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日活躍用戶數量,躍居出行APP第一
在出行APP中,誰的活躍用戶最多?答案是哈啰。
近日,移動大數據服務商極光大數據發布《2022年Q3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哈啰App活躍用戶規模躍升至行業首位,其三季度App季均日活躍用戶數量突破千萬,達到1000.7萬。
圖源:極光大數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季度均值登頂行業第一外,在今年國慶前夕,哈啰APP的日活用戶數量峰值已經達到了1500萬人。
這個數據一出,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哈啰活躍用戶規模登頂行業第一,這意味著中國出行市場近十年來首次易主。細數神州專車、Uber中國,乃至高德、美團打車,他們的集體目標,被哈啰率先完成了。
在暴漲的活躍用戶數量背后,是哈啰近兩年對各項新業務的積極拓展。因為哈啰不希望做一個只能騎車的App,而是本地生活平臺。
2021年,哈啰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在采訪中提及,目前哈啰所有業務布局可以概括為,“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想著田里的。”
其中,共享出行和順風車這類已經可以穩定運行,是平臺的基本盤,被他歸為“碗里的業務”,而哈啰正在拓展的智能電動車,以及吃喝團購等本地生活業務,則是在基本盤的基礎上,生發出的全新嘗試與暢想。
而在整個過程中,不由得勾起大家的疑惑:為什么一個共享單車平臺,要做這么多副業?
原因很簡單,從營收的角度看,本地生活等各類新業務可以給哈啰帶來更高的增長天花板,從行業探索的角度看,轉型本地生活都給哈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具體來說,在九月底到十月初的哈啰假日狂歡節中,哈啰App日活以超40%的增速突破1500萬大關,平臺GTV也實現了超2億。其中,新業務實現前9個月在集團整體業務中的收入占比首次超過共享單車。
作為對比,在此前的哈啰招股書中顯示,哈啰的共享兩輪車業務,2018虧損22億元,2019年虧損15億元,2020年虧損11.3億元。
所以無論是為了講出更多新故事,還是帶來更多實際營收,哈啰轉型本地生活都已經初見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地生活的探索中,哈啰還不停入局實體門店。最新消息顯示,哈啰電動車首家全生態體系店將于11月初在上海正式營業,該門店涵蓋“小哈修車”“小哈換電”等多項特色服務,將為市民帶來全新兩輪電動車的購買、服務體驗。
圖源:上海靜安
綜合來看,日活用戶數量登頂出行服務行業第一,只是哈啰的第一步。
多元化布局的哈啰,還在無邊界擴張
如果要給現在的哈啰下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美團學徒”。
在轉型本地生活之后,哈啰并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反而朝著美團創始人王興口中的“無界擴張”路線努力向前。
在過往的印象中,哈啰的主營業務是共享單車,事實上除了共享單車之外,哈啰所涉及的業務越來越多。
打開哈啰APP我們會發現,除了共享單車,哈啰的業務已經囊括了打車、順風車、火車票銷售、酒店民宿、租車、速遞、加油、貸款、保險、電動車換電、手機充值、相親、電商、景點門票、信用卡、寵物社交、游戲中心等一系列版塊。
這些繁雜的業務被哈啰大致分為兩類,出行和生活。其中,關于出行的業務拓展我們都可以理解,與哈啰的兩輪、四輪業務產生聯動。
而細心的用戶可以發現,除了這些與哈啰主營業務關聯較強的探索之外,在哈啰APP上還可以看到圖文、短視頻、陌生人交友等功能。
具體來說,陌生人交友指的是哈啰主頁中的“脫單”功能,在其中填寫個人信息、交友意愿,并上傳本人照片等便可使用服務。
更有趣的是,在哈啰APP一級入口的“逛逛”功能,在這個類似于內容社區的雙列單元中,有很多用戶在分享最近的身邊事,內容主題包括出行PK、釣魚、打工日常、吃喝玩樂等多個領域。而在哈啰的“逛逛”中,不僅有傳統圖文分享,還有諸多用戶自發生產的短視頻內容。
據悉,內容社區“逛逛”是哈啰此前推出的新功能,旨在將平臺從狹義的出行拓展到到廣泛的生活服務生態、 實際上目前這個內容社區的熱度并不高,比如排列在用戶首頁的精選內容,點贊量一般在30-100個左右。
從大出行到本地生活,在到圖文內容社區乃至陌生人交友,這些功能集合在哈啰APP上,總給人帶來一種“四不像”的感覺。
實際上,如果單論用戶數量的話,哈啰與美團差距并不大。去年哈啰宣布平臺注冊用戶數達到 5.3 億,而美團去年年底的交易用戶總數為 6.9 億。
還在無邊界擴張的哈啰的確給平臺帶來了更多活躍用戶,可如果只是缺乏核心路線的肆意擴張,也不由得讓人對哈啰的真實競爭力,產生一絲疑問。
硝煙四起的行業中,哈啰拿什么競爭
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出行業務和本地生活業務,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片土地上,硝煙從未徹底散開過。
以目前哈啰所處的大出行為例,今年以來,先后有華為打車、騰訊出行等選手入局,高德聚合打車、美團打車等業內選手也加強了投放力度。
以華為打車為例,從今年9月份正式上線開始,就已經聚合首汽約車、神州專車、T3出行和陽光出行等服務商,覆蓋全國近100個城市。
哈啰正在轉型入局的本地生活領域,更是迎來了抖音、快手、京東等巨頭的加入。更不用提哈啰目前正在做的二輪電動車生意,將直接與傳統電動車廠商開啟實體店鋪的競爭。
群雄環伺之下,哈啰要依靠什么來競爭呢?
目前來看,哈啰表現出的競爭優勢主要有二,其一,資金;其二,資源整合。
細數哈啰的融資旅程,在2021年11月獲得螞蟻和阿里巴巴戰略融資2.8億美元之前,它已經完成了G輪融資,初步估算,其總融資金額超過350億人民幣,僅2021年融資便超過5億美金。
此前,哈啰的IPO招股書顯示,2018虧損22億元,2019年虧損15億元,2020年虧損11.3億元,簡單推算一下,目前哈啰賬上應該還有一部分資金留底。想要在萬億級的本地生活市場翻云覆雨的話,這筆錢絕對不夠。
但以目前的哈啰體量來看,在本地生活的細分領域中,如果哈啰精確找準業務切入點,很有可能把這部分資金的力量發揮出來。
其次是背靠阿里巴巴集團,使得哈啰在相關業務上,擁有更多兄弟姐妹。
以支付寶為例,支付寶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一直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本地生活的集大成者,為此阿里曾把口碑、餓了么、高德、飛豬、菜鳥、哈啰等等業務都整合在里面,為支付寶湊齊了本地生活的各項服務。
客觀來說,在眾多業務背后,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強勢布局,對于哈啰來說,多方面的資源代表著在本地生活領域的絕佳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餓了么、蜂鳥即配等平臺也在承載更多本地服務,甚至借助外賣履約能力,入局即時零售行業。對于哈啰來說,想從集團內整合資源,面臨的難題也絕對不少。
總的來看,目前多元化探索的哈啰,還處于無邊界擴張的地步。無論是短視頻社區還是社交功能,哈啰都在嘗試入局。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些功能多樣有趣,卻顯得有些繁雜。哈啰還未徹底定型,那篇獨屬于哈啰的本地生活故事,還沒有完成。
而在多元化的探索中,這些業務已經給平臺帶來了更多活躍用戶和市場聲量,也讓我們看到了哈啰身上的潛力。
就像哈啰高管說的那樣,“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想著田里的”,哈啰的未來充滿可能,也不缺乏挑戰。
作者 | 老電
來源:電商報官方賬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