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無糖茶飲賽道瘋狂內卷,東方樹葉患上“中年焦慮”

    曾經位列中國最難喝飲料榜前列,如今卻被奉為飲料界的“鴨先知”,東方樹葉的口碑跌宕起伏。而如果細究,其命運線與背后的中國無糖茶飲市場,幾乎重合。

    出品 | 微果醬(ID:wjam123456)

    作者 | 陳出木

    01#“中國最難喝的飲料”翻身記

    愛喝飲料的小伙伴應該對這張圖不陌生,盡管被盤得包漿,但仍然擋不住網友們的調侃熱情,時不時就要拉出來走兩步。而誰也沒想到,這幾款飲料在近年“越罵越紅”。

    圖源:網絡

    如果說,格瓦斯、沙示、嶗山均因為地域門檻,阻礙了大眾認同,紅色尖叫則是真有些自己的“獨特”口味,那么東方樹葉屬實有點“冤枉”。

    時間回到2011年,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正式面世,試圖借著“大陸第一款無糖茶”的名號勇闖天涯,卻被市場無情教育,一兜頭的評論全是“難喝”。

    用如今的眼光看,那得說一句,東方樹葉生不逢時。

    圖源:微博

    “東方樹葉”彼時,正是“甜味的最好時代”,國人嗜糖。在大眾的認知里,飲料就應該是甜味的,但東方樹葉卻反其道而行。

    別看如今大家對東方樹葉的清淡有著高評價,放在十年前,這樣的口味便是“寡淡”“隔夜的冷茶水”“只加了一片茶葉的礦泉水”,諸如此類的口味描述,足以讓愛喝茶和不愛喝茶的人同時沉默,也勸退了無數消費者。

    在2013年中國質量協會進行茶飲料行業消費者滿意度調查時,東方樹葉排在倒數第二,一起墊底的還有同樣也是做無糖茶的三得利。這一番官方認證,讓東方樹葉坐穩了中國最難喝飲料之一的位置。

    圖源:微博

    “東方樹葉”在東方樹葉上市5年后,國家衛計委在2016年發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強調控制添加糖攝入量的重要性。后來,這份文件被視為無糖飲料賽道的“發令槍”,也成為了東方樹葉的轉機。

    同年,剛成立一年的元氣森林聞風而來,推出了無糖氣泡水,在無糖飲料賽道上跑出圈,并深入教育了消費者心智,讓“無糖”的概念延伸出廣闊的市場。這場飲料控糖熱潮,至今仍未冷卻。

    而這一切,也幫東方樹葉鋪出了一條通往無糖茶巔峰的路。

    熬過了過渡期的東方樹葉,從2019年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當年的增長率達到28.9%,在2021年又實現了翻倍增長。更有甚者,根據尼爾森數據,在過去的十二個月,東方樹葉的增速接近70%,超過行業85倍。

    至此,東方樹葉完成了從“中國最難喝”到炙手可熱的大逆襲,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上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

    但若要說就此高枕無憂,恐怕這話就早了些。

    雖然東方樹葉剛從低谷翻身,但迎面又遇上了無糖茶領域前所未有的“激烈廝殺”。再者,不愛喝無糖茶的消費者至今仍然不少。

    02#中國無糖茶飲市場的“生死戰”

    如果要談論中國無糖茶飲市場,還得回看1997年,日本的三得利帶來了在其本土熱銷的烏龍茶產品。

    圖源:三得利飲料官方京東旗艦店

    雖然同是愛喝茶的國家,但那會兒咱并不愛這種“沒什么味道”的飲料,所以三得利遭受冷遇是可以預料到的情況。

    隨后康師傅、統一兩大方便面巨頭陸續推出“本味茶莊”“茶裏王”,可口可樂也跟風上市過原葉茶產品,但都紛紛折戟。

    康師傅的“本味茶莊”目前已經查無此莊,官博的更新也停留在2014年。

    圖源:京東店商品詳情頁

    而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2004年便進入大陸市場的統一茶裏王在熬了7年之后還是宣布全面撤退,那一年恰好就是農夫山泉推出東方樹葉的2011年。有趣的是,待到東方樹葉開始提速發展的2019年,茶裏王又“卷土重來”,并因為“2020年收益實現倍數增長”而成為統一當年財報的高光。

    圖源:微博

    “統一茶裏王”前文提到,自打2016年以來,元氣森林憑借無糖氣泡水出圈,控糖成為風尚,無糖茶飲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根據零點有數發布的《2022年中國無糖茶飲行業洞察報告》顯示,無糖茶飲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6億發展到2020年的48.5億,預計到2025年,中國內地無糖茶飲市場規模將正式突破百億。

    隨著這個品類的成熟,其市場份額也被迅速瓜分,群雄逐鹿者大致可以分為:以農夫山泉、統一等為代表的傳統飲料品牌,以元氣森林、讓茶等為代表的行業新勢力,和以伊利、喜茶等為代表的跨領域品牌。

    按照零點有數的統計,結合尼爾森數據來看,目前占據了50%以上市場份額的東方樹葉仍然是行業的龍頭,這當然要歸功于它深耕行業十年的先手優勢。而緊隨其后的元氣森林,作為新消費品牌,可以干到行業第二,旗下燃茶、纖茶同時進入無糖茶飲品牌市場份額TOP5.算得上是黑馬。

    圖源:零點有數的《2022年中國無糖茶飲行業洞察報告》

    鑒于中國無糖茶飲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時期,當下的市場格局并不能代表未來很長時間都可以維持如此。

    比如,國貨之外,據日經BP社報道,可口可樂日本公司推出的“Yakan no Mugicha(壺煮大麥茶)”上市不到一年,累計出貨量突破3億(按650ml規格折算),一躍成為可口可樂在日本“10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新品。

    圖源:Yakan no Mugicha

    所以,在這個江湖里,變數分分鐘可能發生。

    03#無糖茶飲賽道瘋狂內卷

    在無糖茶飲品牌各自割據之際,東方樹葉這樣的老牌選手還沒過上幾年安生日子,便不得不奮起應對中國無糖茶飲市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中國地大物博,茶往下細分也能數出祖宗數代。所以,烏龍茶、綠茶、紅茶這三款屬于基操,口味上的內卷,還得從各品牌致力于把所有茶都重新做一遍開始。

    去年,東方樹葉推出品牌成立10年來的三款新品——青柑普洱、玄米茶和桂花烏龍,今年又上線首個春季限定新品“龍井新茶”,足以看出這位老將的“中年焦慮”。

    圖源:微博

    “東方樹葉”同樣盯上了青柑的還有茶裏王,其在6月推出了新的限定口味“青柑大紅袍”,甚至為此改了瓶身上一直以來印著的撲克牌形象包裝。

    圖源:微博

    “統一茶裏王”而讓茶則打出“高山茶”的概念,卷起了茶園產地。只能說不愧是新消費品牌出身,這不就可以把如烏龍茶、綠茶一類的基礎茶,又重新整一輪了。

    圖源:讓茶京東自營旗艦店

    正當這邊廂,東方樹葉宣傳自己的“龍井新茶”原料是清明前后的特級龍井新茶,從采摘到出廠的制作周期均為5天,而讓茶則聲稱來自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生態茶園,反正是一個比一個高貴。

    另一邊廂,新消費品牌代表選手之一的元氣森林選擇另辟蹊徑。

    普通茶葉已經沒法滿足品牌躁動的“創新”,于是元氣森林把早在2018年就推出的植物茶飲“改頭換面”,從“健美輕”變成“纖茶”,再次殺入市場,包括玉米須、杭白菊、桑葉三個口味。(屬實沒想到,這么接地氣的健美輕居然和走洋氣路線的元氣森林是一家)

    《2022年中國無糖茶飲行業洞察報告》也有相關預測數據:

    未來一年,無糖植物茶的預期增長為33.9%。到2028年,無糖植物茶的市場份額將達到22%,超過無糖純茶飲躍居市場第二位。此時,無糖植物茶領導品牌元氣森林纖茶的市場份額將超過40%,遠高于第二位的伊藤園。

    圖源:網絡

    除了口味內卷,無糖茶飲品牌也在概念和包裝上各出奇招,試圖打出差異化定位。

    以東方樹葉為例,在產品上加載文化是農夫山泉的拿手好戲。

    早在十年前,當大眾尚且一邊倒認為東方樹葉“難喝”的時候,其廣告語卻被津津樂道:“公元 1267 年,蒸青綠茶東渡日本;貞觀 15 年,紅茶經茶馬古道傳往西域;17世紀,中國烏龍風行英倫。傳統的中國茶,神奇的東方樹葉。”搭配上剪紙皮影風格的視覺畫面,東方樹葉和“中國茶”牢牢綁定,至今仍標示在其商品詳情頁。

    截圖自2012年東方樹葉廣告短片

    在包裝上,東方樹葉四款基礎口味瓶身圖案均選自上文提及的廣告短片,展現了中國茶文化。新品則根據“普洱經只有鳥才能飛過的茶庵鳥道出滇”的說法取飛鳥意象,以及根據玄米茶中有日本蒸青綠茶取了鯉魚旗圖案。

    圖源:農夫山泉京東自營旗艦店商品詳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無糖茶飲的口味逐漸被接受,價格又成為了廣受熱議的因素。

    果醬妹在便利店發現,大部分無糖茶飲都集中在5~6元,逼近7元的茶裏王最貴,雖然三得利的5.5元看起來最便宜,但東方樹葉、維他等品牌產品在疊加第2件半價、加1元多1件等活動之后,價格即降至4元左右,實際上更便宜。

    相比普遍在3元左右的含糖飲料,無糖茶飲的價格稍高。但在飲料單價日漸拔高,尤其是無糖氣泡水等價位集中在6元甚至更高的情況下,無糖茶飲的價格還是能被其擁躉所接受。

    《2022年中國無糖茶飲行業洞察報告》顯示,近九成的無糖茶用戶消費單價超過5元/瓶(500ml左右),相關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顯然,在價格相對不敏感的無糖茶飲市場,各品牌的爭奇斗艷都仍有廣闊藍海可以發揮。但也因此,這個賽道的內卷仍然會持續。

    至于無糖茶飲將成為品牌的新增長點還是短板,尚未可知,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年又會刮起什么樣的風潮。但反正要像東方樹葉這樣,做了十年,一朝登頂,還是需要足夠的產品實力和運氣。

    來源:微果醬(ID:wjam123456)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無糖茶飲賽道瘋狂內卷,東方樹葉患上“中年焦慮”
    東鵬飲料全國布局單季營收增兩成,拳頭產品占營收96%存跛腳隱憂
    印度版「喜茶」「一點點」,看看印度網紅飲料的成名之路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