爾是否在未來會被踢出這份名單,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歌爾被踢出這份名單,那將是致命打擊。
畢竟有了瑞聲科技的例子在前面,2018年瑞聲科技被踢出蘋果供應商名單之后,股票累計跌幅超過了90%,直到現在都還沒緩過氣來,還有另一家曾經的蘋果供應商,歐菲光同樣如此。只能說在大環境下行的時候,各個領域的消費電子巨頭都開始緊縮,特別是對于每一個代工廠商來說,失去任何一大客戶都是致命的,我們只能祝歌爾好運吧。
只是話又說回來,對于消費者來說,蘋果這樣的迅速處理問題的手段,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么對那些買到問題耳機的用戶,是不公平的。
來源:第一觀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