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官方宣布新任命: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周禮棟博士,升任為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
從2002年博士畢業后加入微軟,周禮棟已經在微軟度過了20個年頭。
一路從研究員 、首席研究員 、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走到了今天的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自去年7月升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后,周禮棟一直全面負責微軟亞洲研究院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研究工作以及與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合作。
讓我們梳理一下這位新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的履歷和成就。
履歷回顧
周禮棟,畢業于復旦大學,并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之后在康奈爾大學深造,先后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他是IEEE Fellow、ACM Fellow,也是ACM計算機系統會刊(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IEEE計算機會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等的編委會成員。
除此之外,周禮棟還擔任ACM軟件系統獎項評選委員會(ACM Software System Award Committee)主席,以及ACM操作系統原理大會(SOSP)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成員。
在學術方面,周禮棟是系統研究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推動可靠、可信及可擴展的分布式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作為微軟在設計和開發大規模分布式系統方面的重要技術帶頭人,他主持設計和開發的系統支持著微軟從搜索引擎、大數據基礎設施、云可靠性和可用性到 AI 基礎設施的主要服務。
尤其是在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計算機系統領域,周禮棟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曾擔任第一屆亞太系統研討會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也曾推動2017年計算機系統頂級會議操作系統原理大會(SOSP)首次在亞洲舉辦。
2021年7月27日,微軟宣布周禮棟正式升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成為繼李開復、張亞勤、沈向洋、洪小文后的第五位院長。
歷任院長盤點
1、李開復
1998年7月,剛剛成立的微軟中國研究院由剛剛從美國回國的AI語音識別專家李開復擔任首位院長。
在研究院成立早期,李開復吸引了包括張亞勤在內的一批學者回國,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培養機制和創新文化。
2000年,李開復調回微軟總部,在那里工作了5年。2005年,李開復離開微軟加入谷歌,以谷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的身份,創辦并開始運營Google中國。后創辦“創新工場”。
2018年,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李開復任研究院首任院長。同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2、張亞勤
2000年,研究院院長的接力棒交到了張亞勤手中。
張亞勤,12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23歲分別獲得華盛頓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31歲成為IEEE史上最年輕的院士,履歷可以說非常亮眼。
他于2003年創建了微軟亞洲工程院(ATC),2004年晉升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2006年,他創立了微軟亞太研發集團。
后來48歲的他加盟百度,任職公司總裁,負責新興業務。
現在,張亞勤已回歸學界,任清華大學AIR研究院院長、清華智能科學講席教授。
3、沈向洋
2004年,沈向洋接任張亞勤,成為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新一任院長。
沈向洋擔任院長后,轉任微軟全球全球資深副總裁,負責必應搜索引擎全球產品研發。在其治下,一款名為“小冰”的AI產品在中國完成了從0到1。
后來,沈向洋被任命為全球執行副總裁,主管微軟技術與研發部門,是硅谷巨頭公司里職位最高的中國人!
2019年末,沈向洋官宣從微軟退休離任。
4、洪小文
2007年上任的洪小文是目前為止任職期最長的一位院長。
洪小文于1995年加入微軟公司,2004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并擔任副院長,2007年升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2014年洪博士升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兼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2021年7月以后不再兼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但仍然作為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和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繼續負責推動微軟在亞太地區的整體研發戰略布局和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
其實,不止是上述幾位院長,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一直有“中國IT界的黃埔軍校”之稱,持續不斷地培養了多位全球頂尖的計算機研究人才,從其中走出來的專家學者不計其數,如張宏江、馬維英、王堅、王海峰、周明、湯曉鷗等等。【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量子位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