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關閉,曾是國內首家互聯網醫療線下診所

    界面新聞記者日前獲悉,丁香園旗下連鎖診所品牌丁香診所出現業務變動,其在全國所開的首家丁香診所,即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簡稱“濱江店”)已關閉。

    查詢丁香診所公眾號可知,丁香診所在8月23日修改了其門店導航信息。最新信息顯示,丁香診所在浙江杭州地區僅剩一家門店營業。該門店為丁香診所杭州城西店(簡稱“城西店”)。

    界面新聞記者以顧客身份向杭州城西店致電詢問,接線人員表示,濱江店的營業到8月22日就結束了,其業務目前已經合并至城西店。有居住丁香診所濱江店附近的居民則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門口有搬家車輛,店內狀態雜亂,現場人員稱其日后看診可去杭州城西店,濱江店不再營業。

    對于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的營業狀態,杭州丁香診所醫務負責人在回復界面新聞時表示,為了實現硬件環境與服務范圍的升級,杭州丁香診所于今年7月進行了業務整合與升級,所有醫生團隊將統一在丁香診所城西店繼續為患者提供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希望可以帶給大家更舒適的就醫環境、以及更全面和更多元化的醫療服務。

    在濱江店關閉后,丁香診所目前還存有城西店、以及其在福建福州的門店。

    丁香診所濱江店是丁香園創辦的線下實體診所,也是國內首家互聯網醫療公司的線下診所。其具體位于杭州市濱江區濱盛路2311號,于2015年12月底開始試運行,2016年1月18日正式開業。

    據此前報道,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整個診所面積大約800平方米,有9間診室,樓下四間,樓上五間,兒科和小型急救在一層,成人診室和B超在二層;該診所參照的是美國全科醫療體系模式,致力于在社區解決慢性病、常見病和小型外傷的診療。

    從該診所的周圍環境來看,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處在濱盛路和長河路交叉口。其周圍有不少居民區,不僅背靠半島國際,與白金海岸南區步行距離不足600米。并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也在其周邊2公里范圍內。

    丁香診所在杭州的兩家門店均于2016年正式營業。與當年1月開業的濱江店相比,8月開業的城西店在建筑面積和經營科室上都更具規模優勢。

    據36kr此前報道,這家位于西湖區的丁香診所城西店面積1500平米,配備12間標準診室,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個診室,并新增急診室和醫學影像科。并且,自2019年5月起,丁香診所杭州城西店的美容皮膚科開始了試營業,患者可在該診所體驗面部皮膚評估、光子嫩膚、激光祛斑等“輕醫美”項目。

    事實上,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的停業在一個多月前已有預兆。今年7月1日,丁香診所公眾號發布丁香診所濱江店業務整合升級通知,提出自8月31日起,正式將濱江店業務統一合并至城西店;未來,城西店將主營兒科、美容皮膚科、成人內科、婦科、產后康復業務;原濱江店客戶未消費完的套餐可前往城西店繼續使用。

    雖然,前述公告字里行間沒有出現“關閉”一類的字眼,但是,“統一合并”實際也意味著這間國內首家互聯網醫療線下診所即將消失。

    而實際上,丁香診所雖然依然頭頂“丁香”的名號,但其經營方也早已不是丁香園。目前,丁香診所的運營實際由國際醫療品牌嘉會醫療負責。

    與丁香園經營醫生社區起家的互聯網基因不同,嘉會醫療是經營實體醫療機構起家的。嘉會醫療定位是一家以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為核心,致力于構建醫院+診所+健康管理中心網絡的國內醫療集團。而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是上海首家外資控股三級綜合國際醫院,也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在中國的合作項目。

    在2021年11月,嘉會醫療正式宣布,其與丁香診所開展深度戰略合作與業務整合事宜;丁香診所旗下包括線下診療、保險直付、線上咨詢、健康檔案在內的日常業務和商務運營將由嘉會醫療團隊統一管理。這樣的戰略合作也意味著,丁香診所的日常運營已被劃到嘉會醫療。

    除了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據嘉會醫療官網,嘉會醫療也在上海靜安、上海楊浦、深圳福田、中國香港也設置了區域醫療機構。

    互聯網醫療公司及其線下診所的故事可以追溯至2014年。2014年,國家衛健委正式提出“遠程醫療”這一名詞,互聯網醫療也隨即爆發。2015年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社會辦醫快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隨后國內迎來了社會辦醫潮。

    2016年起,丁香園、微醫、悅美等互聯網醫療公司逐步試水線下業務,以期資源整合和盈利模式探索。而在2016年這一線下診所大戰之年中,出現了兩種模式。即,以春雨醫生為代表的輕資產合作運營模式和以丁香園為代表的重資產自建模式。

    很快,輕資產模式被證偽。按照春雨醫生時任CEO張銳的規劃,2015年底,春雨診所將在全國實現300家機構的運營。據動脈網,2016年初,春雨診所簽約合作機構數量突破300家,但大多都沒能實際運營。而沒有實際運營,也意味著這樣的線下診所業務名存實亡。

    其原因在于,春雨診所理想的狀態是春雨醫生提供病人和醫生資源,能免費使用合作醫院的線下的場地、檢查設備,最終通過醫保報銷達成支付。但實際情況是,線上流量導流至線下的難度較高,且合作模式對診所的控制力較弱,并且,最困難的事情依舊是合作醫院多數是民營醫院難以實現醫保支付。

    相較之下,丁香醫生至少留下了一家實體醫療機構。不過,春雨醫生的難題也是所有互聯網醫療公司的難題。無論是自建還是合作經營,除了線上流量的變現難、醫保商保的支付難,如何在國內公立醫療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條件下創立自身的醫療版圖始終是體制外機構的共同挑戰。

    而除了春雨醫生和丁香診所,國內互聯網醫療企業折戟的案例實在不少。據診鎖界報道,2018年杏仁門診與企鵝醫生宣告合并,過兩年后升級為未來醫生,隨后再被醫聯收購關停了部分門診;此外,許下要開100家全科中心壯言的微醫到2018年也才開了3家。

    對于丁香診所近些年的經營情況,其鮮有披露。但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2.35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年總計虧損1300億元,平均每家虧損高達553萬元。另據天眼查,企業名稱包含“醫院”的企業在2021年迎來吊銷/注銷的高峰期;2021年,“醫院”相關企業吊銷數量達到408家,同比2020年增長110%;注銷企業數量達6268家,同比2020年增長80%。

    此外,自2020年初起,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丁香診所杭州城西店和濱江店都經歷了多倫次的停診停業。不過,在一大批醫療機構陷入生存困難的同時,也出現了字節跳動斥資百億收購美中宜和的案例。【責任編輯/常琳】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丁香診所杭州濱江店關閉,曾是國內首家互聯網醫療線下診所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