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弄潮歐美圖書出版市場,TikTok變“深沉”了?

    作者|麻吉

    TikTok正以自己的方式改變歐美圖書出版業。

    數字時代,TikTok和傳統紙質書之間,正發生一種奇妙的連接。在TikTok上的BookTok社區,人們通過短視頻形式探討和推薦圖書,播放總量已超730億次。

    圖源:TikTok截圖

    BookTok帶起的閱讀熱潮進一步蔓延至線下。去年以來,線下紙質書銷量上漲,而不少歐美出版社將這一趨勢歸功于TikTok平臺。

    美國圖書出版業統計機構BookScan數據顯示,2021 年,BookTok 幫助作者銷售了2000 萬本書籍。而今年上半年,這一銷量又上漲了50%。

    在內容更加碎片化、娛樂化的短視頻時代,TikTok卻讓網友重新回歸紙質閱讀,并由此引發了“深度思考”。

    “短視頻讀書”引發化學效應

    TikTok上的#BookTok標簽自2020年開始出現,在疫情居家背景下,有關的讀書視頻內容迅速受到年輕人追捧。

    “我熬夜到凌晨2點看完了《They Both Die at the End》這本書,最后哭得不得不換衣服。” “《We Were Liars》這本書讓我看完之后在停車場崩潰了,身體也垮了。”

    在一條短短27秒的視頻中,創作者Selene Velez繪聲繪色地和粉絲分享了幾本讓自己哭到“昏天黑地”的書。這條視頻上傳不過短短幾個小時后,瀏覽量就超過了10萬。

    “那些讓你哭泣的書”是BookTok上很受歡迎的視頻主題。“如果你在鏡頭前哭了,你的瀏覽量就會上升。”25歲的BookTokker Juan說。

    圖源:TikTok截圖

    除了充滿情緒化的讀后感,網友關于圖書主題的創作靈感還有很多。

    不少讀者選擇在BookTok話題中分享自己cosplay(角色扮演)的小說角色視頻。

    其中,有愛好魔幻文學的讀者,在視頻中連換幾套華麗衣飾,分別扮演不同小說中甜美或是暗黑系的“精靈”;有讀者在視頻中表演普通女孩如何一秒化身小說中的“女戰神”,吸粉無數;另外一些喜歡經典文學作品的網友,則穿上各式帶有時代特色的服飾,為小說中的角色賦予了自己想象中的形象。

    除了推薦、種草圖書,BookTok上還有不少走搞笑路線的讀書視頻。在這些視頻里,BookTokker 經常對小說中令人費解的情節和描述作出“調侃”。

    圖源:TikTok截圖

    在一條流傳甚廣的視頻中,網友@kkolesaire吐槽了小說《暮光之城》中有關男主角愛德華的描述:他動不動就“輕笑一聲”,甚至在同一頁內容上“輕笑”了2次之多。配上TikTok 的“尷尬臉”濾鏡,@kkolesaire的這條視頻引發大量網友共鳴。

    還有一些BookTokker則曬出了自己精心布置的書房和制作的精致讀書“周邊裝備”。

    圖源:TikTok截圖

    Sohltrain在一則視頻中拍攝了自己組裝“豪華書柜”的全過程。在視頻最后,書柜完工,她將自己打扮得充滿儀式感,登上滑輪木梯取書。這條視頻吸引了超過360萬粉絲點贊和超過2萬條留言互動。

    在BookTok社區中,受歡迎的視頻主題還有“最美圖書館”系列。一個展示奧地利夢幻圖書館的視頻,吸引了600多萬網友點贊。他們紛紛在視頻下留言,詢問“這個像極了《美女與野獸》場景的圖書館在哪兒?”

    圖源:TikTok截圖

    “BookTok改變了出版界”

    TikTok上各種關于閱讀書籍的有趣視頻,不僅帶動了流量,也實實在在拉升了線下紙質書的銷量。

    NPD Bookscan 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讀者購買了8.25億本紙質書,是該機構自2004年開始統計圖書數據以來,紙質書銷量最好的一年。

    以TikTok為代表的社交平臺,被認為是圖書銷量飆升的重要原因。

    “我從2010年以來一直是一名行業分析師,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社交媒體影響力。” NPD集團業務發展執行董事Kristen McLean說。

    2020年,年僅22歲的作家Chloe Gong在發布新作時,選擇在TikTok上進行自我推廣。“在這里,愛書的人,喜歡談論書和寫書的人聚在一起,制作有趣的視頻。”很快,她的作品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而她將這一成績歸功于TikTok。

    在BookTok上獲得大批流量關注的,遠不止新近出版的圖書。一些出版多年的“老書”,經由BookTokker推薦重新“翻紅”,最初突然上升的銷量表現,往往另原作者都“摸不著頭腦”。

    2021年,Selene Velez的一則視頻帶火了已經出版了10年之久的歷史小說《阿喀琉斯之歌》(The Song of Achilles)。伴隨數百萬線上瀏覽量而來的,還有該小說在線下每周約1萬冊的紙質書銷量。這一銷量,是這部小說獲得英國“柑橘文學獎”時的 9 倍。

    持續的熱度,讓《阿喀琉斯之歌》連續21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該書作者瑪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在推特上感慨道:“我做夢也沒想到,如此貼近我心的這本書會吸引這么多讀者。”

    另一部感動了眾多網友的小說《我們之間結束了》(It Ends with Us),出版于2016年,但在2020年突然爆火,一夜之間銷量突破百萬。

    小說作者科琳·胡佛(Colleen Hoover)和出版商起初都感到十分困惑,后來才在BookTok上找到答案。很多網友在看完這部小說后嚎啕大哭,用視頻記錄下自己的情緒化感受,并上傳到了BookTok話題,從而引發了大量關注。目前,#itendswithus這個標簽在TikTok上的點擊量已經超過10億次。

    歐美以外的其他市場,同樣出現了BookTok熱潮。日本一部出版于30多年前的小說《殘像口紅》,在BookTok的熱度帶動下,拿下了2021年亞馬遜日本文學銷量榜首位,還在各大網上書店頻頻斷貨。

    重塑閱讀“傳播鏈”

    強大的圖書“種草”能力,吸引不少書店紛紛入駐TikTok。

    近期,美國最大實體連鎖零售書商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與TikTok合作發起夏季閱讀挑戰#BookTokChallenge。目前,巴諾書店的TikTok賬號粉絲已超11萬人。

    圖源:TikTok截圖

    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巴諾書店的線下宣發活動幾乎停滯,但銷售額卻逆勢走高。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巴諾書店2021年的銷售業績上漲3%,其中銷售書籍帶來了14%的銷售額增長。

    位于英國的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去年的利潤則大幅增長了220%。出版社CEO奈杰爾·牛頓(Nigel Newton),將這一增長歸因于“TikTok的巨大影響力”。

    隨著月活突破15億,TikTok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正在進一步顯現。雖然受到年輕人歡迎,但TikTok上“玩鬧”性質的內容,也曾被不少人認為浮躁、“浪費時間且無聊”。

    英國BookTokker霍莉曾經下載了TikTok,但很快因為不喜歡其中充斥的“跳舞視頻”而卸載了APP。疫情期間,身邊的朋友們都在談論TikTok,霍莉也再次回到這個平臺,而算法給她推薦了BookTok的相關視頻。

    “我看到了TikTok的另一面。現在我知道為什么人們這么喜歡它了——因為TikTok有很多不同的領域。” 霍莉說。

    對閱讀的喜愛,讓霍莉愛上了TikTok。對其他很多青少年來說,TikTok 讓他們重新愛上了閱讀。

    “TikTok現在是一個可以找到好書的地方了,沒想到我會因為TikTok而重拾閱讀。”一名網友在視頻下留言道。

    圖源:TikTok截圖

    2021年,英國五大青少年暢銷書中,有四本來自BookTok。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BookTok上的熱門書籍也從青少年圖書擴展至成人類圖書,涉及的書籍風格也更加多元。

    22歲的Emily說,BookTok社區非常包容,推薦的書籍也非常多樣化。原本自己書架上大部分都是白人作家的作品,而BookTok讓她發現了很多黑人作家寫的好書。

    “BookTok為我打開了世界,我至死都是一名Tokker!”26歲的Coco出生于索馬里,目前定居英國。作為“少數族裔”群體的一員,她認為BookTok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空間,“讓各種文化都能被看到”,而很多書籍是其他傳統媒介不會重點推薦的。

    “我在上面找到了一些肯尼亞民間傳說和關于中國朝代史的小說。在TikTok上,一切都融合在一起,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Coco說。

    BookTok也正影響著實體書店和作家,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接觸讀者并銷售圖書。

    在歐美的各大書店中,消費者經常可以見到專門為BookTok熱賣圖書開辟的區域。書店會對BookTok上的熱門圖書趨勢保持關注,并將最近流行的書籍擺在顯眼位置,并標注“最受歡迎的BookTok圖書”,以吸引讀者購買,帶動圖書銷量。

    不少知名作家也陸續入駐TikTok,和粉絲分享自己的寫作故事和經驗技巧,成為了他們的生活日常。另一些新人作家,則將TikTok視為其嶄露頭角的平臺,粉絲在評論中的鼓勵和“催更”,成為他們繼續創作的動力。

    在Booktok平臺爆火以前,青年作家亞歷克斯·阿斯特爾(Alex Aster)的作品《Lightlark》曾經多次被出版社以“青少年奇幻題材市場已飽和”等理由拒絕。

    于是,阿斯特爾在TikTok發布了一個視頻,詢問粉絲對有關“100年才出現一次的詛咒之地”的小說是否有興趣。

    圖源:TikTok截圖

    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該視頻一天之間的播放量就超過100萬,而阿斯特爾得到了成千上萬粉絲的熱情回復。

    伴隨流量而來的,還有一家出版社高達6位數的書約,以及環球影視對該書電影改編權伸出的橄欖枝。

    TikTok上鮮活演繹的短視頻,在倍速的“眾口相傳”中,正將其強大的傳播效應投射在全球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TikTok為代表的新媒介,被認為推動內容向“數字化”“碎片化”“娛樂化”發展。而隨著TikTok將內容觸角延申至閱讀領域,由BookTok話題帶動的線下圖書熱潮,則體現了TikTok的另一面:年輕一代并未拋棄文字和思考,而曾被詬病“浮躁”的TikTok成為了其中的橋梁。

    來源:霞光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弄潮歐美圖書出版市場,TikTok變“深沉”了?
    訂單翻番,單場GMV超500萬,快手產業帶主播崛起
    年輕人厭倦套路,不愿再“等”雙11
    虛擬主播也帶貨?直播1.7小時,營收111萬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