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走在大街上,還敢跟人隨便抬手打招呼嗎?”
“此前推出的刷臉支付就已經涉及到太多生物識別,現在掌紋、指紋的信息全部都被識別,萬一今后這些數據都被泄露了怎么辦?”
近日,#微信上線刷掌支付#話題沖上熱搜,也引發了網友們對用戶隱私權和安全性的擔憂。刷掌支付真的可以放心使用嗎?
據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微信支付已在深圳部分商家接入刷掌支付設備進行測試,用戶可以通過刷掌紋支付訂單。
刷掌支付啟動測試
10月14日,據Tech星球消息,“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線。公開信息顯示,該小程序由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刷掌支付是繼密碼支付、指紋支付、刷臉支付后,微信的又一新支付方式。
刷掌支付功能需要在刷掌設備中開通方可使用,其小程序的介紹為“你的手掌就代表著你”。
對于微信上線的刷掌支付,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相對刷臉支付有兩大便利性,一是在疫情期間不用摘下口罩,另外就是能夠和手勢等主觀因素相結合,或許可以更加容易讓用戶接受。
“在當下,掌紋和掌靜脈識別技術可以作為現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方案的有益補充。”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鐘德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紅星新聞報道,對于刷掌支付,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騰訊公司”)早已有諸多動作。
天眼查APP顯示,今年3月24日,騰訊公司申請了“刷掌設備”的專利,7月26日已獲得授權,預估在2032年3月24日到期。
據介紹,刷掌設備通過攝像頭拍攝手掌圖像,并對手掌圖像進行識別的設備。如何提高刷掌設備拍攝得到的手掌圖像的質量,是一個關鍵的技術問題。該專利能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
到今年8月初,騰訊公司申請了“微信刷掌支付”“微信刷掌”“wepalm”的相關商標,涉及社會服務、通訊服務、餐飲住宿、廣告銷售、建筑修理等多個國際類別。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針對微信上線刷掌支付,網友們在微博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有人感慨科技發展迅速,伸個手就能付款;
有人覺得是多此一舉,現有支付方式足夠用了;
有人覺得這是在變相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1-2025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使用互聯網進行在線支付的用戶達到8.72億,另外有98%的用戶把移動支付設置為支付首選,預計2022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將達379萬億元。面對百萬億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刷掌支付無疑是一個新策略。刷掌支付方式的出現,將有利于支付生態多元化,以及加強在微信支付在市場的競爭。
全面推廣的三重困局
有業內專家對AI掘金志表示,刷掌支付技術目前大規模應用仍有困難,該業內人士表示,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獲取掌紋數據的問題。
“在相關的法律中,只有指紋是被認可的,而央行允許人臉進行支付,是建立在國家已經有以身份證為基礎的指紋庫和身份證照片可以做真實身份核驗的基礎之上。”
掌紋識別需要采集人的生物特征信息,這些信息并不容易獲得,人們保護隱私的意識在增強,而且國家層面對于企業采集個人信息的政策在收緊。因此,在不能進行大規模采集數據樣本的情況下,掌紋識別技術的規模化驗證就存在問題,并且無法建立起數據庫,很難進行大規模推廣。
其次是刷掌支付的安全性問題。
“刷掌支付”雖然比刷臉支付更加安全可靠,但在其之上還有更加安全可靠的指紋和指靜脈以及虹膜的技術。
這兩種技術在法律層面合規,采集數據相對容易,并且已經在多個場景,比如手機解鎖、門禁等實現應用,其發展前景更好。
最后是刷掌支付的實際應用問題。
“手機Touch ID和Face ID的普及,讓企業能夠更加方便地采集信息,建立指紋和人臉數據庫,但沒有相應的產品能夠實現采集掌紋信息的功能。”目前并沒有現象級的產品和應用吸引人們注冊掌紋信息,推廣成本非常大。
“即便建立起掌紋庫,‘刷掌支付’也只能是作為一個非強制的便捷服務。”該業內人士表示。在已經有人臉和指紋代表著真實個人身份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個人金融賬戶安全的警惕性很強,很難選擇‘刷掌支付’作為主要支付方式。
此外,據移動支付網,“刷掌支付仍然需要面對商家的苛刻要求,更換設備的成本、支付便捷度能否提升效率、支付以外的增值空間等方面,都需要說服商家支持新的支付方式。”
移動支付賽道群雄逐鹿
從目前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來看,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已經占據國內支付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移動支付賽道仍然有后起之秀想要分一杯羹。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21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日常消費、公共事業繳費等各類場景的移動支付滲透率進一步提高。支付完成頁面的廣告和優惠信息被八成用戶關注。
據36氪,用戶愿意使用一款移動支付產品的前提,一定是它支持足夠多的支付場景。除了方便之外,支付產品可以撬動用戶的另一個點則是福利和權益。如果消費就能有回饋,那么用戶就會有持續使用下去的動力。
在競爭激烈的移動支付賽道上,華為正在加速前進。
據界面新聞,在近日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華為終端云服務支付BU的總裁馬傳勇表示,華為錢包月活大概是1億。
華為支付正在攻克的一個場景是車機,人開車到了加油站后,車機屏幕會自動彈出是否要加油,并選擇加油方式,這時候車機只需要掃人臉即可進行支付,人并不需要下車就可以完成加油支付。
目前,華為支付已覆蓋華為系應用和部分第三方應用,包括華為音樂、華為視頻、華為閱讀、芒果TV、有道云筆記、PP視頻等。
同樣的,中國銀聯推出的戰略級移動支付產品——云閃付,也有新動作。據36氪,近日,云閃付在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基礎上推出了云閃付積點和62VIP的會員服務。
移動支付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當前的刷掌支付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距離真正的公開運營仍需一段時間。如果微信想用刷掌支付給微信支付帶來巨大的用戶流量,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對于用戶和商家而言,新支付方式的出現,將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多樣的支付選擇,一場新的支付場景變革已開啟。【責任編輯/AMY】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