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美國擔心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不保,從而失去霸權地位,便開始著手阻斷中國的經濟發展。近段時間以來,拜登政府加快了所謂“印太戰略”的布局,企圖聯合周邊國家圍堵中國,但隨著美中實力此消彼長,周邊國家跟隨美國腳步的意愿大大降低。而且,想要與中國經濟徹底脫鉤,也會對自身經濟產生“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反效果。
眼看拉攏周邊國家不成,美國又要來硬的,不顧中方多次嚴厲警告,執意安排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企圖制造沖突惡化地區安全形勢,像對付俄羅斯一樣,再將中國抹黑成責任方,來達到更容易拉攏周邊國家的目的,此外,美國還準備在芯片等領域將中國排除在以美國為首的經濟體系以外,阻斷中國的經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蘋果、谷歌、星巴克、宜家、耐克、ZARA、大眾汽車等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大企業,紛紛宣布暫停在俄業務或退出俄羅斯市場,以配合西方的對俄制裁。而對這些跨國企業來說,退出俄羅斯市場后,雖然面臨不小的損失,但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以麥當勞為例,在俄羅斯擁有的853家門店和6.2萬名員工,在新冠疫情對全球餐飲業帶來巨大沖擊的背景下,俄羅斯去年貢獻了全球收入的7%,退出后必然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但麥當勞仍選擇退出。
另外,微軟在上個月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中表示,由于退出俄羅斯市場,公司涉及的資產減值、員工的遣散費以及不良債務等相關的運營成本損失為 1.26億美元。這與微軟二季度519億美元的營收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在美國準備把對付俄羅斯那套用在中國身上之際,美國企業卻表現出了與對俄截然相反的態度。
據報道,因為中國海關要求臺灣地區生產的元件進入大陸時,必須標注產地為“中國臺灣”或“中國臺北”,美股龍頭企業蘋果公司已經向其供應商提出要求,并促供應商必須嚴肅對待此事,不能違反大陸規定而影響供貨。很顯然,臺灣地區的蘋果公司元件供應商,指的就是為蘋果供應芯片的臺積電,而再過幾個月,蘋果將在秋季推出新款iPhone和其他新品。換句話說,蘋果公司敦促臺積電把產地標注為“中國臺灣”或“中國臺北”,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的表現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大陸方面也以暫停天然砂輸臺進行了警告。
對于蘋果公司來說,在退出俄羅斯市場后,今年3月初,包括華為、OPPO、vivo等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在俄羅斯銷量平均翻了一番迎來“大豐收”。如果要退出中國,其在華市場份額必然會被國產手機迅速填補,這是國產品牌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情。而蘋果退出中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恐怕只有缺少激烈競爭而帶來的國內手機制造商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了。
此外,蘋果CEO庫克在2019年時就曾當面對希望制造業回流美國的特朗普表示,因成本問題,不可能把工廠從中國搬回美國。此后,受新冠疫情影響,蘋果在越南和印度的代工廠產能嚴重不足,現在中國已經是蘋果手機生產的保障,而中國市場蘋果也絕對丟不起,因此帶頭向中方示好。
對于其他像特斯拉這樣的美國跨國企業巨頭來說,在中美關系緊張之際,面臨與蘋果公司相同的選擇,而中國市場也不是俄羅斯的體量可比的,主動退出中國將帶來更加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要管好自己的“星鏈”。同時,中國是世界唯一一個工業制造門類齊全的國家,脫離了中國生產基地,很難找到相關產業配套齊全的替代工廠,到時候蘋果手機、特斯拉電動車的成本也將大幅增加,國際競爭力將隨之下降,也會給中國手機和電動汽車等相關行業制造商帶來參與全球競爭的機遇。
因此,對于美國企業來說,蘋果具有“模范帶頭作用”,如果執意配合拜登政府圍堵制裁的措施,從而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就要提前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與中國“脫鉤”所帶來的巨大損失。【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絕對軍視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