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O2O 領域的熱門程度毋庸置疑,半年之間資本暗涌,千樹萬樹梨花開。但是大眾卻很少有渠道和機會了解O2O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經常被各路公司的公關混淆視聽;甚至是專業的投資團隊,偶爾也會因為跨領域投資被表面數據欺騙。在資本大潮的裹挾中,本應艱辛勵志的創業故事開始變得浮躁起來,數據造假和各種謊言在互聯網行業接連上演。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騰訊科技此前曾報道,夸大報融資金額正在成為創投圈公開的潛規則,引起行業熱議,事實上,除了融資金額,一些創業公司對外公布的用戶數、訂單數、市場份額等數據也充滿水分。
這種現象由來已久,早前便有電商網站在后臺更改頁面前端顯示數據來“提升銷量”,現如今,數據造假或粉飾的行為又蔓延到了時下正火的O2O領域,造假手法也更加多樣化。
據騰訊科技跟蹤調查了解,外賣O2O存在刷單亂象,創業公司以此沖業績,商家以此騙補貼,除了外賣行業,一些房產、二手車、上門維修、按摩等O2O領域的創業公司都存在通過沖量、切單、訂單倒手等方法給自己的數據“加碼”,或者以“峰值”的說法粉飾業績,以便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給競爭對手施壓。
成熟的市場機制完善,數據可信度相對較高,但對于O2O這個剛剛發展起來的新興市場來說,競爭混亂,也缺乏監督,存在作弊空間。在調查過程中,多位創業者向騰訊科技坦言,上述粉飾業績的做法已經成為業內通用手法,但他們并不愿提供更為詳實的數據和憑證。
“數據存在水分很正常,任何公司都需要營銷,我們也沒有義務向外界公開真實數據?!币晃粍摌I者對騰訊科技直言。
一些創業公司對外公布的數據,到底是否真實反映了該公司的運營狀況,外界無從知曉,即便是投資人也只能是“逼近”真相。
有投資人告訴騰訊科技,投資機構想了解到一家公司真實運營狀況非常困難,在投資前期會做多輪盡職調查,為的就是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對其中存在的市場風險、管理風險、資金風險等做全面的審核?!巴顿Y機構通常要在這個過程中花費很大成本。”上述投資人強調。
不過,隨著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動蕩,風險正在向那些用光鮮數據過度粉飾自己的創業公司逼近,同時,行業對數據造假行為的警惕和批判也在加強,呼吁健康創業環境的聲音逐漸高漲。
上門服務O2O:地推沖量,二次轉化率低
在這個美好數據構建的虛幻盛宴中,上門服務類的O2O公司首當其沖。
多位創業者對騰訊科技表示,O2O企業在起步階段依靠自發傳播其實很難,補貼甚至倒貼成為成功獲取首批用戶、沖量的利器,但二次消費轉化率卻并不高。
我們看到的是,資本大量涌入的O2O行業正在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滲透簡單直白地體現在街頭巷尾的“掃碼”中。北京的熱門區域隨處可見舉著“一元體驗”、“免費享受”字眼的地推人員。甚至在望京有一條路被稱為“掃碼一條街”,這段不超過百米的人行道,往往聚集數十家不同行業的公司。以至于有人調侃稱,“在這兒掃上一圈,吃喝用都有,靠著各種贈品就能妥妥過一天。”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曾公開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上海有一個企業,兩個月就做了3000單,數字是很漂亮,但客單價20塊,發紅包也是20塊錢,訂單幾乎是免費的,這種惡性補貼是沒有價值的。朱嘯虎認為,要關注訂單是不是健康,就要看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是不是能持續下去。
除了刷訂單,各家常用的方法還包括秀峰值訂單,業內人士稱,這也是企業公關的一種手段,單日峰值根本沒有意義,隨便辦一場活動就能把訂單量搞上去。
另外一種新玩法就是“2B2C”,對于獲客能力弱的創業項目也越來越多采取這種方式。
美麗加創始人馬曉光對騰訊科技表示,以上門按摩為例,一些創業公司會直接向大企業員工提供推拿按摩的福利,一送就是幾十單、上百單,企業員工可以非常低的價格享受到服務。這些公司希望享受過服務的員工將這種體驗帶回生活中,但企業買單和個人買單是不一樣的場景和需求,轉化率往往不高。
“然后還會拆單,實際上有多少真實需求沒人知道。一旦停止補貼,高成本獲得的用戶很可能就會流失。”馬曉光說。
拆單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把一定金額的訂單拆成多個,比如100塊錢的訂單可以拆成10個10塊的,這樣一來,訂單量就會顯著提升。但實際交易額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看訂單量意義不大,還是得看交易額。不過有時交易額的意義也有限,專業刷單公司也可以刷上去,不過就是過下賬,非常簡單,還能有補貼?!?馬曉光告訴騰訊科技。
二手車O2O:倒手訂單粉飾業績
二手車O2O領域的創業公司相關數據便存在大量水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手車從業人士對騰訊科技稱,某家二手車電商平臺對外公布去年一整年的成交量是15萬臺車,但實際上可能只有6~7萬臺。
據了解,二手車電商中存在大量訂單的重復計算。上述人士稱,真實的訂單交易路徑為賣家到買家,重復計算指的是在賣家和買家中添加多個經銷商,也就是俗稱的“倒手”。
如此一來,原本賣家到買家的計算路徑,就變為了賣家到經銷商A、經銷商B、經銷商C、買家,中間全部為重復計算。“這樣一來,1單就能繁殖出無數單來,交易量超生奪冠,是指日可待的事。”該二手車從業人士形容。
騰訊科技向多位從事二手車電商的行業人士求證,均表示的確有這種現象存在。
“甚至有一些公司在融資前會把每單倒手6到7次,最后給投資人展示的數據可能比真實情況夸大將近10倍?!睂τ谶@種訂單多次倒手的情況,前創新工場創始人賴曉凌對騰訊科技表示非常常見,他還強調,這種現象通常伴隨著籌備融資周期性發生,往往發生在融資前幾個月。
在接觸了多家汽車領域的創業公司后,賴曉凌發現,從數據上來看,很多公司在融資前三個月訂單量增長會非常兇猛,融資之后就會發現訂單有所回落?!爱斎唬@里面涉及很多層面,有的可能是公司自己對數據的粉飾,有的可能是員工為了牟利動了手腳,如果是后一種情況,那么很有可能連創始人自己都不知道?!?/p>
優車誠品創始人叢林還對騰訊科技透露,除了上述重復計算的方法,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現象,就是車商自己成交的車輛算成是平臺的,而平臺會給車商一定金額的信息費,“說白了就是買交易數據?!?/p>
房產O2O:向競爭對手切單
2015年以來,一股房產O2O創業潮暗流涌動,包括愛屋吉屋、鏈家旗下丁丁租房、房呀、火炬租房在內的去房產中介化互聯網公司試圖以低傭金、輕資產模式顛覆傳統房產中介。
除了創業者,各大信息分類網站也在加碼布局房產這個垂直領域。今年3月,58并購房地產租售服務平臺安居客,并成立房產事業群;4月,趕集與房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房產中介企業鏈家也與德祐地產宣布合并,共同打造新品牌“新鏈家”,聲稱從傳統服務模式向房產O2O轉型??梢哉f,房產O2O市場激戰正酣。
公開資料顯示,其中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業績令人咋舌。據上海房產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某家房產O2O公司2015年的二手房交易成績單是,4月674套、5月1223套、6月1302套、7月1385套。其中,5月到7月,連續三個月取得二手房交易的第三名;在北京市場,據北京住建委數據顯示,4月114套、5月216套、6月494套、7月856套,甚至在6月、7月位列北京第四,穩居第一陣營。
而有業內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該家公司的真實成交數據可能只有50~60%,其余訂單則為切單所得。所謂切單,指的是把訂單從競爭對手手上拿過來。
以愛屋吉屋為例,有用戶曾表示,在其與愛屋吉屋溝通過程中,愛屋吉屋經紀人直接向其提議先去鏈家、我愛我家等房源多的房產經紀公司看房,等確定房源后再找該公司簽約,費用可以在官網規定的1%中介費基礎上減半,也就是只要0.5%中介費。同時期,鏈家二手房交易中介費是2.7%,我愛我家做司慶時中介費為2%。通俗地講,就是買房人在鏈家看中的房源去愛屋吉屋簽約,最高可省2.2%中介費,一套300萬總價的二手房可省近7萬元中介費。
騰訊科技此前調查發現,在互聯網新生力量正在大刀闊斧地對傳統房產租賃行業進行改造時,過快的發展速度也讓這個領域亂象頻發,比如假房源和飛單事件。
相比于假房源和飛單,切單的做法則可以美化成交數據,“證明”公司的實力。
不過,隨著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動蕩,風險正在向那些用光鮮數據過度粉飾自己的創業公司逼近,同時,行業對數據造假行為的警惕和批判也在加強,呼吁健康創業環境的聲音逐漸高漲。
無疑,O2O是個萬億級的市場,代表著互聯網的風向與未來。然而,證明自己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摻了水分的數字,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扎穩打。事實證明,伴隨著股市震蕩,不少創業者明顯感覺到融錢變得更加困難。燒錢難以為繼,虛幻的繁榮數據也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唯有真正提供創新和價值的創業公司才有機會走的更加長遠?!矩熑尉庉?李響】
來源:騰訊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