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資金總額8024億元:投資規模同比減半

    時至8月份,大多數城市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已收官。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2年1月份至7月份,TOP100房企拿地資金總額8024億元,投資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5.6%。

    “今年整體土地供應規模低于去年,導致成交規模縮小。”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向《證券日報》記者如是稱。

    從新增貨值來看,保利發展、招商蛇口和濱江集團占據榜單前三位。今年前7個月,保利發展以累計新增貨值1571億元占據榜單第一;招商蛇口和濱江集團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1093億元和911億元。

    而從權益拿地金額來看,今年前7個月,華潤置地、保利發展、濱江集團占據排行榜前三位,權益拿地金額分別為479億元、464億元、392億元。從拿地面積來看,保利發展、華潤置地、中國鐵建排名領先,拿地面積分別為306萬平方米、292萬平方米和290萬平方米。

    “受房地產市場及預期影響,土地市場降溫明顯,絕大多數房企拿地溢價率較低,僅有個別企業個別地塊溢價率偏高,而這些企業拿地規模總體偏小。”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企及部分地方國企拿地積極,有資金壓力的規模較大民營房企幾乎停止拿地,但部分高信用民營房企仍在增加土地儲備。

    對此,中指研究院指出,房企拿地分化現象愈發明顯,國企、央企和地方城投企業依然是拿地的主力軍,如華潤置地、保利發展、華發股份(7.510,-0.26,-3.35%)等企業在熱點城市深耕意圖明顯且收獲頗豐,同時龍湖集團、新城控股(19.270,-1.20,-5.86%)等民企在熱點城市也有所收獲。

    “從第二批次的集中供地成交數據來看,多城溢價率呈現穩步上升的局面,房企拿地的信心逐步恢復。”王小嬙表示,預計三季度房企拿地情緒繼續穩步上升,但不會呈現大幅上升的局面。此外,在相關部門多次強調促市場平穩發展下,民營房企拿地信心將會逐步恢復。

    對此,劉水表示,當前房企拿地同比降幅連續兩月收窄,未來或將延續收窄趨勢,預計下半年房企拿地情緒或有回升。不過,劉水認為,當前市場仍處于深度調整,民營房企融資環境沒有實質性改善,考慮到本輪市場風險仍未完全出清以及“三道紅線”等因素影響,房企或將保持總體較為謹慎的投資拿地態度,有效管控存貨規模,減少支出,確保現金流穩定,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拿地投資規模決定未來市場占有率,而當下百強房企拿地投資情況將對未來市場份額產生哪些影響?

    劉水表示,一是受房企拿地規模明顯縮減影響,多數企業未來銷售規模提升空間受限;二是部分逆勢拓展土地儲備的企業或將在市場復蘇后吃到紅利,如現在積極拿地的部分央企、國企以及流動性較好的民企,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三是腰部企業數量減少,500億元至1000億元陣營企業受流動性問題影響,數量將顯著減少。【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證券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資金總額8024億元:投資規模同比減半
    【周末閱讀】任澤平稱部分房企戰略誤判:過度舉債、高杠桿擴張
    鄭州銀行與當地房管局“互懟” 預售資金監管不力誰之過?
    【周末閱讀】爛尾樓強制停貸,錢到底去哪兒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