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疫情的影響,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等等,使數字化的價值被快速普及、驗證, 向數字化進行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一項新技能。而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今天,這項技能也必然成為政府及企業重振經濟的極佳助力。
雖然數字化轉型成為必要,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率卻很低。據Gartner統計顯示,成功的數字化轉型能讓企業效率提升20-25倍;但這個過程中有80%以上的企業會失敗。
毫無疑問,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想要服務好更廣泛的客戶,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攜手廣大合作伙伴,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包括商業市場客戶在內的千行百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11月7-9日,華為面向ICT產業的年度旗艦活動——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在深圳和線上舉辦。大會以“釋放數字生產力”為主題,邀請了ICT行業領袖、專家及合作伙伴等嘉賓,探討如何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共建數字產業生態等議題,并分享最佳實踐。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認為,數字生產力存于技術里,藏在場景里。他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為行業找技術,深入場景創造價值》的主題演講,并重點分享了華為基于多年探索和實踐總結出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和企業轉型的成功秘訣。
此外,要想實現數字化轉型,商業市場對應的眾多企業跟上數字化的進程也同樣重要。 在以《攜手伙伴,共贏商業市場》為主題的商業市場峰會上,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和華為企業BG副總裁陳幫華共同聚焦廣大合作伙伴最關心的話題,分享了華為的商業市場戰略,以及如何賦能伙伴、使能伙伴,通過持續優化產品和數字化作戰平臺,全方位支持伙伴自主拓展商業客戶。
共享數字化轉型“方法論”
深入場景創造價值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達到10%。同時,IDC也預測,2022年~2024年,企業數字化轉型投資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6.5%,到2024年底,將占所有ICT投資的55%。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迫切需求和豐富的ICT人才儲備,正推進行業數字化進入快車道。
然而,數字化轉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服務的客戶種類越來越多樣、復雜。按照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面對無數種需求,如何讓產品和解決方案對接千行百業的價值需求?數字生產力該如何釋放?從哪里去找?它存在于哪里?
面對一系列發展中的重難點問題, 華為經過多年的深度探索和業界極佳實踐,總結出一個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方法論,這套方法共包含六步:即“意愿牽引、場景切入、目標導向、組織適配,技術內化和應用外掛”。“首先,必須要有愿景牽引,敢闖、敢試、敢投入,而且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景切入并有明確的目標導向;同時要找到伙伴和華為這樣的原生態技術供應方,形成組織適配,再加上技術內化和應用外掛。”吳輝說道。
他認為,在創新項目當中,客戶、伙伴和華為都有各自的優勢,要充分發揮三個角色之間各自的特點。“客戶有清晰的發展規劃和對業務深度的理解,并且知道自己的夢想和愿景是什么;伙伴則有在這個行業里多年的積累,這些經驗不可或缺。華為有著全棧的ICT軟硬件技術作為平臺,能夠把技術運用到這個場景里。三者相結合,將會使得數字化生產力得到釋放。”
過去兩年,為了快速集結資源,提高決策效率,華為成立了三大類“軍團”。 一是行業軍團,“用一支隊伍服務好一個行業”,如煤礦軍團、數字金融軍團、電力數字化軍團等; 二是產業軍團,側重能力構建和貢獻產業標準,如機器視覺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智能光伏軍團等; 三是產品組合軍團,讓產品組合易集成、易適配,如數據中心產品組合軍團、園區產品組合軍團、廣域網產品組合軍團、數字站點軍團等。
不僅如此,華為攜手伙伴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價值正在越來越多的行業涌現。在大會現場,重磅發布了十大華為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包括:城市融合感知解決方案、財政技術中臺解決方案、智慧醫院全光閱片解決方案、銀行分布式新核心解決方案、工業AI質檢解決方案、電網數字換流站解決方案、本安型礦山工業承載網解決方案、智能隧道解決方案、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港口智能水平運輸解決方案。
向“以客戶+伙伴為中心”轉變
攜手伙伴共贏商業市場
在華為的大力推動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主要龍頭企業都已經實施數字化轉型,但眾所周知, 華為公司的愿景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要完成這張智能世界的完整拼圖,不僅僅大型企業客戶要率先完成數字化轉型,商業市場對應的眾多企業跟上數字化的進程也同樣重要。
事實上,隨著數字經濟的持續深入,廣袤的地市區縣、廣大的中小企業也有著強烈的數字化訴求。華為深知,伙伴才是服務商業市場客戶的關鍵。為此,華為中國政企業務主動求變。 “華為將堅定地賦能伙伴,使能伙伴,從‘研發、營銷、銷售、供應、服務’端到端適配,全方位支持伙伴自主拓展。”汪濤說道。
對于商業市場,華為有著明確的定義,即面向華為NA(Named Account)以外的客戶,以伙伴自主拓展的方式覆蓋市場。
自今年6月華為提出攜手伙伴共拓商業市場以來,近半年時間,華為與伙伴們已經在商業市場取得了一些階段性進展和成果,例如: 研發層面,華為面向商業市場的產品規劃首先從“以客戶為中心”向“以客戶+伙伴為中心”進行轉變,實現了對產品可銷售性、可供應性、可服務性的全面優化;同時,華為還通過多平臺、多入口確保伙伴的需求和聲音“上得來,下得去”。
營銷層面,目前華為已通過各種線上線下營銷以及和伙伴一起舉辦的圈子活動等,為伙伴帶來了20億元人民幣的商業新機; 銷售層面,華為專為伙伴打造了一站式自主交易平臺,目前已經實現了全流程10大環節的自主使用、隨時可視,解決了以往各環節之間不互通的問題。據統計,目前華為伙伴自主提交的訂單,已經有60%實現了秒級激活; 供應層面,華為正在積極努力,通過建設區域倉(RDC),提供報價器和億企飛APP等工具,打造了類電商的供應體驗,實現敏捷供應以及訂單物流的可視可信; 服務層面,華為希望建設優質快捷的服務體系,使能伙伴自交付自運維,通過牽引鉆石、金牌經銷商等能力型伙伴加大商業市場的服務投入,建設面向商業市場的授權服務中心(ASC),以及常用工具基于伙伴身份自動授權等,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體驗。
與此同時,華為億企飛App也帶來了產品庫、方案庫、成功案例庫、智能配單、隨時可視等方面的眾多新功能,讓合作伙伴感受到了數字化作戰平臺的全新優勢和價值。
展望未來,“汪濤表示,任重道遠,行則將至。華為希望通過構建業界極佳的流程、平臺、工具、產品和方案,全方位支持伙伴更加自主地、高效地拓展與交付,攜手伙伴在商業市場上快速成長。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讓更多的企業便捷地獲取數字化產品、方案與服務,快速補齊數字世界的拼圖,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每經記者 王晶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