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硅谷“裁員潮”來勢兇猛,科技領袖開啟“傷痕文學”模式

    【CNMO】在科技巨頭肆意擴張后,美國的上班族以為硅谷四季如春,機會俯拾即是,但硅谷的春天似乎早已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來勢兇猛的裁員潮。看來,硅谷的錢并不好賺。

    硅谷

    據裁員追蹤機構Layoffs.fyi的數據顯示,美國今年已有788家科技公司加入裁員大潮,共有超過12萬人被裁。11月14日據央視報道,硅谷的裁員潮繼續蔓延,并且正在從科技行業逐漸擴大到金融、媒體娛樂等其他領域,而谷歌和蘋果將是硅谷的“最后一道防線”。

    不過,硅谷這場裁員大潮要比想象中迅猛。

    硅谷裁員潮洶涌

    11月15日,不到一天,蘋果公司“告急”,CEO庫克表示,在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蘋果公司會變得非常謹慎,將縮減某些部門的招聘。他強調,此次招聘并非矯枉過正,也就是該招人的地方就招,反之則少招。

    庫克

    實際上,蘋果對招聘這件事很早就有戒備之心,除了頭顯團隊在招人,整個一年網上幾乎沒有蘋果大力招人的消息。

    當硅谷巨頭們醉心于擴張,大力擴充團隊之時,蘋果顯得非常冷靜,這種態度與其自身的業務有比較的關系。

    進入疫情以來,元宇宙游戲等的興起,給了一些科技巨頭以錯覺,以為能乘勢而起,結果很現實。不惜為元宇宙改名的Meta一步錯步步錯,財報數據、市值通通一團糟。根據Meta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本季度營收277.14億美元,凈利潤暴跌52%至43.95億美元。

    Meta和扎克伯格

    Meta的多米諾骨牌還在向前倒,其市值已嚴重縮水。目前,Meta的市值在短短一年內已暴跌超7成。而在一年以前,Meta還身在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內。現在,Meta不得不發起該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人數高達11000人,約為Meta團隊規模的13%。

    在Meta對元宇宙游戲投入百萬美金而無果后,這家巨頭的元宇宙之夢算是涼了半截。這話說起來有些嚴重,那是因為后續的連鎖反應還沒到來。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Meta掌門扎克伯格定下的路線恐怕會被股東所動遙

    與獻身于元宇宙的Meta不同,蘋果對元宇宙這個詞本身就持懷疑態度,庫克等蘋果高管曾多次強調不會使用這個詞,更愿意稱其為現實增強技術。原本以為庫克是不屑于提這個詞,現在看來,蘋果高層有更深的考量。也許在蘋果看來,元宇宙現在只是一項技術而已,其蘊含的能量并不足以構建一個看起來“真實”的虛擬世界。

    在這種邏輯作用下,蘋果并不需要太多元宇宙人才,當務之急是招收更多開發元宇宙硬件的人才。這就可以理解,蘋果為什么是之前元宇宙人才爭奪戰的“受害者”,人家自身可能根本消化不了這么多的人才。

    在美國科技企業中,蘋果可能只是少數能躲避此次裁員潮的巨頭,大多數科技公司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疫情所帶來的繁榮之中。以亞馬遜為例,這家巨頭同樣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計劃分批裁員約10000人。

    亞馬遜的業績雖然不像Meta那樣“驚人”,但日子也不好過。根據亞馬遜今年10月份公布的業績報告,該公司三季度營收1271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凈利潤為28.72億美元,同比下降9%。

    推特和馬斯克

    此外,推特也是裁員比較兇狠的美國科技公司。推特的裁員看起來和馬斯克“拉扯”它一樣漫長。本月初,推特裁掉多個部門約50%的員工;月中,有知情人士透露,推特又解雇了4400名合同工。目前,外界并不清楚推特裁掉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馬斯克還會不會給推特員工“下刀子”。

    科技領袖集體反思

    硅谷這次裁員哀鴻遍野,很多科技公司的領袖開啟了“傷痕文學”模式。

    在給Meta員工的全員信中,扎克伯格向被裁員工道歉,說這是個“悲傷”“艱難”的時刻。“我錯了,我對此負責。”

    扎克伯格

    不過,這話更像是對股東們說的。

    談及“我們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他說,在疫情發生后,很多人預測世界迅速轉向在線化,電子商務的激增將帶來巨大的收入增長。他也這么認為,所以決定大幅增加投資。

    “不幸的是,事情并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發展。”

    不僅電子商務恢復了以前的趨勢,而且宏觀經濟低迷、競爭加劇和廣告損失導致Meta的收入遠低于他的預期。而該公司的元宇宙游戲是尚在成長中的業務,現在談收入是一種奢侈。

    扎克伯格這番話可以說是硅谷高管共同的“心聲”。支付初創公司Stripe在解雇后1000多名員工后,其聯合創始人們承認,他們過度雇傭。“我們太樂觀了。”

    而推特裁員明明是馬斯克作出的決定,其前首席執行官臨走前還要為此“背鍋”,他在推特上怪自己:“我把公司規模擴大得太快了。”

    美國互聯網紅利吃盡?

    硅谷的高管們集體反思,是不是也說明美國互聯網行業已經走到盡頭,經不起巨頭們“折騰”了?

    硅谷

    的確,美國互聯網發展了這么多年,已經趨于飽和,剩下的空間恐怕再也榨不干了。進入疫情后,美國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不少機會。像亞馬遜找到了云計算服務;Meta孤注一擲,押注元宇宙世界。但結果就是,所謂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在財報上體現出來。

    這場疫情就像一個夢,消費者醒來還是得擁抱現實,對互聯網公司喂到嘴邊的產品自然提不起興趣,所謂的需求根本沒有那么強勁。

    需求消退了,巨頭也清醒了,遭殃的就是員工,本來勞動力成本就高,資本可不養閑人。

    來源:CNMO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硅谷“裁員潮”來勢兇猛,科技領袖開啟“傷痕文學”模式
    “蘋果稅”劍指NFT,為Web3“開路”摸索未來
    2022互聯網醫院報告:如何提升在線醫療的質量和安全
    全新雙11時代,以產業互聯網為主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