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手機大幅降價背后,是手機產業的價值重估

    作 者丨倪雨晴

    編 輯丨張偉賢

    圖 源丨圖蟲

    “從沒見過旗艦機型降幅這么大,直降700元?!鄙钲谀仙絽^核心商圈的手機店內,一位銷售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道。

    在手機市場低迷、大盤下滑的2022年,雙十一已然成為重要銷售節點,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廠商們集體啟動大降價。從促銷力度來看,降價五六百元已是常規,線下的價格甚至更“香”,比如深圳今年第二輪的政府補貼卡位雙十一,個人最高能直接獲得2000元的現金優惠。

    而手機戰場兇猛的價格戰也折射著手機市場的價值重估,另一廂,產品的性價比和品質之戰也在家電領域上演。

    TCL實業中國營銷本部副總經理兼零售與渠道中心總經理盧春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年市場競爭格外激烈,在這個階段大家要做選擇題,有的品牌商選擇了赤裸裸地打價格戰,而具備技術實力和品牌沉淀的企業能推出更強的產品,同時提供更大的優惠。當前市場背景下,二八法則會越來越明顯?!?/p>

    今年的雙十一,頭部廠商們蓄力已久。盧春水告訴記者,TCL從7月就開始備貨,比往年投入的規模更大,整體增加了備貨量,結構上也更傾向于中高端產品。在他看來,這次雙十一銷售的爆發會有一個示范效應,能夠帶動家電產品在下一階段持續增長。

    手機降價背后的價值重估

    11月10日晚間8點,根據京東官方披露的數據,開場僅1分鐘,Apple成交額即破10億元。開場10分鐘,手機通訊品類發放補貼超10億元,小米、華為、榮耀、OPPO、iQOO、三星、一加、realme真我、moto、ROG、魅族、索尼、努比亞等品牌成交額均同比增長超200%。

    從數據來看,期間的手機銷量規模同比實現增長;從價格端看,今年手機降價幅度達到了近年來的小高峰。

    比如,電商平臺的價格力度甚于以往,今年發布的iPhone14在電商平臺的最高降幅超過1000元,起售價在5000價位檔;OPPO、vivo、榮耀、小米旗下多款機型都大幅降價,在3000元價位檔甚至能買到部分旗艦機型。

    線下門店同樣以低價刺激銷售。除了廠商的降價外,政府對于數碼家電的補貼還在持續,目前深圳采取1000元減少150元的力度,最高可達2000元。同時深圳的運營商也推出了優惠套餐,比如,若消費者攜號轉網或新開電信電話卡,使用每月199元套餐,購買的手機就可以得到現金補貼3240元。

    有門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此前政府補貼需要審核之后過一段時間發放到賬戶,此次是現場審核身份后直接立減,消費者無需等待,并且深圳的政府補貼和運營商優惠可以進行疊加。

    為了拉升終端需求,各方不遺余力地出新招。對于手機廠商的集體大降價,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主要還是過去一年時間,各家庫存壓力較大。而整體市場情況也并不好,消費者信心一直處于低位,所以需要更大的優惠力度來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清理庫存?!?/p>

    但是,更現實的問題是,短期的促銷能否真正讓消費者的需求回暖。當前,消費者們的選擇更加理性、克制,手機的使用周期不斷拉長。郭天翔告訴記者:“目前蘋果換機周期超過4年,安卓的換機周期也接近3年?!?/p>

    在他看來:“雙十一很難拉動整體Q4的銷量。如果單看11月,應該會高于去年同期。但是按照季度來看的話,很難好于同期?,F在消費者的一個消費行為趨勢是,平時不購買,有需求盡量等到促銷節點購買。所以會出現平常手機市場銷量一直是同比下降,只是在6月,11月會同比增長,但是全年還是同比下降的趨勢。”

    因此,郭天翔認為,從目前的大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看,國內手機市場回暖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估計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更晚的時間才有望開始恢復。

    當然,手機品類中也有增長亮點,折疊屏就是逆勢增長的細分領域。從線下門店看,記者了解到,華為內折款的Mate X2處于缺貨狀態,外部需要加價到20000元左右才能購買。近期雙十一降價之下,vivo最新款折疊手機銷量上漲,市區門店一位銷售人員一個月就賣出了二三十臺。

    盡管在手機的高端化市場上,折疊屏作為新物種在不斷成長,但是當前占據手機市場比例仍很小,手機整體仍疲軟,在此背景下,大幅降價也是一劑強心針。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手機廠商的紛紛調價也反映了市場開始重新審視手機這一品類,大幅降價的背后是手機產業的價值重估。當手機從一款短周期消費品,變成了長周期消費品,手機的溢價也隨著供需發生變化。

    高端化、智能化家電熱銷

    手機之外,家電市場今年也面臨不小的挑戰,競爭更加焦灼。雙十一的價格戰雖然無法避免,但是低價并非長久之計。在疫情等外部環境影響下,消費者們對于家電的品質、健康、多樣化功能等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質量產品、超優惠價格的雙特性產品成為雙十一家電的主打。

    從頭部品牌的營銷策略和平臺銷售數據來看,一方面,品牌們在高端化產品上進行更多布局,蘇寧易購方面向記者表示,近年雙十一品牌方在備貨和投入規模方面并未保守,今年家電品牌在線下的投入反而有所增長,以吸引高端用戶進店體驗。據蘇寧易購數據,在雙十一首輪爆發期,線下門店萬元以上高端家電銷售環比增長137%。

    談及今年雙十一的消費趨勢,盧春水向記者介紹道:“雖然用戶消費習慣變化帶來巨大挑戰,但是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從來沒有變。我們認為電視今年重回本質訴求,包括畫質、音效、大屏等方面。今年在電視方面TCL有兩大核心產品,其一是75吋以上超大屏電視,其二是Mini LED產品,雙十一期間Mini LED產品已經同比增長700%。”

    當前大屏電視趨勢越來越顯著,根據蘇寧易購向記者提供的數據,世界杯帶動大屏電視熱銷,蘇寧易購門店75吋以上大屏電視銷售增長70%,海信、創維、索尼、TCL、三星等萬元以上高端電視增長翻倍,其中國產品牌占比65%。

    電視之外,冰洗產品也呈現多樣化、健康化的需求。盧春水表示,現在冰箱單價一路走高,大容量冰箱成為熱點,TCL的600L及以上大容量冰箱同比增長82%;新風空調成為空調行業的新增長賽道,雙十一期間,TCL的新風空調同比增長7700%。

    同時, 高端產品的“性價比”競爭也愈演愈烈,比如往年萬元以上的高價OLED電視,現在可以低至5000元附近,和高端4K液晶電視價格檔位相差無幾。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智能家電需求更加多樣,廚電類、清潔類的智能化產品成為近年熱門。11月11日,蘇寧易購發布《2022雙十一家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雙十一,“舒適”“健康”“效率”成為消費者選購智能家電的首要因素,智能空調、智能掃地機、智能空氣凈化器等智能家電走俏,線下銷售環比增長超150%。

    其中,暖經濟、宅經濟相關品類熱銷。蘇寧易購線下數據顯示,家務裝備迎來快速升級潮,智能洗地機、炒菜機器人、擦窗機器人消費增速較快,銷售環比增長均超200%。隨著入冬,熱水器、踢腳線、暖風機、取暖器、取暖桌的咨詢量排名最高,其中遠程智控、速熱大容量熱水器大幅增長223%,取暖器、取暖桌最受歡迎,銷售環比增幅均超200%。

    眼下,消費者對家電的追求還在不斷升級變化。從高端化、智能化,到一體化、精細化,再到健康節能等功能,廠商們也在不斷挖掘更多真實需求。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吳梓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手機大幅降價背后,是手機產業的價值重估
    銀發族學網購,中老年在抖音尬舞播放1.7億次!
    寧可“得罪”京東,私域能否緩解“瀘州老窖”的焦慮
    雙十一收官:平臺戰報公布,GMV數據隱身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