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顯微故事,作者 | 楊佳,編輯 | 卓然
總有人正年輕,但每個人終將老去。準備養老,要從什么時候開始?六十歲?五十歲?如今年輕人給出的答案是:從現在開始。
根據后浪研究所聯合小紅書發起的《積極老去——年輕人養老小數據》的調查顯示,年輕人考慮養老問題已有提前化的趨勢,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認為當下就應該行動起來,同時超7成的年輕人已經在為養老做準備。
如何規劃老去,其實是在從終點開始,規劃自己的整個生命周期。傳統上,我們往往諱疾忌醫,避免討論老去,更避免討論死亡,現在,我們看到了更多積極老去的年輕人。
在小紅書上輸入“養老”兩個字,就有幾十萬條關于養老的建議、籌備、規劃推送到用戶面前,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其中不乏被認定為物質生活優渥的00后,分享自己從成年之際就為養老所做的打算。
他們沒有把規劃建立在空想之上,而是清晰地認識到,老去之后面臨的種種挑戰。在調查中,失去自理能力、沒錢、突發疾病、老年孤獨、無人贍養成為了年輕人最擔心的5大問題,基于這些問題,年輕人也開始了自己的籌備。
本次顯微故事就將聚焦年輕人積極養老,去探尋養老背后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01 百歲老人養成計劃,啟動
因為一次緊急送醫,時年28歲的夏夏第一次意識到身體如此脆弱。
大學畢業后夏夏進入地產行業工作,經歷了地產黃金年代的尾聲,長期繁忙和不規律工作,導致她患上嚴重頸椎病,“脖子木木的,有時候枕頭高了也想吐”。
直到某次頸椎病發作,她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醫生給出了“再不換工作可能加重病情,致使終身癱瘓”的警告后,夏夏頓時感覺“腦子一下炸開了”,腦海里塞滿了自己癱瘓不能自理后的凄涼生活。
圖 | 夏夏在小紅書上分享突發頸椎病的經歷
因此出院后,公司內部有一份輕松許多、能準時上下班、去高端養老院做策劃的工作擺在夏夏面前,夏夏毫不猶豫地選了換工作。
疾病、懷孕、身體上的警醒,是年輕人們意識到以往透支模式無法持續的重要誘因。
根據年輕人養老小調查數據顯示,76.74%的年輕人認為,老后比沒錢更可怕的是失去自理能力。
“健康沒了,要那些身外之物有什么用?”Joy說。32歲的Joy成長軌跡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高考全省前100進入名校讀書后,畢業又進入大廠,趕上了大廠蓬勃發展的風口時期。為了搶占市場給競爭對手出其不意的襲擊,很多公司會將產品更新放在凌晨,因此Joy和同事經常熬到凌晨2點以后,確定對方不會更新后才下班回家休息。
長期熬夜導致Joy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但想著的自己年輕“不會出大事”,要早早實現人生價值和財富自由不讓自己和家人失望才行,這樣的日子Joy堅持了很多年。
以健康換取金錢,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他們也未曾想后果。
直到28歲時Joy高燒不退,1周輾轉3家三甲醫院被確診免疫系統疾病后生活才發生變化。確診后醫院安排Joy緊急住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并告知了她免疫系統疾病的危害——Joy患上的病有“不死的癌癥”之稱,若不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她或許會因為并發癥而無法自理。
躺在病床上的Joy才第一次意識到老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出院后開始健身為健康身體做儲備,并在小紅書上以自己的經歷告誡相同經歷的年輕人。
圖 | Joy在自己小紅書號“Joy的健康生活”里展示的日常
在小紅書上,一些年輕人已經發起了“百歲老人養成計劃”,要讓自己健康地活過一百歲。
這樣的“百歲規劃”,也讓他們重新認識了生活的重點,從而更加積極地面對當下,享受當下。他們更加明白,積極老去的核心在于“積極”,在于轉變對生活的態度。
來到養老院工作的夏夏,擁有了規律生活和工作6年來從未兌現的雙休,她也頭一次有時間去樓下花園駐足,仔細看四時物候,精神也之變得越豐沛起來。與此同時夏夏也發現,來養老院選擇短暫“逃避”的年輕人也有許多,他們往往20出頭,來時疲憊,只在這里好好休息上2-3天便又充滿了活力。
02 一邊養老,一邊搞錢
除了擔心年老后喪失自理能力,開始為健康身體做籌備外,養老的經濟問題也是許多年輕關心的重點。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擔心“老了沒錢”在調查用戶中占比73.56%,理財攢錢、買保險、買房成為年輕人的“養老三件套”。
出于大學起就產生的對老有所居的執念,畢業第2年,小陳終于花出人生第一筆巨款,22萬,在西安當作首付買下了屬于自己的小房子。
圖 | 小陳分享的自己省錢觀念
買房的錢是小陳“摳”出來的。作為小城做題家,小陳碩士從重點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西安,她一直擔心“沒房子留在這里,老了怎么辦?”,為了攢錢買房,小陳每個月收入不錯、但只給自己800元的生活費,甚至為節約房租她住在城中村里,四處比價只為最低價入手生活用品。
除了節流,小陳還開源,她做過兼職,如家教、撰稿人等來賺錢,生活時刻處于緊繃狀態。
直到搬進自己房子那刻,小陳才覺得被安全感包圍。
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房子,是許多年輕人攢錢買房的動力,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在意識到了工作、生活充滿不確定性后,想通過房子所代表的穩定、安全感給未來生活增加確定性。
也是出于為“未來增加確定性”的目的,98年的臺妹走了一條和小陳不一樣的道路,她主動放棄了有底薪、五險一金的主播工作,轉做日結的兼職主播。
臺妹出生于汕尾,潮汕人好經商,深受文化熏陶的臺妹從大學開始就創業并擔負起自己的生活費。畢業后她踩著外貿紅利,開了一家小型外貿公司,就在她準備大干一場時,2020年外貿行業遭受巨大沖擊,臺妹的公司破產了。
公司破產后的幾個月里,臺妹一直焦慮,沒有目標,“不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怎么辦?”最后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決定做帶貨主播。在直播公司做了2個月后,臺妹決定自己單干,轉成做沒有固定收入的兼職主播——兼職主播行業馬太效應明顯,20%的人壟斷了80%的直播需求,收入也更高。
如今臺妹已經是不錯的主播,月收入能達到數萬元,但她始終焦慮、不敢停下來,“這個行業很損耗嗓子,所以一般主播只能做三年”,另外行業競爭激烈,風口顯著,在見證雙減、大廠裁員之后,臺妹不知道這個行業是否能常青下去。
哪怕給自己購買了五險一金,還繳納了商業保險,臺妹也不敢停下來,“經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因此她又琢磨著開始做副業。小紅書做主播培訓的垂直賬號,就是她現在的探索方向,如今已經開始變現。
圖 | 臺妹分享著工作日常
臺妹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收入高而陷入消費主義,她忙起來時候,一天只花20塊錢定外賣是常態。
“對金錢渴望,并不意味著被金錢綁架”,小陳說,在買房之后她的生活水平沒有怎么變化,反而因為有了安全感,她換了一份更穩定的工作,她說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好好儲蓄,為退休后體面生活做準備。
像這樣的為了追求更穩定生活而積極擁抱變化的年輕人,小紅書上還有很多。有人通過旅行賺錢,將愛好變成事業;有人分享著理財知識,讓每一筆資金用處最大化……
他們利用專業性在小紅書上進行副業變現,展示著年輕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為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
03 “積極養老”,我們想被更多人看見
國務院在《“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中表示,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齡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加快健全。
在相關養老規劃中,養老院成了年輕人們關注的首要話題。
“以往大家都認為養老院帶福利院性質,還有部分老人認為去了養老院子女不孝”,湖北民政系統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這也是養老事業發展受阻的原因之一。
夏夏加入高端養老院后才發現,高端養老院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她所在的養老院以醫師公退休人員為主,大家在乎生活質量。夏夏策劃的一些文娛活動也得到了對方的喜歡,甚至還有不少老人主動給夏夏提建議,“希望能有更多時髦活動”。
圖 | 夏夏分享的養老院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調查顯示,我國有90%的老年人都在居家養老,意味著養老仍是家庭的主要責任。
但國內商品房起步晚、裝修行業大多圍繞剛需、改善型住房展開,適老方面一直是空白,老人居住體驗并不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一批的職業,比如適老設計師。
鹽大龍就是其中之一。作為13年建筑設計從業者,鹽大龍在之前設計時候都會加入對老人居住生活的關注,但從沒有系統的介入過。直到去年發現愛人的外公外婆居住的老房子并不適合居住,“老兩口一般在家里做飯,行動緩慢需要更大的空間,但廚房還是很久以前裝修的,狹小而難以容納兩個人”。
他決定給老人改造。不過盡管已經有了想當的從業經驗,但給老人做裝修還是面臨著許多意料之外的困難。
出于對晚輩的愛護,老人并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需求,需要設計師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老人,更多時候老人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對裝修理解還停留在“老換新”上,則對適老設計師提出了更大挑戰。就拿衛生間來說,老人關節活動不靈活,鹽大龍墊高了馬桶的高度,使老人在坐馬桶和戰立時會更輕松,家具擺放上,也盡量按照以往的陳列進行復原——但這些,都不是老人們提出來的,是鹽大龍觀察出來。
圖 | 鹽大龍的部分改造展示
歷經10個月的改造后,老人房終于交付,此后鹽大龍還經常回訪,對家里細節進行修補。
后來鹽大龍將自己的改造經驗發到了小紅書上,引來了無數人的共鳴,大家紛紛回憶家里不適合老人居住的設計細節。下一步,鹽大龍將適老化的目光投向了小區的建設。
而對老人群體的關注,也帶動了對弱勢群體生活、養老問題的關注。
適老化改造的另一面,實際上是讓生活更便利,而這也是許多弱勢群體需要的,比如漸凍癥患者。
漸凍癥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是一種罕見病。這種疾病可以直接導致大腦和脊髓中某些神經元的死亡,該病的癥狀是患者的身體將被逐漸凍結直至失去所有行動能力,只留下眼珠可以轉動,最終身體各方面都將退化并導致死亡。
很長一段時間里,除了醫療領域和患者家屬,鮮有人關注漸凍癥患者們,他們只能日復一日躺在床上等待“解凍"。
正是對缺乏生活自立能力群體的關注,大眾注意意識到漸凍癥患者群體面臨的生活條件更加嚴峻。不少公司投入其中,有公司開發眼動輸入,讓漸凍癥患者可以上網有社交、訴說自己的需求,號召更多社會力量加入。
此外,隨著社會發展,大眾對小眾群體的尊重和包容性越發強烈,小紅書上才有了許多殘障人士、燒傷人士那些被忽視的弱勢群體,走到臺前展示自己,和網友們一起積極探索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
04 后記
截至去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已經是標準的老齡社會。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董克用認為,這個比例不會停住,今后的二三十年會持續加速增長,在2050年或者是2060年的時候會達到30%。
“未來的趨勢是,三人行必有一老。”董克用說。
如何看待老去,便是如何看待整個人生。年輕人們積極準備養老,實際上是在為未來的生活做籌劃。小紅書上,生活的千萬種可能性在此交織,有年輕的數字游民展示著辦公室之外的生活方式;有白領擔心非遺手工斷代于是投入搶救;有不愿意受家庭束縛、又不愿去養老院的中年人,探索抱團養老……
不恐懼老去,也不抗拒老去。現在的年輕人,正收拾打包,舒展身心,為必然到來的最后一段旅程,做好充足的準備。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